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馮桂芬傳


  馮桂芬,字林一,號景亭,吳縣人。道光二十年一甲二名進士,授編修,充廣西鄉試正考官,丁母憂。服闋,文宗禦極,用大臣薦召見。旋丁父憂,服甫闋而金陵陷。詔募貲團練於鄉,以克復松江府諸城功晉五品銜,擢右中允。赴京,期年告歸。同治元年,以治團功加四品銜。亂定,複以耆宿著書裨治加三品銜。

  桂芬少工駢體文,中年後乃肆力古文辭。於書無所不窺,尤留意天文、地輿、兵刑、鹽鐵、河漕諸政。初佐某邑令治錢谷,以事不合拂衣去,入兩江總督陶澍幕。自未仕時已名重大江南北。及粵賊陷蘇州,避居上海。時大學士曾國藩治軍皖疆。蘇州士大夫推錢鼎銘持書乞援,陳滬城危狀,及用兵機宜,累數千言,其稿,桂芬所手創也。國藩讀之感動,乃遣李鴻章率師東下。既解滬上圍,進克蘇州,皆辟以為助。桂芬立會防局,調和中外雜處者。設廣方言館,求博通西學之才,儲以濟變。嘗從容為鴻章言吳人糧重之苦,往往因催科破家。會松江知府方傳書亦上書,謂:「江蘇自南宋籍沒諸王大臣田,官徵其租,延及元代,官田民田淆亂,租額浸淫入賦額,民既苦之;其後張士誠又盡攘諸豪田為官產,明太祖平吳,怒吳人附士誠,依田租私籍數定稅,乃重困。雍正、乾隆間,嘗再議減,然但及地丁。今儻乘民亂後覈減浮糧,疲民大悅,賊勢且益衰。」鴻章以聞。有詔減蘇、松、太米賦三之一,常、鎮十一,著為令。

  桂芬性恬澹,服官僅十年,然家居遇事奮發,不避勞怨。凡濬河、建學、積谷諸舉,條議皆出其手。先後主講金陵、上海、蘇州諸書院,與後進論學,昕夕忘倦。精研書數,嘗以意造定向尺及反羅經,以步田繪圖。又以江南清丈用部頒五尺步弓,田多溢額,乃考會典定用舊行六尺步弓量舊田,新頒者量新漲沙田。著說文解字段注考證、弧矢算術細草圖解、西算新法直解、校邠廬抗議、顯志堂詩文集,都數十卷。同治十三年,卒。

  王頌蔚,字芾卿,長洲人。光緒五年進士,選庶吉士。吳縣潘祖蔭、常熟翁同龢皆稱頌蔚才。散館,改官戶部,補軍機章京。暇輒從事著述。嘗於方略館故紙堆中見殿板初印明史殘本,眉上黏有黃簽,審為乾隆朝擬撰考證未竟之本。因多方搜求,逐條釐訂,芟其繁冗,采其精要,成明史考證攟逸四十餘卷。光緒十八年,試禦史第一,軍機處奏留。頌蔚思立言抒忠讜,轉鬱鬱不樂。嘗派充工程監督差,例有分饋,頌蔚獨卻之,曰:「我輩取與之間,貴自審慎,不可隨俗浮沉。昔陳稽亭先生官部曹時,印結公項,且猶不取。矧此實為廠商之賄賂乎?」

  二十一年,中日釁起,戰事多北洋大臣主之。會翁同龢複入軍機,乃進言曰:「讀聖祖、高宗聖訓,凡事關軍務者,皆由中朝謀定後動。今日戰局既成,非直隸一省事,豈能悉諉之北洋乎?」及議和,頌蔚益為悲憤,嘗曰:「今之敗績,徒歸咎于師之不練、器之不利,猶非探本之論。頻年以來,盈廷習泄遝之風,宮中務游觀之樂,直臣擯棄,賄賂公行,安有戰勝之望?此後償金既巨,民力益疲,恐大亂之不在外患而在內憂矣。」明年,卒。著有寫禮廎文集、詩集、讀碑記、古書經眼錄各一卷,明史考證攟逸四十二卷。

  葉昌熾,字鞠裳,元和人。光緒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至侍講,督甘肅學政,邊地樸陋,昌熾校閱盡職。以裁缺歸,著書終老。國變後五年,卒。著有藏書紀事詩六卷,語石十卷,邠州大佛寺題刻考二卷,均考訂精確。

  管禮耕,字申季。歲貢生。父慶祺,從陳奐遊。禮耕篤守家學,尤長訓詁。嘗言唐以正義立學官,漢、魏、六朝遺說,積久泰半闕不完。凡所考見,獨存釋文,而今本踳駮非其舊,思綜稽群籍為校證,未及半而卒。

  袁寶璜,字朅禹,元和人。光緒二十一年進士,官刑部主事。通經、小學,兼及算術。著書亦未成而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