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樂制(3)


  琵琶,刳桐為質,四弦,曲首長頸,平面圓背,腹廣而橢。槽面施覆手,曲首中間為山口。設檀軸四以綰弦,左右各二,山口上以黃楊木為四象,下以竹為十三品,按分取聲。中腰兩旁為新月形,腹內以細鋼條為膽,弦自山口至覆手,長二尺一寸六分,第一弦以朱飾之。

  三弦,斫檀為質,修柄,方槽,圓角,冒以虺皮。柄貫槽中,柄末槽端覆以木。穿孔貫弦,匙頭下半鑿空納弦,以三軸綰之,左二右一。

  節,編竹如箕,髤朱,背為虎形。用圓竹二,劃之以為節。

  拍,紫檀皮四片,束其三,以一拍之。

  太祖平瓦爾喀部,獲其樂,列于宴樂,是為瓦爾喀部樂舞。用觱篥四,奚琴四。奚琴同隊舞樂。

  觱篥,蘆管,三孔,金口,下哆,中有小孔。管端開簧,簧口距管末四寸五分三釐。

  太宗時,獲朝鮮國樂,列于宴樂,是為朝鮮國俳。用笛一,管一,俳鼓一。笛同中和韶樂,管同丹陛大樂。

  俳鼓如龍鼓而小,懸于項擊之。

  太宗平察哈爾,獲其樂,列于宴樂,是為蒙古樂曲。有笳吹,有番部合奏,皆為掇爾多密之樂,掌於什幫處。笳吹用胡笳一,箏一,胡琴一,口琴一。箏與隊舞所用同,惟設六弦。

  胡笳,木管,三孔,兩端施角,末翹而哆。自吹口至末,二尺三寸九分六釐。

  胡琴,刳木為質,二弦,龍首,方柄。槽橢而下銳,冒以革。槽外設木如簪頭以扣弦,龍首下為山口,鑿空納弦,綰以二軸,左右各一。以木系馬尾八十一莖軋之。

  口琴,以鐵為之,一柄兩股,中設簧,末出股外。橫銜於口,鼓簧轉舌,噓吸以成音。

  番部合奏,用雲鑼一,簫一,笛一,管一,笙一,箏一,胡琴一,琵琶一,三弦一,二弦一,月琴一,提琴一,軋箏一,火不思一,拍板一。簫、笛、笙同中和韶樂,雲鑼、管同丹陛大樂,箏、琵琶、三弦同隊舞樂。

  胡琴,二弦,竹柄椰槽,面以桐。槽徑三寸八分四釐,為圓形,與笳吹之胡琴橢而下銳者不同。山口鑿空納弦,以兩軸綰之,俱在右。弦自山口至柱,長二尺三分五釐二豪,以竹弓系馬尾八十一莖軋之。

  二弦,斫樟為質,槽面以桐,形長方,底有孔,槽面施覆手如琵琶。曲首後鑿空納弦,綰以兩軸,左右各一。弦長二尺三寸四釐,設十七品,按分取聲。

  月琴,斫檀為質,四弦,槽面以桐,八角曲項,柄貫槽中,槽面施覆手。曲項鑿空納弦,綰以四軸,左右各二。弦長二尺三寸四釐,設十七品,與二弦同。

  提琴,四弦,圓木為槽,冒以蟒皮而空其下,竹柄貫槽中,末出槽外。覆木扣弦,柄端鑿空納弦,綰以四軸,俱在右。以竹弓系馬尾,夾於四弦間軋之。

  軋箏,似箏而小,刳桐為質,十弦。前後有梁,梁內弦長一尺六寸一分八釐,各設柱,以木杆軋之。

  火不思,似琵琶而瘦,四弦,桐柄,刳其下半為槽,冒以蟒皮。曲首鑿空納弦,四軸綰之,俱在右。弦自山口至柱長一尺七寸七分四釐。

  拍板,紫檀三片,束其二,以一拍之。

  高宗平定回部,獲其樂,列于宴樂之末,是為回部樂技,用達蔔一,那噶喇一,哈爾劄克一,喀爾奈一,塞他爾一,喇巴卜一,巴拉滿一,蘇爾奈一。

  達卜,木匡冒革,形如手鼓而無柄。有大小二制,一面徑一尺三寸六分五釐二豪,一面徑一尺二寸二分四釐,皆髤黃,面繪采獅,以手指擊之。

  那噶喇,鐵匡冒革,上大下小,形如行鼓。旁有小鐶,系黃絨紃。兩鼓相聯,左右各以杖擊之。

  哈爾劄克,形如胡琴,椰槽,冒以馬革。上木柄,下鐵柄。槽底中開一孔,側開三小孔。以馬尾二縷為弦,上自山口穿於後,以兩軸綰之,左右各一,下系鐵柄。馬尾弦下設鋼絲弦十,上系木柄,下擊鐵柄,左右各五軸。另以木杆為弓,系馬尾八十餘莖,軋馬尾弦,應鋼弦取聲。

  喀爾奈,狀如世俗洋琴,鋼絲弦十八,刳木中虛,左直右曲。左設梁如琴之嶽山,以系鋼弦之本。鋼弦之末施木軸,似琴之軫,入於右端,高下相間作兩層,轉其軸以定弦之緩急。以手冒撥指,或木撥彈之,通體雙弦,惟第一獨弦。

  塞他爾。形如匕,絲弦二,綱弦七,木柄通槽,下冒以革。面平背圓,柄有線箍二十三道,如琵琶之品。以九軸綰弦,柄端二軸綰絲弦。二面三軸,左側四軸,綰鋼質雙弦一,獨弦六。以手冒撥指,或木撥彈絲弦,應鋼弦取聲。

  喇巴蔔,絲弦五,鋼弦二,木柄通槽,槽形如半瓶,下冒以革。曲首鑿空納絲弦,以五軸綰之,左二右三,曲首右側以兩軸綰綱弦。用手冒撥指,或木撥彈絲弦,應綱弦取聲。

  巴拉滿,木管,上斂下哆,飾以銅,形如頭管而有底,開小孔以出音。管通長九寸四分,七孔前出,一孔後出,管上設蘆哨吹之。

  蘇爾奈,一名瑣㳠,木管,兩端飾銅,上斂下哆,形如金口角而小。七孔前出,一孔後出,一孔左出,銅管上設蘆哨吹之。

  高宗平定金川,獲其樂,及後藏班禪額爾德尼來朝,獻其樂,均列于宴樂之末,是為番子樂。金川之樂:曰阿爾薩蘭,曰大郭莊,曰四角魯。用得梨一,柏且爾一、得勒窩一。

  得梨,似蘇爾奈而小。

  柏且爾,範銅二片,圓徑六寸,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得勒窩,形似達蔔。

  班禪之樂:曰劄什倫布,用得梨二,巴汪一,蒼清一,龍思馬爾得勒窩四。

  得梨同金川樂,形制略大。

  巴汪,似喇巴蔔,七弦。

  蒼清,制同雲鑼。

  龍思馬爾得勒窩,似那噶喇而制以銅,面徑一尺三寸,底銳,匡高一尺。

  高宗平定廓爾喀,獲其樂,列于宴樂之末,是為廓爾喀樂舞。用達布拉一,薩朗濟三,丹布拉一,達拉一,公古哩二。

  達布拉,似那噶喇,一面冒革。有二制:其一面豐底銳,其一底微豐而漸削。四圍俱系韋絛,聯以采縷,懸之腰間,以左右手合擊之。

  薩朗濟,刻木為質,韋弦四,鐵弦九。項長三寸,刳其中,面以魚牙刻佛為飾。柄長五寸二分,槽面闊三寸,自上刳之,冒以革。中腰削如缺月,束以黃韋。底橢,鑿空于項以納韋弦,左右各二。軸柄面穿孔九,自右至左,鱗次斜列,各納鐵弦。軸九,俱在右,上五下四。槽面設柱,中為九孔納鐵弦,上承韋弦。以柔木系馬尾軋韋弦,應鐵弦取聲。

  丹布拉,刻桐為質,以大匏為槽,直柄,面平背圓,鐵弦四,綰以四軸,上二,左右各一。柄上以鐵片二為山口,一穿孔納弦,一承弦。

  達拉,範銅二片,圓徑二寸一分。中隆起,穿孔,系以采縷,左右合擊。

  公古哩,範銅為鈴,以采縷聯之,五十枚為一串,凡四串。歌時二人各系於股,雙足騰躍以出聲。

  乾隆五十三年,緬甸國內附,獻其樂,列于宴樂之末,是為緬甸國樂。有粗細二制:粗緬甸樂,用接內搭兜呼一,稽灣斜枯一,聶兜姜一,聶聶兜薑一,結莽聶兜布一。

  接內搭兜呼,木匡冒革,匡上有紐,系以帛,橫懸于項,以手擊之。

  稽灣斜枯,制似雲鑼,其數八,上下各四,同懸於架。架後搘以二木,斜倚而擊之。

  聶兜姜,木管銅口,近下漸哆,前七孔,後一孔。管端設銅哨,加蘆哨于上,管與銅口相接處,以銅簽掩之。

  聶聶兜薑,形如金口角而小,木管木口,余與聶兜薑同。

  結莽聶兜布,範銅二片,圓徑三寸五分。中隆起,穿孔,貫以韋,左右合擊。

  細緬甸樂,用巴打拉一,蚌劄一,總稿機一,密穹總一,得約總一,不壘一,接足一。

  巴打拉,以木為槽,形如船,通長二尺七寸五分。前後兩端各為山峰形,兩峰之尖,絡以絲繩。排穿竹板二十二片,皆闊一寸。第一片長五寸二分,厚三分五釐,以次則長遞加而厚遞減,至末片則長一尺一寸五分,厚一分。以竹裹綿為槌擊之。

  蚌劄,木匡冒革,上大下小。面徑六寸一分,底徑四寸,匡高一尺。四圍俱系韋絛,以手擊之。

  總稿機,十三弦,曲柄,通槽,柄上曲如蠍尾。槽面冒革,為四圓孔以出音。順槽腹設覆手,穿孔十三,系弦,各斜引至柄束之,彈以手。

  密穹總,三弦,木質,為魚形。體長方,腹下通長刳槽,無底,兩旁鐫鱗甲。面設品五,為小圓孔九以出音,前四,中四,後一。首形銳而上出,鐫須角钜齒圓睛,尾形亦銳。項上以銅為山口,系朱弦三,尾有鐶納弦,旁穿孔,設軸,左二右一,以手彈之。得約總,三弦,木質,中虛,如扇形,中腰兩旁灣曲向內。頸半穿孔納弦,綰以三軸,左二右一,槽末施木以系弦。扣用木弓系馬尾八十餘莖軋之。

  不壘,以竹為管,上端以木塞其半為吹口。七孔前出,一孔後出,最上一孔前出,加竹膜。

  接足,範銅二片,口徑一寸八分。中隆起,穿孔貫紃,左右合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