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曾釗傳


  曾釗,字敏修,南海人。道光五年拔貢生,官合浦縣教諭,調欽州學正。釗篤學好古,讀一書必校勘訛字脫文。遇秘本或雇人影寫,或懷餅就鈔,積七八年,得數萬卷。自是研求經義,文字則考之說文、玉篇,訓詁則稽之方言、爾雅,雖奧晦難通,而因文得義,因義得音,類能以經解經,確有依據。入都時,見武進劉逢祿,逢祿曰:「篤學若冕士,吾道東矣!」冕士。釗號也。

  儀徵阮元督粵,震澤任兆麟見釗所校字林,以告元,元驚異,延請課子。後開學海堂,以古學造士,特命釗為學長,獎勸後進。嘗因元說日月為易為合朔之辨在朔易,更發明孟喜卦氣,引繫辭懸象莫大乎日月,死魄會於壬癸,日上月下,象未濟為晦時。元以為足發古義,宜再暢言之,以明孟氏之學,因著周易虞氏義箋七卷。他著有周禮注疏小箋四卷,又詩說二卷,又詩毛鄭異同辨一卷,毛詩經文定本小序一卷、考異一卷、音讀一卷,虞書命羲和章解一卷,論語述解一卷,讀書雜誌五卷,面城樓集十卷。

  釗好講經濟之學,二十一年,英人焚掠海疆,以祁宇還督兩粵,番禺舉人陸殿邦獻議,填大石、獵德、瀝滘河道以阻火船。宇舉以問釗,釗言:「易稱設險者,不恃天塹,不藉地利,在人相時設之而已。入省河道三,獵德、瀝滘皆淺,由大石至大黃滘,水深數丈。三四月夷船從此入,當先事防之,以固省城。城固,然後由內達外。」宇甚韙之,委釗相度堵塞形勢,釗以大石為第一要區,糾南海、番禺二縣團勇三萬六千晝夜演練,防務遂密。二十三年,宇謀修復虎門炮臺,釗進炮臺形勢議十條,已而廉洋賊起,宇以釗習知廉州情形,委釗與軍事。海賊投首。咸豐四年,卒於家。

  林伯桐,字桐君,番禺人。嘉慶六年舉人。生平好為考據之學,宗主漢儒,而踐履則服膺朱子,無門戶之見。事親孝,道光六年,試禮部歸,父已卒,悲慟不欲生。居喪悉遵古禮,蔬食、不入內者三年。自是不復上公車,一意奉母。與兩弟友愛,教授生徒百餘人,鹹敦內行,勉實學。粵督阮元、鄧廷楨皆敬禮之。元延為學海堂學長,廷楨聘課其二子。二十四年,以選授德慶州學正,閱三年卒於官,年七十。

  伯桐于諸經無不通,尤深于毛詩。謂傳箋不同者,大抵毛義為長,孔疏多以王肅語為毛意,又往往混鄭于毛。為毛詩學者,當分別觀之,庶幾不失家法。因考鄭箋異義,為毛詩通考三十卷,又著毛詩傳例二卷,又綴其碎義瑣辭,著毛詩識小三十卷,皆極精覈。他著有易象釋例十二卷,易象雅訓十二卷,三禮注疏考異二十卷,冠昏喪祭儀考十二卷,左傳風俗二十卷,古音勸學三十卷,史學蠡測三十卷,供冀小言二卷,古諺箋十一卷,兩粵水經注四卷,粵風四卷,修本堂槁四卷,詩文集二十四卷。

  李黼平,字繡子,嘉應州人。幼穎異。年十四,精通樂譜。及長,治漢學,工考證。嘉慶十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昭文縣知縣。蒞事一以寬和慈惠為宗,不忍用鞭撲,獄隨至隨結。公餘即手一編,民間因有「李十五書生」之目。以虧挪落職系獄,數年乃得歸。會粵督阮元開學海堂,聘閱課藝,遂留授諸子經。所著毛詩紬義二十四卷。道光十二年,卒,年六十三。他著有易刊誤二卷,文選異義二卷,讀杜韓筆記二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