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戶部


  戶部尚書,左、右侍郎,俱滿、漢一人。其屬:堂主事,南檔房滿洲二人,北檔房滿洲、漢軍各二人。司務廳司務,滿、漢各一人。繕本筆帖式二十人。江南、江西、浙江、湖廣、福建、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十四清吏司:郎中,宗室一人,江西司置。滿洲十有七人,江南、浙江、河南、山西、陝西、四川、廣東、廣西、貴州司各一人,福建、湖廣、山東、雲南司各二人。蒙古一人,山西司置。漢十有四人。司各一人。員外郎,宗室二人,廣東、廣西司置。滿洲三十有六人,山西司一人,浙江、江西、河南、四川、廣東、湖廣司各二人,江南、陝西、廣西、山東、雲南、貴州司各三人,福建司五人。漢十有四人。主事,宗室一人,浙江司置。蒙古一人,福建司置。滿、漢各十有四人。筆帖式,宗室一人,滿洲百人,蒙古四人,漢軍十有六人。

  尚書掌軍國支計,以足邦用。侍郎貳之。右侍郎兼掌寶泉局鼓鑄。十四司,各掌其分省民賦,及八旗諸司稟祿,軍士餉糈,各倉,鹽課,鈔關,雜稅。江南司兼稽江甯、蘇州織造支銷,江寧、京口駐防俸餉,各省平餘地丁逾限未結者。江西司兼稽各省協餉。浙江司兼稽杭州織造支銷,杭州、乍浦駐防俸餉,及各省民數、穀數。福建司兼稽直隸民賦,天津海稅,東西陵、熱河、密雲駐防俸餉,司乳牛牧馬政令,文武鄉會試支供,五城賑粟。湖廣司兼稽奉省廠課,荊州駐防俸餉,各省地丁耗羨之數。河南司兼稽開封駐防俸餉,察哈爾俸餉,及報銷未結者。山東司兼稽青州、德州駐防俸餉,東三省兵糈出納,參票畜稅,並察給八旗官養廉,長蘆等處鹽課。山西司兼稽遊牧察哈爾地畝,土默特地糧,喀爾喀、回部定邊左副將軍辦事官屬,張家口、賽爾烏蘇台站俸餉,烏裡雅蘇台、科布多屯田官兵番換,並各省歲入歲出之數。陝西司兼稽甘肅民賦,行銷鹽引,西安、寧夏、涼州、莊浪各駐防俸餉,並匯覈在京支款,新疆經費。四川司兼稽本省關稅,兩金川等處、新疆屯務,成都駐防俸餉,並京城草廠出納,各部院紙朱支費,入官戶口,贓罰銀兩,凡各省郡縣豐歉水旱,歲具其數以上。廣東司兼稽廣州駐防俸餉,八旗繼嗣戶產更代,凡壽民、孝子、節婦受旌者,給以坊直。廣西司兼稽本省礦政廠稅,及京省錢法,內倉出納。雲南司兼稽本省廠課,山東、河南、江南、江西、浙江、湖廣漕政,京、通倉儲,及江甯水次六倉考覈。貴州司兼稽各關稅課,並覈貂貢。所轄內倉監督,滿洲二人。司員內派委。寶泉局監督、各部司員內保送補用。主事,本部司員內派委。俱滿、漢各一人;局大使,東、西、南、北四廠大使,俱滿洲一人。筆帖式充。初置漢一人。雍正四年增四人,七年改滿洲員缺。各省錢局監鑄官,十有八人。外官兼充,並受法式法部。其別領者三:曰井田科,典八旗土田、內府莊戶;曰俸餉處,覈八旗俸餉丁冊;曰現審處,平八旗戶口田房諍訟。又飯銀處、減平處、捐納房、監印處、則例館,俱派司屬分治其事。

  初,天聰五年,設戶部。順治元年,置尚書、侍郎。右侍郎管錢法堂事。郎中,滿洲十有八人,蒙古四人,康熙三十八年省。五十七年複置一人。漢軍二人。康熙三十八年省。員外郎,滿洲三十有八人,蒙古五人,康熙三十八年省,五十七年複置一人。漢軍六人。康熙三十八年省。滿洲堂主事四人,主事十有四人,漢軍堂主事二人。十四司,漢郎中、員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三人。六年,司各增一人。十一年省增額。康熙六年省江南、浙江、江西、湖廣、福建、河南、陝西、廣西、四川、貴州各一人。三十八年省山東、山西、廣東、雲南各一人。五年,定滿、漢尚書各一人。七年增滿洲一人,十年省。康熙六年複置,八年又省。康熙五十七年,增置福建司蒙古主事一人。雍正初,始令親王、大學士領部事。嘉慶四年,以川省用兵,銷算務劇,複令親王永瑆綜之。尋罷。並改滿洲郎中一人、員外郎二人為宗室員缺。十一年,仍令大學士管部。光緒六年,增浙江司宗室主事一人。三十二年,更名度支部。初制,按省分職,十三司外,增設江南一司,凡銅、關、鹽、漕,及續建行省,別以司之事簡領之。

  管理三庫大臣,滿、漢各一人,三年請旨更派。掌庫藏出納,月會歲要,覈實以聞。其屬:檔房主事一人,銀、緞疋、顏料三庫郎中各一人,員外郎各二人,司庫五人,正七品。銀庫一人,餘各二人。大使四人,銀庫二人,餘各一人。各部司員內補授。筆帖式四人,庫使十有一人。未入流。以上俱為滿缺。

  順治初,設後庫,在部署。置郎中四人,員外郎二人。康熙二十九年定三庫俱各一人。雍正二年增員外郎各一人。十三年,分建三庫,改後庫為銀庫。緞疋庫在東華門外,即舊裡新庫。顏料庫在西安門內,即舊甲字庫。置理事官綜其事。雍正元年,改命王公大臣領之。明年,置大使各一人,乾隆三年增銀庫一人。並增主事一人,稽覈檔案。光緒二十八年省。

  總督倉場侍郎,滿、漢各一人,分駐通州新城。掌倉穀委積,北河運務。其屬:筆帖式四人。所轄坐糧廳,滿、漢各一人,滿員由六部、理藩院郎員,漢員由六部郎員內簡用。掌轉運輸倉,及通濟庫出納。大通橋監督,滿、漢各一人,十一倉監督內補用。掌轉大通陸運。十一倉監督,曰祿米、曰南新、曰舊太、曰富新、曰興平、曰海運、曰北新、曰太平,俱清初建。曰本裕,康熙四十五年建。曰儲濟,雍正六年建。曰豐益,七年建。舊有萬安、裕豐,後省。其恩豐倉,乾隆二十六年建,隸內府。俱滿、漢各一人,各部院保送補用。掌分管京倉。中、西二倉監督,沿明制建。舊有南倉,後省。滿、漢各一人,十一倉監督內調補。掌分管通倉。

  順治元年,置漢侍郎一人。康熙八年省,十八年複。京、通各倉,戶部員司分理之。通州坐糧廳,十二年設京糧廳。十五年併入大通橋。康熙二年置滿、漢監督各一人,尋省。四十七年複。以戶部官一人承其事。九年,置滿洲、漢軍侍郎各一人。尋省漢軍缺。十五年,定滿、漢各一人。康熙五十年,定京、通倉監督滿、漢各一人。雍正二年置副監督,尋省。其缺由內閣中書、部院監寺官番選。又初有總理,滿洲侍郎一人,與總漕並理漕務。順治八年省,十二年複,十八年又省。

  京師崇文門,正監督、副監督,左翼、右翼各一人。內府大臣及尚書侍郎兼充。其各常關,或部臣題請特簡,或由京掣差部司官,或改令外官兼轄。天津關,長蘆鹽政兼管。通州,坐糧廳兼管。張家口、殺虎口,部院司員兼充。潘桃口,多倫諾爾同知兼理。龍泉、紫荊、喜峰、五虎、固關、白石、倒馬、茨溝、插箭嶺、馬水口,提督兼管,委參將、都司、守備、把總監收。三座塔、八溝、烏蘭哈達,理藩院司員兼充。奉天牛馬稅,部院司員兼充。中江,盛京將軍衙門章京及五部司員番選,後歸興鳳道兼理。臨清,巡撫兼管,委知州監收。歸化城,巡撫兼管,委道員監收。潼關,道員兼理。滸墅關,蘇州織造監理。淮安關兼廟灣口,內府司員兼充。揚關,巡撫兼管,委淮揚海道兼收。西新關,江甯織造兼理,後改歸巡撫。鳳陽關,皖北道兼理。贛關,巡撫兼管,委吉南贛寧道監收。閩安關,巡撫兼管,後改歸總督,委福州府同知監收。北新關,杭州織造兼管,後改歸巡撫。武昌廠、荊關,巡撫兼管,後改歸總督委員監收。夔關,總督兼管,委知府監收。打箭爐,同知兼理。太平關,巡撫兼管,委南韶連道監收。梧廠、潯廠,巡撫兼管,委梧、潯二知府監收。

  初制,榷百貨者曰戶關,榷竹木船鈔者曰工關,為戶、工二部分司,後改今制。宣統三年,工關多改稱常關,唯直隸等省名稱如故。並隸度支部。往例以內府官簡充。乾隆間,改令內務府大臣為之。後部院大臣並得簡充,定為滿洲員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