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張英傳


  張英,字敦複,江南桐城人。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父憂歸,服闋,授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累遷侍讀學士。十六年,聖祖命擇詞臣諄謹有學者日侍左右,設南書房。命英入直,賜第西安門內。詞臣賜居禁城自此始。時方討三藩,軍書旁午,上日禦乾清門聽政後,即幸懋勤殿,與儒臣講論經義。英率辰入暮出,退或複宣召,輟食趨宮門,慎密恪勤,上益器之。幸南苑及巡行四方,必以英從。一時制誥,多出其手。

  遷翰林院學士,兼禮部侍郎。二十年,以葬父乞假,優詔允之,賜白金五百、表裡緞二十,予其父秉彝恤典視英官。英歸,築室龍眠山中,居四年,起故官。遷兵部侍郎,調禮部,兼管詹事府。充經筵講官,奏進孝經衍義,命刊佈。二十八年,擢工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仍管詹事府。調禮部,兼官如故。編修楊瑄撰都統、一等公佟國綱祭文失辭,坐奪官流徙;斥英不詳審,罷尚書,仍管翰林院、詹事府,教習庶吉士。尋複官,充國史、一統志、淵鑒類函、政治典訓、平定朔漠方略總裁官。三十六年,典會試。尋以疾乞休,不允。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

  英性和易,不務表襮,有所薦舉,終不使其人知。所居無赫赫名。在講筵,民生利病,四方水旱,知無不言。聖祖嘗語執政:「張英始終敬慎,有古大臣風。」四十年,以衰病求罷,詔許致仕。瀕行,賜宴暢春園,敕部馳驛如制。四十四年,上南巡,英迎駕淮安,賜禦書榜額、白金千。隨至江甯,上將旋蹕,以英懇奏,允留一日。時總督阿山欲加錢糧耗銀供南巡費,江甯知府陳鵬年持不可,阿山怒鵬年,欲因是罪之,供張故不辦;左右又中以蜚語,禍將不測。及英入見,上問江南廉吏,首舉鵬年,阿山意為沮,鵬年以是受知于上為名臣。四十六年,上複南巡,英迎駕清江浦,仍隨至江寧,賜賚有加。

  英自壯歲即有田園之思,致政後,優遊林下者七年。為聰訓齋語、恆產瑣言,以務本力田、隨分知足誥誡子弟。四十七年,卒,諡文端。世宗讀書乾清宮,英嘗侍講經書,及即位,追念舊學,贈太子太傅,賜禦書榜額揭諸祠宇。雍正八年,入祀賢良祠。高宗立,加贈太傅。

  子廷瓚,字卣臣。康熙十八年進士,自編修累官少詹事。先英卒。廷玉,自有傳。

  廷璐,字寶臣。康熙五十七年,殿試一甲第二名進士,授編修,直南書房,遷侍講學士。雍正元年,督學河南,坐事奪職。尋起侍講,遷詹事。兩督江蘇學政。武進劉綸、長洲沈德潛皆出其門,並致通顯,有名于時。進禮部侍郎,予告歸,卒。

  廷瑑,字桓臣。雍正元年進士,自編修累官工部侍郎,充日講官。起居注初無條例,廷瑑編載詳贍得體。既擢侍郎,兼職如故。終清世,已出翰林而仍職記注者惟廷瑑。乾隆九年,改補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典試江西,移疾歸。廷瑑性誠篤,細微必慎。既歸,刻苦礪行,耿介不妄取。三十九年,卒,年八十四。上聞,顧左右曰:「張廷瑑兄弟皆舊臣賢者,今盡矣!安可得也?」因歎息久之。

  廷璐子若需,進士,官侍講。若需子曾敞,進士,官少詹事。

  自英後,以科第世其家,四世皆為講官。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