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王熙傳


  王熙,字子雍,順天宛平人。父崇簡,明崇禎十六年進士。順治三年,以順天學政曹溶薦,補選庶吉士,授檢討。累遷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嘗疏請賜恤明季殉難范景文、蔡懋德等二十八人,又議帝王廟罷宋臣潘美、張浚從祀,北嶽移祀渾源,皆用其議。十八年,引疾解職。康熙十七年,卒,諡文貞。

  熙,順治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累遷右春坊諭德。召直南苑。譯大學衍義,充日講官,進講稱旨。累擢弘文院學士。時崇簡方任國史院學士,上曰:「父子同官,古今所罕。以爾誠恪,特加此恩。」十五年,擢禮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考滿,加尚書銜。時崇簡為尚書,父子複同官。十八年正月,上大漸,召熙至養心殿撰遺詔,熙伏地飲泣,筆不能下,上諭勉抑哀痛,即禦榻前先草第一條以進。尋奏移乾清門撰擬,進呈者三,皆報可。是夕上崩,聖祖嗣位,熙改兼弘文院學士。

  康熙五年,遷左都禦史。時三藩擁兵逾制,吳三桂尤崛強,擅署官吏,浸驕蹇,萌異志。子應熊,以尚主居京師,多聚奸人,散金錢,交通四方。熙首疏請裁兵減餉,略言:「直省錢糧,半為雲、貴、湖廣兵餉所耗。就雲、貴言,藩下官兵歲需俸餉三百余萬,本省賦稅不足供什一,勢難經久。臣以為滇、黔已平,綠旗額兵亟宜汰減,即藩下余丁,亦宜散遣屯種,則勢分而餉亦裕。」複疏言:「閩、廣、江西、湖廣等省官吏,挾貲貿易,與民爭利。或指稱藩下,依勢橫行。宜飭嚴禁。」又言:「近例招民百家送至盛京,得授知縣。不肖奸人,借資為市,貽害地方,宜改給散秩。現任官吏捐輸銀米,博取議敘,名出私橐,實取諸民,宜一切報罷。」上俱從之。

  七年夏,旱,金星晝見,詔求直言。熙疏言:「世祖章皇帝精勤圖治,諸曹政務,皆經詳定。數年來有因言官條奏改易者,有因各部院題請更張者,有會議興革者,則例繁多,官吏奉行,任意輕重。請敕部院諸司詳察現行事例,有因變法而滋弊者,悉遵舊制更正。其有從新例便者,亦條晰不得不然之故,裁定畫一。」上命各部院條議,遵舊制,刪繁例,凡數十事。遷工部尚書。

  十二年,調兵部。是年冬,三桂反,京師聞變,都城內外一夕火四起,皆應熊黨為之也。明年三月,用熙言誅應熊。尋命熙專管密本。漢臣與聞軍機自熙始。十七年,以父憂去。二十一年,即家拜保和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時三藩既平,熙以和平寬大,宣上德意,與民休息。造次奏對,直陳無隱,上每傾聽。太祖實錄成,加太子太傅。三十一年,以疾累疏乞休,溫旨慰留。四十年,詔許致仕,晉少傅。明年上元節,賜宴其家,遣官齎手敕存問。四十二年,卒,上命皇長子直郡王允禔、大學士馬齊臨喪,行拜奠禮,舉哀酹酒,恩禮有加,諡文靖。

  熙持大體,有遠慮。平定三藩後,開方略館。一日,上諭閣臣:「當三桂反時,漢官有言不必發兵,七旬有苗格者。」又其時漢官多移妻子回家,顧學士韓菼曰:「汝為朕載之!」菼退而皇恐。熙乃昌言閣中曰:「『有苗格』乃會議時魏象樞語。告者截去首尾,遂失其本意。然如其言,豈非誤國?移家偶然耳,日久何從分別,其移者豈非背主?漢官負此兩大罪,何顏立朝?」翌日入見,執奏如閣中語,上許之。

  熙子克善、克勤,皆世祖命名。克善能文,熙不令與試,遇鄉、會典試,熙輒注假,以聖祖方惡漢人師生之習,故尤慎之。二十七年,典會試,蓋特命也。雍正中。入祀賢良祠。

  弟燕,字子喜,以父蔭,任戶部郎中。出為鎮江知府,擢江蘇按察使,治獄稱平。遷湖廣布政使,巡撫貴州,建學設官,減賦稅,教養兼施,善拊循苗人,頒條教,飭州縣無縱奸人詭索土司。撫黔三年,移疾歸,卒。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