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料 > 名臣碑傳琬琰集 | 上頁 下頁
◆劉恕十國紀年序


  ▼十國紀年序〔司馬光〕

  皇祐初,某為貢院屬官,已有詔,士能講解經義者,聽別奏名,應詔者數十人。趙周翰為侍講,知貢舉,問以春秋、禮記大義,其中一人所對最精詳,先具注疏,次引先儒異說,末以已意論而斷之,凡二十問,所對皆然。主司驚異,擢為第一。及發糊名,乃進士劉恕,年十八矣。某以是慕重之,始與相識。道原乃其字也。道原是歲賦詩論策亦入高等。殿試不中格,更下國子監試講經,複第一。釋褐巨鹿主簿,遷和川令。陸介夫為廣西帥,奏掌機宜。前世史自太史公所記,下至周顯德之末,簡策極博,而於科舉非所急,故近歲學者多不讀,鮮有能道之者,獨道原篤好之。為人強記,紀傳之外,閭裡所錄私記雜說,無所不覽。坐聽其談,袞袞無窮,上下數千載間,細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據可驗,令人不覺心服。

  英宗皇帝雅好稽古,欲遍觀前世行事得失,以為高抬貴手。某承乏侍臣,嘗從容奏:「舊史文繁,自布衣之士鮮能該通。況天子一日萬機,誠無暇周覽。乞自戰國以還,訖於顯德,凡關國家之興衰,系眾庶之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詮次為編年一書,刪其浮長之辭,庶於奏禦差便。」上甚喜,尋詔某編次歷代君臣事蹟,仍謂某曰:「卿自擇館閣英才共修之。」某對曰:「館閣文學之士誠多,至於專精史學,臣未得而知,所知者惟和川令劉恕一人而已。」上曰:「善。」退即奏召之,與共修書。凡數年間,史事之紛錯難治者,則以諉之,某蒙成而已。今上即位,更命其書曰《資治通鑒》。王介甫與道原有舊,深愛其才。

  熙寧中,介甫參大政,欲引道原修《三司條例》,道原固辭以不習金穀之事,因言:「天子方屬公以政事,宜恢張堯、舜之道,以佐明主,不應以財利為先。」介甫雖不能用,亦未之怒。道原每見之,輒盡誠規益。及呂獻可得罪知鄧州,道原往見,介甫曰:「公所以致人言,蓋亦有所未思。」因為條陳所更法令不合眾心者,宜複其舊,則議論自息。介甫大怒,遂與之絕。未幾,某出知永興軍,道原曰:「我以直道忤執政,凡官長複去,我何以自安?且吾親老,不可久留京師。」即奏乞監南康軍酒,得之。某尋判西京留台,奏遷書局於洛陽。

  後數年,道原奏請身詣某議修書事,朝廷許之。道原水陸行數千里至洛陽,自言「比氣羸憊,必病且死,恐不復得再見」,留數月而歸。末至家,遭母喪,俄得風疾,右手足偏廢,伏枕再期,痛苦備至。每呻吟之隙,輒取書修之。病益篤,乃束書歸之局中。以元豐元年九月戊戌終,官至秘書丞,年止四十七。

  嗟籲!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於人,齟齬以沒,固疑天何為複病而夭之耶?此益使人痛惋惝怳而不能忘者也。道原嗜學,方其讀書,家人呼之食,至羹炙冷而不顧。夜則臥思古今,或不寐達旦。在和川,嘗以公事適野,見劉聰《太宰劉雄碑》。

  嘉平五年,始改建元,正舊史之失。在洛陽,與某偕如萬安山,道旁有碑,讀之,乃五代列將,人所不稱道者,道原即能言其行事始終,歸驗于舊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書,道原枉道就借觀之。次道日具酒饌為主人禮,道原曰:「此非吾所為來也,殊廢吾事,願悉撤去。」獨閉閣晝夜讀且抄,留旬日,盡其書而去,目為之翳。道原致疾,亦由學之苦邪?

  方介甫用事,呼吸成禍福,凡有施置,舉天下莫能奪。高論之士,始異而終附之,面譽而背毀之,口順而心非之者,比肩是也。道原獨奮厲不顧,直指其事,是曰是,非曰非。或面刺介甫,至變色如鐵。或稠人廣坐,介甫之人滿側,道原公議其得失,無所隱。惡之者側目,愛之者寒心,至掩耳起避之,而道原曾不以為意,見質厚者親之如兄弟,奸諂者疾之如仇讎,用是困窮而終不悔,此誠人之所難也。

  昔申棖以多欲不得為剛,微生高以乞醯不得為直,如道原者,可以為剛直之士乎?道原家貧,至無以給旨甘,一毫不妄取於人。其自洛陽南歸也,時已十月,無寒具,某以衣襪一二事及舊貂褥贐之,固辭,強與之。行及潁州,悉封而返之。于某而不受,于他人可知矣。尤不信浮屠說,以為必無是事,曰:「人如居逆旅,一物不可乏,去則盡棄之矣,豈得齎以自隨哉?」可謂知之明而決之勇矣。

  道原好著書,志欲籠絡宇宙而無所遺,不幸早夭。其成者《十國紀年》四十二卷,《包犧至周厲王疑年譜》、《共和至熙寧年略譜》各一卷,《資治通鑒外紀》十卷,余皆未成。其成者亦未以傳人,曰:「今柳芳唐曆本皆不同,由芳書未成而傳之故也。」期於瞑目然後傳。病亟,猶汲汲借人書以參校已之書是非。其失氣垂盡,乃口授其子羲仲為書,屬某使撰埋銘及《十國紀年敘》,且曰:「始欲諸國各作百官及藩鎮表,未能就,幸於敘中言之。」

  某不為人撰銘文,已累年,所拒且數十家,非不知道原托我之厚,而不獲承命,悲愧尤深。故敘平生所知道原之美,附於其書,以傳來世。

  道原自言其先萬年人,六世祖度,唐末明經及第,為臨川令,卒官,遇亂不能歸,遂葬高安,因家焉。南唐以高安為筠州,今為筠州人。父渙,字凝之,進士及第,為潁上令,不能屈節上官,年五十棄官,家廬山之陽,且三十年矣。人服其高,歐陽永叔作《廬山高》以美之,今為屯田員外郎致仕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