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學校新制(2)


  十一月,百熙、榮慶、之洞會奏重訂學堂章程,言:「各省初辦學堂,難得深通教育理法之人。學生率取諸原業科舉之士,未經小學陶鎔而來,言論行為,不免軼於範圍之外。此次奉諭會商釐定,詳細推求,倍加審慎。博考外國各項學堂課程門目,參酌變通,擇其宜者用之,其于中國不相宜者缺之,科目名稱不可解者改之,過涉繁重者減之。無論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俾學生心術壹歸於純正。而後以西學瀹其智識,練其藝能,務期他日成材,各適實用。擬成初等小學、高等小學、中學、高等學各章程,大學附通儒院章程。原章有蒙學名目,所列實即外國初等小學之事。外國蒙養院,一名幼稚園,參酌其意,訂為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此原章所有,而增補其缺略者也。辦理學堂,首重師範。原訂師範館章程,系僅就京城情形試辦,尚屬簡略。另擬初級、優級師範學堂章程,並任用教員章程,京城師範館改照優級師範辦理。此外仕學館屬暫設,不在各學堂統系之內,原章應暫仍舊。譯學館即方言學堂;進士館系奉特旨,令新進士概入學堂肄業,課程與各學堂不同,並酌定章程課目。又國民生計,莫要于農、工、商實業,興辦實業學堂,有百益而無一弊,另擬初等、中等、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章程,附實業補習普通學堂、藝徒學堂、實業教員講習所各章程。此原章未及,而別加編訂者也。又中國禮教政俗與各國不同,少年初學,胸無定識,哤雜浮囂,在所不免。規範不容不肅,稽察不容不嚴。特訂立規條,申明禁令,為學堂管理通則。並將設學宗旨、立法要義,總括發明,為學務綱要。果能按照現定章程認真舉辦,民智可開,國力可富,人才可成,不致別生流弊。至學生畢業考試,升級、入學考試及獎勵錄用之法,亦經詳定專章,伏候裁定。」

  又奏:「奉旨興辦學堂,兩年有餘。至今各省未能多設者,經費難籌也。經費所以不能捐集者,科舉未停,天下士林謂朝廷之意並未專重學堂也。科舉不變通裁減,人情不免觀望,紳富孰肯籌捐?經費斷不能籌,學堂斷不能多。入學堂者,恃有科舉一途為退步,不肯專心鄉學,且不肯恪守學規。況科舉文字多剽竊,學堂功課務實修;科舉止憑一日之短長,學堂必盡累年之研究;科舉但取詞章,學堂並重行檢。彼此相衡,難易迥別。人情莫不避難就易,當此時勢阽危,除興學外,更無養才濟時之術。或慮停罷科舉,士人競談西學,而中學無人肯講。現擬章程,于中學尤為注重。凡中國向有之經學、史學、文學、理學,無不包舉靡遺。科舉所講習者,學堂無不優為;學堂所兼通者,科舉皆所未備。是取材於科舉,不如取材于學堂,彰彰明矣。或又慮學堂雖重積分法,分數定自教員,保無以愛憎而意為增損。不知功課優絀,當堂考驗。教員即欲違眾徇私,而公論可憑,萬難掩飾。臣等尚恐偶有此弊,故于中學考試,歸學政主持,督同道、府辦理。高等學畢業,請簡放主考,會同督、撫、學政考試。大學畢業,請簡放總裁,會同學務大臣考試。不專憑本學堂所定分數。凡科舉掄才之法,已括諸學堂獎勵之中,實將科舉、學堂合併為一。就事理論,必須科舉立時停罷,學堂辦法方有起色,經費方可設籌。惟此時各省學堂,未能遍設,已設學堂,辦理未盡合法,不欲遽議停罷科舉。然使一無舉動,天下未見朝廷有遞減以至停罷之明文,實不足風示海內士民,收振興學堂之效。請查照臣之洞會同袁世凱原奏分科遞減之法,明降諭旨,從下屆丙午科起,每科遞減中額三分之一。一面照現定各學堂章程,從師範入手,責成各省實力舉行,至第三屆壬子科應減盡時,尚有十年。計京、外開辦學堂,已逾十年以外,人才應已輩出。天下士心專注學堂,籌措經費必立見踴躍。人人爭自濯磨,相率入學堂,求實在有用之學,氣象一新,人才自奮。轉弱為強,實基於此。」詔悉如所請。是為頒佈奏定章程之期,時科舉未全廢止也。迨三十一年,世凱、之洞會奏:「科舉一日不停,士人有僥倖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礪實修之志。民間相率觀望,私立學堂絕少。如再遲十年甫停科舉,學堂有遷延之勢,人才非急切可求。必須二十餘年後,始得多士之用。擬請宸衷獨斷,立罷科舉。飭下各省督、撫、學政,學堂未辦者,從速提倡;已辦者,極力擴充。學生之良莠,辦學人員之功過,認真考察,不得稍辭其責。」遂詔自丙午科始,停止各省鄉、會試及歲、科試。尋諭各省學政專司考校學堂事務。於是沿襲千餘年之科舉制度,根本劃除。嗣後學校日漸推廣,學術思想因之變遷,此其大關鍵也。

  是時學務之組織,尚有一重要之變更,則專設總理學務大臣也。二十九年,之洞言:「管學大臣既管京城大學堂,又管外省各學堂事務。當此經營創始,條緒萬端,專任猶虞不給,兼綜更恐難周。請于京師專設總理學務大臣,統轄全國學務。另設總監督一員,專管京師大學堂事務,受總理學務大臣節制考核,俾有專責。」詔允改管學大臣為學務大臣,並加派孫家鼐為學務大臣,命大理寺少卿張亨嘉充大學堂總監督。奏定章程,規定學校系統,足補欽定章程所未備。

  其分科及課目,較舊章亦多有變更。大學設通儒院及大學本科。通儒院不講授,無規定課目。大學本科分科八。曰經學科,分十一門:周易、尚書、毛詩、春秋左傳、春秋三傳、周禮、儀禮、禮記、論語、孟子,附理學。曰政法科,分二門:政治、法律。曰文學科,分九門:中國史、萬國史、中外地理、中國文學、英國文學、法國文學、俄國文學、德國文學、日本國文學。曰醫科,分二門:醫學、藥學。曰格致科,分六門:算學、星學、物理、化學、動植物、地質。曰農科,分四門:農學、農藝化學、林學、獸醫。曰工科,分九門:土木、機器、造船、造兵器、電氣、建築、應用化學、火藥、採礦冶金。曰商科,分三門:銀行及保險、貿易及販運、關稅。各專一門。經學原兼習一兩經者聽。各學科分主課、補助課。三年畢業。惟政治、醫學四年畢業。

  高等學與大學豫備科性質相同。學科分三類:第一類為豫備入經學、政法、文學、商科等大學者治之,第二類為豫備入格致、農、工等科大學者治之,第三類為豫備入醫科大學者治之。學科除人倫道德、經學大義、中國文學、外國語、體操各類共同外,第一類課歷史、地理、辨學、法學、理財,第二類課算學、物理、化學、地質、礦物、圖畫,第三類課蠟丁語、算學、物理、化學、動物、植物。其有志入某科某門者,得缺科目或加課他科目,分通習、主課。三年畢業。中學科目: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物理及化學、法制及理財、圖畫、體操。五年畢業。高等小學科目: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視地方情形,可加授手工、農、商業等科目。四年畢業。初等小學科目: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算術、歷史、地理、格致、體操,為完全科。視地方情形,可加授圖畫、手工之一二科目。其鄉民貧瘠、師儒缺少地方,得量從簡略,修身、讀經合為一科,中國文學科,歷史、地理、格致合為一科,算術、體操,為簡易科。五年畢業。

  中、小學科目,不外普通教育之學科。其特殊者,則讀經、講經一科也。學務綱要載中、小學宜注意讀經以存聖教一節,其言曰:「外國學堂有宗教一門,中國之經書即是中國之宗教。學堂不讀經,則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謂三綱五常,盡行廢絕,中國必不能立國。無論學生將來所執何業,即由小學改業者,必須曾誦經書之要言,略聞聖教之要義,以定其心性,正其本源。惟學堂科學較繁,晷刻有限,概令全讀十三經,精力日力斷斷不給。茲擇切要各經,分配中、小學堂。若卷帙繁重之禮記、周禮,止選讀通儒節本,儀禮止選讀最要一篇。自初等小學第一年日讀約四十字起,至中學日讀約二百字為止,大率小學每日以一點鐘讀經,一點鐘挑背淺解。中學每星期以六點鐘讀經,三點鐘挑背講解。溫經每日半點鐘,歸自習時督課。學生並不過勞,亦無礙講習西學之日力。計中學畢業,已讀過孝經、四書、易、書、詩、左傳及禮記、周禮、儀禮節本十經,並通大義。較之向來書塾、書院所讀所解,已為加多。不惟聖經不至廢墜,且經學從此更可昌明。」其立論甚正,可考見當時之風氣焉。

  蒙養院意在合蒙養、家教為一,輔助家庭教育,兼包括女學。

  直系學堂外,並詳訂師範及實業學堂專章。其大異于舊章者,為優級師範學堂。學科分三節:一曰公共科,以補中學之不足,為本科之豫備。科目:人倫道德、群經源流、中國文學、東語、英語、辨學、算學、體操。一年畢業。二曰分類科,凡四類:第一類以中國文學、外國語為主。第二類以地理、歷史為主。第三類以算學、物理、化學為主。第四類以動植物、礦物、生理為主。科目除人倫道德、經學大義、中國文學、教育心理、體操各類共同外,第一類課周秦諸子、英語、德語或法語、辨學、生物、生理。第二類課地理、歷史、法制、理財、英語、生物。第三類課算學、物理、化學、英語、圖畫、手工。第四類課植物、動物、生理、礦物、地學、農學、英語、圖畫。分通習、主課,均三年畢業。三曰加習科,於分類科畢業,擇教育重要數門,加習一年,以資深造。科目:人倫道德、教育學、教育制度、教育政令機關、美學、實驗心理、學校衛生、專科教育、兒童研究、教育演習,並增入教授實事練習。優級師範附屬中學堂、小學堂。初級師範學科程度,與中學略同。完全科學科,于中學科目外,增教育學、習字。視地方情形,可加外國語,手工,農、工業之一科目或數科目。五年畢業。初級師範附屬小學堂。

  實業學堂之種類,曰實業教員講習所,曰高等農、工、商實業學堂,曰中等農、工、商實業學堂,曰初等農、工、商實業學堂,及高等、中等、初等商船學堂,曰實業補習普通學堂,曰藝徒學堂。實業教員講習所,以備教成各項實業學堂之教習。分農、商、工三種,農業、商業教員講習所,除人倫道德、英語、教育、教授法、體操為共同學科外,農業課算學及測量氣象、農業汎論、農業化學、農具、土壤、肥料、耕種、畜產、園藝、昆蟲、獸醫、水產、森林、農產製造、農業理財實習;商業課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商業作文、商業算術、商業地理、商業歷史、簿記、商品、商業理財、商業實踐。均二年畢業。工業教員講習所,置完全科及簡易科。完全科凡六:曰金工科、木工科、染織科、窯業科、應用化學科、工業圖樣科。除人倫道德、算學、物理、化學、圖畫、工業理財、工業衛生、機器製圖實習、英語、教育、教授法、體操為共同學科外,金工科課無機化學、應用力學、工場用具及製造法、電氣工業大意、發動機。木工科課無機化學、應用力學、工場用具及製造法、構造用材料、家具及建築流派、房屋構造、衛生、建築製圖及意匠。染織科課一切器用化學、應用機器、定性分析、工業分析、染色配色、機織及意匠。窯業科課一切應用化學、應用機器、定性分析、工業分析、窯業品製造。應用化學科課一切應用化學、機器、電鑄及電礦。工業圖樣科課圖樣、材料。均三年畢業。簡易科分金工、木工、染色、機織、陶器、漆工六科。課目較略。一年畢業。高等實業學堂程度視高等學堂,分豫科、本科。豫科授以各科普通基本功課。一年畢業。高等農業本科凡三:曰農學科,曰林學科,曰獸醫學科。高等工業分科十三:曰應用化學科,曰染色科,曰機織科,曰建築科,曰窯業科,曰機器科,曰電器科,曰電氣化學科,曰土木科,曰礦業科,曰造船科,曰漆工科,曰圖稿繪畫科,各授以本科原理、原則、應用方法及補助科目,多者至三十餘門,得斟酌地方情形,擇合宜數科設之。均三年畢業。中等實業學堂程度視中學堂,亦分豫科、本科,課目較高等為略。初等實業學堂程度視高等小學堂,分普通、實習兩種科目。均三年畢業。商船學堂亦分三等,以授航海機關之學術及駕運商船之知識技術。五年或三年畢業。實業補習普通學堂,以簡易教法授實業必須之知識技能,並補習小學科目。藝徒學堂,授平等程度之工築技術,俾成良善工匠,均可於中、小學堂便宜附設。

  其不在學堂系統內者,曰譯學館,曰進士館。先是同文館併入大學堂,設英、法、俄、德、日本五國語文專科,後由大學分出,名譯學館。仍設英、法、俄、德、日本文各一科,無論習何國文,皆須習普通及專門學。普通科目:人倫道德、中國文學、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物理及化學、圖畫、體操。專門科目:交涉、理財、教育。五年畢業。進士館令新進士用翰林部屬、中書者,入館肄業,講求實用之學。課目:史學、地理、教育、法學、理財、交涉、兵政、農政、工政、商政、格致。得選習農、工、商、兵之一科或兩科。西文、東文、算學、體操為隨意科。三年畢業。

  各學堂管理通則之規定,與舊章大體相同。月朔,監督、教員集諸生禮堂,宣讀聖諭廣訓一條。皇太后、皇上萬壽節,至聖先師孔子誕日,春、秋上丁釋奠,為慶祝日。堂中各員率學生至萬歲牌前或聖人位前行三跪九叩禮。畢,各員西鄉立,學生向各員行三揖禮,退。開學、散學或畢業,率學生至萬歲牌前、聖人位前行禮如儀。學生向監督、教員行一跪三叩禮。監督等施訓語,乃散。月朔,率學生至聖人位前行禮如儀。每日講堂授課,多者不得過六小時。房、虛、星、昴日為休息例假,慶祝日、端午、中秋節各放假一日。每年以正月二十日開學,至小暑節散學,為第一學期。立秋後六日開學,至十二月十五日散學,為第二學期。學生賞罰,由教員、監學摘出,監督核定。賞分三種:曰語言獎勵,曰名譽獎勵,曰實物獎勵。罰分三種:曰記過,曰禁假,曰出堂。學生以端飭品行為第一要義,監督、監學及教員隨時稽察,詳定分數,與科學分數合算。

  學堂考試分五種:曰臨時考試,曰學期考試,曰年終考試,曰畢業考試,曰升學考試。臨時試無定期,學期、年終、畢業考試分數與平日分數平均計算。年考及格者升一級,不及格者留原級補習,下屆再試,仍不及格者退學。評定分數,以百分為滿格,八十分以上為最優等,六十分以上為優等,四十分以上為中等,二十分以上為下等,謂之及格,二十分以下為最下等,應出學。

  畢業考試最重,視學堂程度,由所在地方官長會同監督、教員親蒞之,照鄉會試例。高等學畢業,簡放主考,會同督、撫、學政考試。大學分科畢業,簡放總裁,會同學務大臣考試。分內、外二場:外場試,就學堂舉行。擇各科講義精要一二條摘問,令諸生答述。內場試,擇地扃試。分兩場:首場以中學發題,經、史各一,經用論,史用策。二場以西學發題,政、藝各一,西政用考,西藝用說。通儒院畢業,不派員考試,以平日研究所得各種著述,評定等第,進呈,候欽定。其獎勵章程,比照獎勵出洋遊學日本學生例,通儒院畢業,予以翰林升階,或分用較優京、外官。大學分科畢業,最優等作為進士出身,用翰林院編修、檢討。優等、中等均作為進士出身,分別用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大學選科,比照分科大學降等給獎。大學豫備科及各省高等學畢業,最優等作為舉人,以內閣中書、知州用。優等、中等均作為舉人,以中書科中書、部司務、知縣、通判用。中學畢業,分別獎以拔貢、優貢、歲貢。高等小學畢業,分別獎以廩、增、附生。初等小學屬義務教育,不給獎。優級師範畢業,最優等、優等、中等均作為舉人,分別以國子監博士、助教、學正用。初級師範畢業,分別獎以拔貢、優貢、歲貢,以教授、教諭、訓導用。高等實業學堂畢業,最優等、優等、中等均作為舉人,分別以知州、知縣、州同用。中等實業學堂畢業,獎勵視中學。奏定章程規定之概要如此。

  三十一年,詔以各省學堂次第興辦,必須有總匯之區,以資董率而專責成。特設學部,命榮慶為尚書,熙瑛、嚴修為侍郎。裁國子監,歸併學部。明年,學部奏請宣示教育宗旨,略言:「今中國振興學務,宜注重普通教育,令全國之民無人不學。尤以明定宗旨,宣示天下,為握要之圖。中國政教所固有,亟宜發明以距異說者有二:曰忠君,曰尊孔。中國民質所最缺,亟宜箴砭以圖振起者有三:曰尚公,曰尚武,曰尚實。」上諭照所陳各節通飭遵行。尋奏定學部官制,于本部各司、科分掌教育行政事務外,設編譯圖書局、調查學制局、京師督學局。又擬設高等教育會議所,屬學部長官監督。其議員選派部員,及直轄學堂、各省中等以上學堂監督,暨京、外官紳,學識宏通,於教育素有經驗者充任。又擬設教育研究所,延聘精通教育之員,定期講演,以訓練本部員司焉。先是直督袁世凱奏陳學務未盡事宜,以裁撤學政為言。雲南學政吳魯奏請裁撤學政。至是學部會同政務處覆議,言:「各省教育行政及擴張興學之經費,督飭辦學之考成,與地方行政在在皆有關係。學政位分較尊,事權不屬,於督、撫為敵體,諸事不便於稟承,於地方為客官,一切不靈於呼應。且地方寥闊,官立、公立、私立學堂日新月盛,勢不能如歲、科試分棚調考之例。而循例按臨,更日不暇給。勞費供張,無裨實事。擬請裁撤學政,各省改設提學使司提學使一員,統轄全省學務,歸督、撫節制。於省會置學務公所,分曹隸事。選派官紳有學行者,別設學務議紳四人,延訪本省學望較崇之紳士充選。議長一人,學部慎選奏派。」從之。嗣是各省學務始有確定之執行機關矣。

  勸學所之設,創始於直隸學務處。時嚴修任學務處督辦,提倡小學教育,設勸學所,為廳、州、縣行政機關。仿警察分區辦法,采日本地方教育行政及學校管理法,訂定章程,頗著成效。三十二年,學部奏定勸學所章程,通行全國,即修呈訂原章也。勸學所由地方官監督,設總董一員,以縣視學兼充,綜核各學區事務。區設勸學員一人,任一學區內勸學之責,以勸募學生多寡,定勸學員成績之優劣。其章程內推廣學務一條,規定辦法凡五:曰勸學,曰興學,曰籌款,曰開風氣,曰去阻力。又奏定各省教育會章程,省會設立者為總會,府、州、縣設立者為分會,以補助教育行政,與學務公所、勸學所相輔而行。皆普及教育切要之圖也。

  學部設立後,于各項學堂章程多所更正。其要者,如改訂考試辦法,詳定師範獎勵義務,變通中、小學課程,中學分文科、實科之類,然大致不外修正科目,確定限制,其宏綱細目,不能出奏定章程之範圍。所增定者,則女學堂章程也。先是學部官制已將女學列入職掌。三十三年,奏定女子師範、女子小學章程,以裨補家計,有益家庭教育為要旨。師範科目:修身、教育、國文、歷史、地理、算學、格致、圖畫、家事、裁縫、手藝、音樂、體操。四年畢業。音樂得隨意學習。小學分兩等,高等科目:修身、國文、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格致、圖畫、女紅、體操,得酌加音樂,為隨意科。初等科目:修身、國文、算術、女紅、體操,得酌加音樂、圖畫二隨意科。均四年畢業。其授業鐘點,較男子小學減少,與男子小學分別設立,不得混合。宣統三年。奏設中央教育會議,以討論教育應行改進事宜及推行方法。則根據學部原奏,擬設高等教育會議所之規定行之。此為第二期有系統之教育制度也。

  至考驗遊學畢業生,光緒二十九年,鄂督張之洞奏准鼓勵遊學章程。三十一年,學務大臣考驗北洋學生金邦平等,援照鄉、會試覆試例,奏請在保和殿考試,給予出身,分別錄用。迨三十二年,學部奏定,自本年始,每年八月舉行一次。並為綜覈名實起見,妥議考驗章程。將學成試驗與入官試驗分為兩事,酌照分科大學及高等學畢業章程,會同欽派大臣,按所習學科分門考試。酌擬等第,候欽定分別獎給進士、舉人等出身。仍將某科字樣加于進士等名目之上,以為表識。考試分兩場:第一場就所習學科擇要命題;第二場試中國文、外國文,罷廷試。明年,學部憲政編查館會奏遊學畢業廷試錄用章程,仍暫照三十一年成案。于欽派大臣會同學部考試請予出身後,廷試一次,分別授職。廷試用經義、科學、論、說各一,其醫、工、格致、農等科大學及各項高等實業學堂畢業者,免試經義。時遊學日本、歐、美畢業回國者,絡繹不絕,歲舉行考驗以為常,終清世不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