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裕謙傳


  裕謙,原名裕泰,字魯山,博羅忒氏,蒙古鑲黃旗人,一等誠勇公班第曾孫,綏遠城將軍巴祿孫。父慶麟,京口副都統。

  裕謙,嘉慶二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改禮部主事,遷員外郎。道光六年,出為湖北荊州知府,始改今名。調武昌,曆荊宜施道、江蘇按察使。十九年,就遷布政使,署巡撫,尋實授。

  二十年,英兵陷定海,伊裡布奉命往剿,裕謙代署兩江總督。時英艦游奕海門外洋,江南戒嚴。裕謙赴寶山、上海籌防,檄徐州鎮總兵王志元,佐提督陳化成防海口。疏陳規複定海之策,可無慮者四,難緩待者六,謂各省皆可言守,浙江必應議戰,且應速戰。又疏劾琦善五罪,略曰:「英人至天津,僅五船耳,琦善大張其事,遽稱:『畿疆、遼、沈處處可虞,後來之艦尚多,勢將遍擾南北』。冀聳聽聞,以掩其武備廢弛之咎。張皇欺飾,其罪一。英酋回粵以來,驕桀日甚,琦善惟責兵將謝過,別未設籌,將士解體,軍心沮喪。彼軍乘敝,遂衄我師。我船炮縱不如彼,兵數何啻十倍。琦善不防後路,事敗委過前人。試思琦善未至粵時,未聞失機,其又何說?弛備損威,其罪二。沙角、大角炮臺既失,自應迅駐虎門,乃其奏中不及剿堵事,惟以覆書緩兵為詞,且囑浙省勿進兵。旋以給香港、即日通商定議,不俟交還定海後奏允奉行。違例擅權,其罪三。既畀香港換出定海,而英人仍欲通商寧波,銷售鴉片。何以不在粵翦斷葛藤?將就苟且,其罪四。義律僅外商首領,向來呈牘,自稱遠商遠職。上年在天津、浙江僣稱公使大臣,琦善不之詳,假以稱號。失體招釁,其罪五。琦善已為英人藐玩,各國輕視,不宜久于其任。」疏上,宣宗憤琦善受紿,斥伊裡布附和,信裕謙忠直可恃。二十一年春,罷伊裡布,以裕謙代之。

  裕謙至鎮海,英艦已去定海,渡海往治善後事宜。尋實授兩江總督,以浙事付巡撫劉韻珂、提督余步雲,自回江南部署防務。初,英兵在定海,殘虐人民,既退,猶四出遊奕。裕謙捕獲兵目,剝皮抽筋而懸之,又掘敵屍焚於通衢。英人遂藉口復仇,大舉再犯浙洋,裕謙率江寧駐防及徐州鎮兵千,馳至鎮海督戰,令總兵葛雲飛、鄭國鴻、王錫朋率兵五千守定海,手緘密諭,付臨陣啟視,退者立斬。

  八月,敵艦二十九艘、兵三萬來攻,分三路並進,血戰六晝夜,三鎮並死之,定海陷。越數日,敵由蛟門島進犯鎮海,招寶山為要衝,余步雲守之,別遣總兵謝朝恩守金雞嶺為犄角。裕謙疑步雲懷兩端,乃集將士祭關帝、天后,與眾約:「毋以退守為詞,離城一步;亦毋以保全民命為詞,受洋人片紙。不用命者,明正典刑,幽遭神殛!」步雲知其意,不預盟誓。及戰,裕謙登城,手援枹鼓,步雲詣請遣外委陳志剛赴敵艦,暫示羈縻,裕謙不許。有頃,敵登招寶山,步雲不戰而退。敵複分兵攻金雞嶺,謝朝恩中炮殞,兩山同陷,鎮海守兵望風而潰。裕謙先誓必死,一日經學宮前,見泮池石鐫「流芳」二字,曰:「他日於此收吾屍也!吾曾祖于乾隆二十一年八月殉難,今值道光二十一年八月,非佳兆。」預檢朱批寄諭、奏稿送嘉興行館,處分家事甚悉。臨戰,揮幕客先去,曰:「勝,為我草露布;敗,則代辦後事。」至是果投泮池,副將豐伸泰等拯之出,輿至府城,昏憊不省人事。敵且至,以小舟載往余姚,卒於途,遂至西興,劉韻珂等視其斂。事聞,贈太子太保,予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附祀京師昭忠祠,于鎮海建立專祠,諡靖節。柩至京,遣成郡王載銳奠醊。

  當初敗,余步雲疏報鎮海大營先潰,裕謙不知所往。韻珂等奏至,上始釋疑,予優恤。幕客陳若木從兵間代裕謙妻草狀,詣闕訟冤,逮步雲論治伏法。嗣子德崚襲世職,以主事用,官至山東候補知府。

  謝朝恩,四川華陽人。由行伍從將軍德楞泰剿教匪,積功至都司。累擢閩浙督標副將,從平臺灣張丙亂。道光十四年,擢狼山鎮總兵。從伊裡佈防鎮海,充翼長。裕謙令守金雞嶺,力戰禦敵。敵別出一隊由沙蟹嶺繞出山後夾攻,遙見招寶山威遠城已為敵踞,兵遂潰。朝恩扼炮臺,中敵炮,墮海,屍不獲。浙人有親見其死者,歌詠傳其事,與葛雲飛等同稱四鎮雲。賜恤,予騎都尉世職。

  重祥,張氏,漢軍正黃旗人。世襲一等輕車都尉,金華協副將。從葛雲飛戰定海受傷,複佐守金雞嶺,力戰死之。處州營遊擊托雲保,卞氏,亦漢軍旗人,偕重祥同殞於陣,並予雲騎尉世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