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劉韻珂傳


  劉韻珂,字玉坡,山東汶上人。由拔貢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遷郎中。道光八年,出為安徽徽州知府,調安慶。曆雲南鹽法道,浙江、廣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二十年,擢浙江巡撫。定海已陷,韻珂於寧波收撫難民。沿海設防,欽差大臣伊裡布駐鎮海督師,琦善方議以香港易還定海,韻珂疏言:「定海為通洋適中之地,英人已築炮臺、開河道,經營一切。彼或餌漁,盜為羽翼,其患非小。浙江為財賦之區,寧波又為浙省菁華所在,宜預杜覬覦。」尋詔斥伊裡布附和琦善,罷去,以裕謙代之,命韻珂偕提督余步雲治鎮海防務。二十一年,英兵退出定海,仍游奕浙洋,裕謙督師赴剿。定海再陷,鎮海、寧波相繼失守,裕謙死之。韻珂檄在籍布政使鄭祖琛率師扼曹娥江,總兵李廷揚、按察使蔣文慶、道員鹿澤良駐防紹興,募勇二萬人守省城,庀守具,清內奸,撫沙匪十麻子投誠效用,人心以安。英艦窺錢塘江,尋退去。揚威將軍奕經援浙。

  二十二年春,規複寧波,不克,擾及奉化、慈谿,戰數不利,命韻珂偕欽差大臣耆英籌辦防務。韻珂疏言:「浙事有十可慮,皆必然之患,無可解之憂,若不早為籌畫,國家大事豈容屢誤?現在奕經赴海寧查看海口,文蔚留駐紹興調置前路防守,究竟此後作何籌辦,奕經等亦無定見。臣若不直陳,後日倘省垣不守,粉身碎骨,難蓋前愆。伏乞俯念浙省危急,獨操乾斷,飭令將軍等隨機應變,俾浙省危而複安,天下胥受其福。」又力薦伊裡布「不貪功、不好名,為洋人所感戴。其家人張喜亦可用。儻令來浙,或英兵不復內犯。」疏入,上頗采其言,命伊裡布隨耆英赴浙,相機辦理。

  四月,乍浦陷,伊裡布往說英人退兵,於是改犯吳淞,入大江,乃于江寧定和議。韻珂貽書耆英、伊裡布等曰:「撫局既定,後患頗多,有不能不鰓鰓過慮者。英船散處粵、閩、浙、蘇較多,其中有他國糾約前來者,粵東又有新到。倘退兵之後,或有他出效尤,或即英人讬名複出,別肆要求,變幻莫測。此不可不慮者一也。洋人在粵,曾經就撫,迨給銀後,滋擾不休,反覆性成,前車可鑒。或複稱國主之言,謂馬、郭辦理不善,撤回本國,別生枝節。此不可不慮者二也。上所獲之郭逆義子陳祿,皆雲雖給銀割地,決不肯不往天津,而現索馬頭不及天津,殊為可疑。能杜其北上之心,方免事後之悔。此不可不慮者三也。通商既定,自必明立章程,各省關口應輸稅課,萬一洋人仍向商船攔阻,勢不能聽其病商攘課,一經阻止,又啟釁端。此不可不慮者四也。民人與洋人獄訟,應聽有司訊斷,萬一抗不交犯,又如粵東林如美之案,何以戢外暴而定民心?此不可不慮者五也。罷兵之後,各處海口仍須設防,修造戰船炮臺,添設兵伍營卡,倘洋人猜疑阻擾,以致海防不能整頓。此不可不慮者六也。今日漢奸盡為彼用,一經通商,須治奸民。內地民人投往者,應令全數交出,聽候安插。否則介夫洋漢之間,勢必恃洋犯法,不逞之徒,又將投入,官法難施,必尋釁隙。此不可不慮者七也。既定馬頭,除通商地面不容泊岸,倘有任意闖入,取掠牲畜婦女,民人不平,糾合抗拒,彼必歸咎於官,而興問罪之師。此不可不慮者八也。名曰通商,本非割地,而定海拆毀城垣,建造洋樓,挈眷居住,倘各省均如此,恐非通商體制,腹內之地,舉以畀人,轉瞬即非我有。此不可不慮者九也。中國凋敝,由於漏銀出洋。今各省有洋船,漏銀更甚,大利之源,勢將立竭。會子、交子之弊政將行,國用、民用之生計已絕。此不可不慮者十也。至於議給之款,各省分撥。浙省自軍興以來,商民捐餉賑災,寧波菁華為洋人搜括,歲事歉收,責以賂敵之款,勢必不應。若如四川之議增糧賦,江、浙萬不能行。故剿敵之款可捐,賂敵之款不可捐,他省完善之地可捐,浙省殘破之餘不可捐。惟亮虓之!」所言並切利害。

  韻珂機警多智,數見浙兵不可恃,以戰事委之裕謙、奕經,專固省防,浙人德之。及事急,再創調停之說,而慮成議於浙,為天下詬,移禍於江蘇。然世多譏其巧於趨避。二十三年,擢閩浙總督。疏言:「浙江舊未與外洋交易,與廣東情事不同。應于耆英等所議章程稍加變通,先申要約。」又籌海疆善後事宜二十四則,下議行。二十四年,疏報廈門開市,鼓浪嶼尚有英兵棲止,恐久假不歸,請諭禁,與領事面訂預杜偷漏稽查洋眾條款。又奏天主教流弊,請稽查傳教之地,不令藏奸;或有藉端滋事,據事懲辦,不牽及習教,俾無藉口。

  二十五年,英人始至福州,請于南台及城內烏石山建洋樓,韻珂難之。士紳見廣東爭議久不決,亦援以拒。英人訴諸耆英,謂不踐原約,則鼓浪嶼且不退還,往復辯論,卒不能阻,而閩人歸咎於韻珂。三十年,文宗即位,以病乞假,特旨罷職回籍。咸豐二年,坐泉州經歷何士邠犯贓逃逸,追論寬縱,褫職。同治初,召來京,以三品京堂候補。複乞病歸,卒於家。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