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張之洞傳


  張之洞,字香濤,直隸南皮人。少有大略,務博覽為詞章,記誦絕人。年十六,舉鄉試第一。同治二年,成進士,廷對策不循常式,用一甲三名授編修。六年,充浙江鄉試副考官,旋督湖北學政。十二年,典試四川,就授學政。所取士多俊才,遊其門者,皆私自喜得為學塗徑。光緒初,擢司業,再遷洗馬。之洞以文儒致清要,遇事敢為大言。俄人議歸伊犁,與使俄大臣崇厚訂新約十八條。之洞論奏其失,請斬崇厚,毀俄約。疏上,乃褫崇厚職治罪,以侍郎曾紀澤為使俄大臣,議改約。六年,授侍講,再遷庶子。複論紀澤定約執成見,但論界務,不爭商務,並附陳設防、練兵之策。疏凡七八上。往者詞臣率雍容養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時寶廷、陳寶琛、張佩綸輩崛起,糾彈時政,號為清流。七年,由侍講學士擢閣學。俄授山西巡撫。當大祲後,首劾布政使葆亨、冀甯道王定安等黷貨,舉廉明吏五人,條上治晉要務,未及行,移督兩廣。

  八年,法越事起,建議當速遣師赴援,示以戰意,乃可居間調解。因薦唐炯、徐延旭、張曜材任將帥。十年春,入覲。四月,兩廣總督張樹聲解任專治軍,遂以之洞代。當是時,雲貴總督岑毓英、廣西巡撫潘鼎新皆出督師,尚書彭玉麟治兵廣東。越將劉永福者,故中國人,素驍勇,與法抗。法攻越未能下,複分兵攻臺灣,其後遂據基隆。朝議和戰久不決,之洞至,言戰事氣自倍,以玉麟夙著威望,虛己聽從之。奏請主事唐景崧募健卒出關,與永福相犄角。朝旨因就加永福提督、景崧五品卿銜,炯、延旭亦皆已至巡撫,當前敵,被劾得罪去,並坐舉者。之洞獨以籌餉械勞,免議。廣西軍既敗於越,朝旨免鼎新,以提督蘇元春統其軍,而之洞複奏遣提督馮子材、總兵王孝祺等,皆宿將,於是滇、越兩軍合扼鎮南關,殊死戰,遂克諒山。會法提督孤拔攻閩、浙,炮毀其坐船,孤拔殪,而我軍不知,法原停戰,廷議許焉。授李鴻章全權大臣,定約,以北圻為界。敘克諒山功,賞花翎。

  之洞恥言和,則陰自圖強,設廣東水陸師學堂,創槍炮廠,開礦務局。疏請大治水師,歲提專款購兵艦。複立廣雅書院。武備文事並舉。十二年,兼署巡撫。於兩粵邊防控制之宜,輒多更置。著沿海險要圖說上之。在粵六年,調補兩湖。

  會海軍衙門奏請修京通鐵路,台諫爭陳鐵路之害,請停辦。翁同龢等請試修邊地,便用兵;徐會灃請改修德州濟甯路,利漕運。之洞議曰:「修路之利,以通土貨、厚民生為最大,徵兵、轉餉次之。今宜自京外盧溝橋起,經河南以達湖北漢口鎮。此幹路樞紐,中國大利所萃也。河北路成,則三晉之轍接于井陘,關隴之驂交於洛口;自河以南,則東引淮、吳,南通湘、蜀,萬里聲息,刻期可通。其便利有數端:內處腹地,無慮引敵,利一;原野廣漠,墳廬易避,利二;廠盛站多,役夫賈客可舍舊圖新,利三;以一路控八九省之衢,人貨輻輳,足裕餉源,利四;近畿有事,淮、楚精兵崇朝可集,利五;太原旺煤鐵,運行便則開採必多,利六;海上用兵,漕運無梗,利七。有此七利,分段分年成之。北路責之直隸總督,南路責之湖廣總督,副以河南巡撫。」得旨報可,遂有移楚之命。大冶產鐵,江西萍鄉產煤,之洞乃奏開煉鐵廠漢陽大別山下,資路用,兼設槍炮鋼藥專廠。又以荊襄宜桑棉麻枲而饒皮革,設織布、紡紗、繅絲、制麻革諸局,佐之以堤工,通之以幣政。由是湖北財賦稱饒,土木工作亦日興矣。

  二十一年,中東事棘,代劉坤一督兩江,至則巡閱江防,購新出後膛炮,改築西式炮臺,設專將專兵領之。募德人教練,名曰「江南自強軍」。采東西規制,廣立武備、農工商、鐵路、方言、軍醫諸學堂。尋還任湖北。時國威新挫,朝士日議變法,廢時文,改試策論。之洞言:「廢時文,非廢五經、四書也,故文體必正,命題之意必嚴。否則國家重教之旨不顯,必致不讀經文,背道忘本,非細故也。今宜首場試史論及本朝政法,二場試時務,三場以經義終焉。各隨場去留而層遞取之,庶少流弊。」又言:「武科宜罷騎射、刀石,專試火器。欲挽重文輕武之習,必使兵皆識字,勵行伍以科舉。」二十四年,政變作,之洞先著勸學篇以見意,得免議。

  二十六年,京師拳亂,時坤一督兩江,鴻章督兩廣,袁世凱撫山東,要請之洞,同與外國領事定保護東南之約。及聯軍內犯,兩宮西幸,而東南幸無事。明年,和議成,兩宮回鑾。論功,加太子少保。以兵事粗定,乃與坤一合上變法三疏。其論中國積弱不振之故,宜變通者十二事,宜采西法者十一事。於是停捐納,去書吏,考差役,恤刑獄,籌八旗生計,裁屯衛,汰綠營,定礦律、商律、路律、交涉律,行銀圓,取印花稅,擴郵政。其尤要者,則設學堂,停科舉,獎遊學。皆次第行焉。

  二十八年,充督辦商務大臣,再署兩江總督。有道員私獻商人金二十萬為壽,請開礦海州,立劾罷之。考鹽法利弊,設兵輪緝私,歲有贏課。明年,入覲,充經濟特科閱卷大臣,釐定大學堂章程,畢,仍命還任。陛辭奏對,請化除滿、漢畛域,以彰聖德,遏亂萌,上為動容。旋裁巡撫,以之洞兼之。三十二年,晉協辦大學士。未幾,內召,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兼筦學部。三十四年,督辦粵漢鐵路。

  德宗暨慈禧皇太后相繼崩,醇親王載灃監國攝政。之洞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逾年,親貴浸用事,通私謁。議立海軍,之洞言海軍費絀可緩立,爭之不得。移疾,遂卒,年七十三,朝野震悼。贈太保,諡文襄。

  之洞短身巨髯,風儀峻整。蒞官所至,必有興作。務宏大,不問費多寡。愛才好客,名流文士爭趨之。任疆寄數十年,及卒,家不增一畝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