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吳英傳


  吳英,字為高,福建莆田人。幼為海賊掠置島中,更姓王。康熙二年,赴泉州降,授守備劄。從提督王進功攻鄭錦,拔銅山城,加都司僉書銜。尋授浙江提標都司。

  十三年,耿精忠反,其將曾養性侵浙,總兵祖弘勳以溫州叛應之,分犯寧波、紹興。英從提督塞白理擊敗之,降其將李榮春等,遷左營遊擊。十四年,養性、弘勳率眾十余萬犯台州。英言于塞白理,陽修毛坪山徑,潛引兵間道自仙居襲賊後,賊踞黃岩半山嶺拒戰。英偕遊擊曾承等冒矢石前進,斬其將劉邦仁等,遂複黃岩,遷中軍參將。

  十五年,貝子傅拉塔規複溫州,養性、弘勳率三萬人乘夜劫營。英分兵五百伏賊後,自率精銳據大羊山,阻其要道,遇賊,殊死戰,身中數槍。師繼進,伏盡起,賊大潰,斬獲無算。尋從提督石調聲援象山,賊屯石門、西溪二嶺。英偕遊擊侯奇等分兵三道抵慈谿,擊沈賊船,殲其眾,遂複象山。九月,康親王傑書進征福建,精忠降,養性、弘勳引退。其將馮公輔猶踞松陽,英入山,招之降。其党林惟仁等屯處州,英剿撫兼用,斬賊五百餘,降惟仁及兵千餘。

  十七年,錦犯泉州,康親王檄調聲赴援,英率師從。錦將劉國軒據洛陽橋,英自上游陳山壩渡江,以奇兵出賊後,造浮橋濟師,前後夾攻,斬級六百有奇。遷福建督標中軍副將。率師援漳州,連克十九寨,轉戰至江口,發炮擊沈敵船,遂複海澄。十八年,國軒複擁眾數萬屯郭塘、歐溪頭,謀奪江東橋,英擊走之,擢同安總兵。

  十九年,偕甯海將軍拉哈達、巡撫吳興祚自同安港口分兵,進克廈門,錦遁歸臺灣。是年英奏請複姓。二十二年,移興化,會施琅進攻澎湖。英偕總兵朱天貴、林賢等自八罩嶼乘風進擊,遊擊藍理陷圍,英沖入敵陣,拔之出。翌日,進取虎井嶼,英右耳中槍,益力戰,躍入敵艦,手刃其將鄭仁,餘悉駭竄。國軒與鄭克塽乞降,事具琅傳。

  二十四年,入覲,奏言:「臺灣地勢絕險,土番止求衣食,素無他原。自來小寇竊發,皆由內地奸民作崇,陸師搜捕易盡。前議設水師趕繒雙篷船百,請減十之八,留二十船分撥臺灣、澎湖二處,傳遞文書。臺灣、澎湖經制官兵一萬員名,前議以鹿皮、白糖通洋助餉,不能如期給發。臣見臺灣民田之外,別有水田,俱屬鄭氏親黨及其部將,耕牛甚多。請分四千屯田,每兵給田三十畝、牛一,課耕種。農隙操練,則兵有恆產,餉可省半。」疏入,命議行。尋移鎮浙江舟山。擢四川提督。

  英先以軍功加左都督,授世職拖沙喇哈番。敘平臺、澎功,進世職三等阿達哈哈番。三十六年,調福建陸路提督,改水師。上南巡,英朝行在,賜禦書榜額。召見,問:「福建今有無海寇?」英對曰:「海寇斷不至蔓延,若蔓延,任臣等何用?惟海中與城郭不同,一水汪洋,乘一小舟,隨處可藏匿。商賈失利,不得已走而為盜,往往有之,不可遽謂之海寇也。」上降詔獎英篤實而明達,尋授威略將軍,仍領水師提督事,複禦制詩賜之,勖以黽勉防微。五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贈太子少保。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