學達書庫 > 史料 > 名臣碑傳琬琰集 | 上頁 下頁
◆王拱辰傳


  ▼王懿恪公拱辰傳〔同前〕

  元豐八年七月,彰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師、北京留守王拱辰卒。拱辰字君貺,開封咸平人。初名拱壽。天聖八年,年十九,舉進士為第一,仁宗改賜今名。除將作監丞、通判懷州,遷著作佐郎、直集賢院、同知太常禮院。廢後郭氏在殯,有司前具《上元觀燈燕》,拱辰言:「晉大夫智悼子卒未葬,平公飲酒,杜蕢揚觶。今既詔郭氏以後禮葬,豈獨大夫比耶?請罷禦樓觀燈,及遣奠日,仍禁都下聲樂。」曆三司鹽鐡判官、修起居注,改右正言、知制誥、判太常禮院。初,朝廷禦邊,重西北而輕東南,拱辰請仿唐制,益以東路之湖,西路之邕、容,各總節制,與廣、桂為五管。

  慶曆元年,益、梓路饑,以拱辰為體量安撫使,至則奏蠲逋負以寬民。契丹使劉六符嘗謂賈昌朝曰:「塘濼何為者耶?一葦可杭,投棰可平。不然,決其堤,十萬土囊遂可得而路矣。」仁宗以問拱辰,對曰:「兵事尚詭,彼誠有謀,不應以語敵,此六符誇言耳。設險守國,先王不廢,而祖宗之所以偹邊釁也。」是歲,契丹遣劉六符來求關南十縣,其書謂太宗並汾之役,舉無名之師,直抵燕薊。拱辰請對曰:「河東之役,本誅僭偽,契丹遣使行在致誠欵,已而寇石嶺關,潛假兵以援賊。太宗怒其反復,既平繼元,遂下令北征,豈謂無名?」因作報書雲:「既交石嶺之鋒,遂有薊門之役。」敵得報,繼好如初。除起居舍人、知開封府,以諫議大夫權禦史中丞。李用和以元舅除宣徽使。

  已而除使臣,拱辰言:「用和元功而驕朝廷名器聽其所欲,非所以全後家。」又言:「夏竦經略無功,移疾求郡,為自安計,不當為樞密使。」遂罷之。蘇舜欽監進奏院,因祠神燕集,客有因酒放言者,為禦史彈擊,以舜欽易故紙得錢為會,請屬吏如法。拱辰遂言其放肆狂率,詆玩先聖,實為害教。由是皆坐重貶。又言:「中書、密院總天下機務,巨細一切省覽,窮日力猶不暇,何暇遠圖哉?宜悉條細務,歸之有司。」僧紹宗因鑄佛像惑眾聚財,都人爭以金銀器投冶中,宮掖亦出貲佐之。拱辰言:「西師宿邊,而財費於不急,動士心,起民怨。」詔遣中使禁止之。除翰林學士、權三司使。首言:「兵冗不精,費廩食,宜訓練澄汰,為持久計。三路斂糴法,宜隨時盈縮,以權輕重。」改侍讀學士,知鄭、澶、瀛三州,留守西京。

  皇祐四年,除承旨。至和元年,拜三司使。使北還,除宣徽北院使。禦史趙抃言:知潭州任顓與本路轉運判官李章賤市死商真珠,有司具獄未上,而拱辰悉以其珠進內,以章宰相婿也。又言奉使契丹,與宋選劇飲賦詩,輕率失言。罷為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帥秦、定二州,再守西京,移守北門。神宗即位,還朝,見上曰:「臣欲納忠,未知陛下意所向。」又言:「牛、李党事方作,不可不戒。」上以語執政,王安石曰:「此未足以為奸邪,以未知陛下意所向也。」曾公亮因言:「拱辰在仁宗時已知其不正,不復任用。」安石曰:「拱辰交結溫成皇后家,人皆知之。」於是遂出守南京,徙河陽,再守西京。召還,為太一宮使。

  元豐初,為宣徽南院使、西太一宮使。

  三年,再守北京。拱辰曰:「臣老矣,恐不足以任事。」上曰:「北門重地,卿舊地也,勉為朕行。」既至,適三路初籍民兵,拱辰請稍蠲下戶。

  六年,拜武安軍節度使。上即位,改彰德軍節度使。卒,年七十四。輟視朝一日,詔贈開封府儀同三司。

  子正甫、端甫、晉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