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清史稿 | 上頁 下頁
範文程傳


  範文程,字憲鬥,宋觀文殿大學士高平公純仁十七世孫也。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謫瀋陽,遂為瀋陽人,居撫順所。曾祖鏓,正德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明史有傳。

  文程少好讀書,穎敏沉毅,與其兄文寀並為瀋陽縣學生員。天命三年,太祖既下撫順,文寀、文程共謁太祖。太祖偉文程,與語,器之,知為鏓曾孫,顧謂諸貝勒曰:「此名臣後也,善遇之!」上伐明,取遼陽,度三岔攻西平,下廣甯,文程皆在行間。

  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天聰三年,複從伐明,入薊門,克遵化。文程別將偏師徇潘家口、馬蘭峪、三屯營、馬欄關、大安口,凡五城皆下。既,明圍我師大安口,文程以火器進攻,圍解。太宗自將略永平,留文程守遵化,敵掩至,文程率先力戰,敵敗走。以功授世職遊擊。五年,師圍大淩河,降其城,而蒙古降卒有陰戕其將叛去者,上怒甚,文程從容進說,貸死者五百余人。時明別將壁西山之巔,獨負險堅守未下,文程單騎抵其壘,諭以利害,乃請降。上悅,以降人盡賜文程。

  六年,從上略明邊,文程與同直文館寧完我、馬國柱上疏論兵事,以為入宣、大,不若攻山海。及師至歸化城,上策深入,召文程等與謀。文程等疏言:「察我軍情狀,志皆在深入。當直抵北京決和否,毀山海關水門而歸,以張軍威。若計所從入,惟雁門為便,道既無阻,道旁居民富庶,可資以為糧。上如慮師無名,當顯諭其民,言察哈爾汗遠遁,所部歸於我,道遠不可以徒行,來與爾國議和,假爾馬以濟我新附之眾。和議成,償馬值;不成,異日興師,荷天之寵,以版圖歸我,凡軍興而擾及者,當量免賦稅數年。此所謂堂堂正正之師也。否則,作書抵近邊諸將吏,使以議和請於其主,為期決進止。彼朝臣內撓,邊將外諉,遷延逾所期,我師即乘釁而入。我師進,利在深入;否,利在速歸;半途而返,無益也。」疏入,上深嘉納之。

  七年,孔有德等使通款,而明兵迫之急,上命文程從諸貝勒帥師赴援;文程宣上德意,有德等遂以所部來歸。自是破旅順,收平島,討朝鮮,撫定蒙古,文程皆與謀。

  崇德元年,改文館為內三院,以文程為內秘書院大學士,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初,旗制既定,設固山額真。諸臣議首推文程,上曰:「范章京才誠勝此,然固山職一軍耳,朕方資為心膂。其別議之。」文程所典皆機密事,每入對,必漏下數十刻始出;或未及食息,複召入。上重文程,每議政,必曰:「范章京知否?」脫有未當,曰:「何不與范章京議之?」眾曰:「範亦雲爾。」上輒署可。文程嘗以疾在告,庶務填委,命待范章京病已裁決。撫諭各國書敕,皆文程視草。初,上猶省覽,後乃不復詳審,曰:「汝當無謬也。」文程迎父楠侍養,嘗入侍上食,有珍味,文程私念父所未嘗,逡巡不下箸。上察其意,即命徹饌以賜楠,文程再拜謝。

  世祖即位,命隸鑲黃旗。睿親王多爾袞帥師伐明,文程上書言:「中原百姓蹇離喪亂,備極荼毒,思擇令主,以圖樂業。曩者棄遵化,屠永平,兩次深入而複返。彼必以我為無大志,惟金帛子女是圖,因懷疑貳。今當申嚴紀律,秋毫勿犯,宣諭進取中原之意:官仍其職,民複其業,錄賢能,恤無告。大河以北,可傳檄定也。」及流賊李自成破明都,報至,文程方養屙蓋州湯泉,驛召決策,文程曰:「闖寇塗炭中原,戕厥君後,此必討之賊也。雖擁眾百萬,橫行無憚,其敗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搢紳,拷劫財貨,士忿矣;掠人貲,淫人婦,火人廬舍,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我國上下同心,兵甲選練,聲罪以臨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義動,何功不成?」又曰:「好生者天之德也,古未有嗜殺而得天下者。國家止欲帝關東則已,若將統一區夏,非乂安百姓不可。」翌日,馳赴軍中草檄,諭明吏民言:「義師為爾複君父仇,非殺爾百姓,今所誅者惟闖賊。吏來歸,複其位;民來歸,複其業。師行以律,必不汝害。」檄皆署文程官階、姓氏。

  既克明都,百度草創,用文程議,為明莊烈湣皇帝發喪,安撫孑遺,舉用廢官,蒐求隱逸,甄考文獻,更定律令,廣開言路,招集諸曹胥吏,徵求冊籍。明季賦額屢加,冊皆毀於寇,惟萬歷時故籍存,或欲下直省求新冊,文程曰:「即此為額,猶慮病民,其可更求乎?」於是議遂定。論功,並遇恩詔,進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加拖沙喇哈番,賜號「巴克什」。複進二等精奇尼哈番。

  順治二年,江南既定,文程上疏言:「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請再行鄉、會試,廣其登進。」從之。五年正月,定內三院為文臣班首,命文程及剛林、祁充格用珠頂、玉帶。七年,睿親王多爾袞卒。八年,大學士剛林、祁充格以附睿親王妄改太祖實錄,坐死。文程與同官當連坐,上以文程不附睿親王,命但奪官論贖。是歲即複官。九年,遇恩詔,複進世職一等精奇尼哈番,授議政大臣,監修太宗實錄。

  時直省錢糧多不如額,一歲至缺四百余萬,賦虧餉絀。文程疏言:「湖廣、江西、河南、山東、陝西五省亂久民稀,請興屯,設道二、同知四,令督撫選屬吏廉能敏幹者任之,以選吏當否為督撫功罪。官吏俸廩,初年出興屯母財,次年以所獲償。自後皆出所獲,官增而俸不費。屯用牛,若穀種,若農器,聽興屯道發州縣倉庫以具。屯始駐兵,地荒蕪多而水道便者,以次及其餘。地無主,若有主而棄不耕,皆為官屯。民原耕而財不足,官佐以牛若穀種,分所獲三之一,三年後為民業。編保甲,使助守望,絕奸宄。若無財,官畀以傭值。民將逭饑,流亡當大集。初年所獲糧草,聽屯吏儲留,出陳易新,為次年母財;有餘,畀近屯駐軍,勿為額以取盈。三年所獲浸多,僦舟車運以饋餉。毋煩屯吏,毋役屯民,毋用屯牛。屯所在州縣吏受興屯道指揮,屯吏稱其職,三歲進二秩,視邊俸;不職,責撫按糾舉;有所徇,則並坐:所謂信賞必罰也。」上深韙其議。

  十年,複與同官疏:「請敕部院三品以上大臣,各舉所知,毋問滿、漢新舊,毋泥官秩高下,毋避親疏恩怨,舉惟其才,各具專疏,臚舉實跡,置御前以時召對。察其論議,覈其行事,並視其舉主為何如人,則其人堪任與否,上早所深鑒,待缺簡用。稱職,量效之大小,舉主同其賞;不稱職,量罪之大小,舉主同其罰。」上特允所請。

  上勤於政治,屢幸內院,進諸臣從容諮訪。文程每以班首承旨,陳對稱上意。嘗值端陽,諸臣散直差早,上曰:「乘藉天休,猥圖安樂,人情盡然。特欲逸必先勞,俾國家大定,其樂方永。不然,樂亦暫耳。」複言:「人孰無過,能改之為美。成湯盛德,改過不吝。若明武宗嬉遊無度,諉罪於其臣,豈修己治人之道耶?」文程因奏:「君明臣良,必交勉釋回,始克荷天休,濟國事。」上曰:「善。自今以往,朕有過即改。卿等亦宜黽勉,毋忘啟沃可也!」上嘗命遣官蒞各省恤刑,文程言:「前此遣滿、漢大臣巡方,慮擾民,故罷。今四方水旱災傷,民勞未息,宜罷遣使。現禁重囚,令各省巡撫詳勘,有可矜疑,奏聞裁定。」上從之。文程論政,務簡耍,持大體,多類是。

  十一年八月,上加恩輔政諸臣,特加文程少保兼太子太保,文程疏謝,因自陳衰病,乞休。九月,上降溫諭,進太傅兼太子太師,致仕。上以文程祖宗朝舊臣,有大功於國家,禮遇甚厚:文程疾,嘗親調藥餌以賜;遣畫工就第圖其像,藏之內府;賚御用服物,多不勝紀;又以文程形貌頎偉,命特製衣冠,求其稱體。聖祖即位,特命祭告太宗山陵,伏地哀慟不能起。康熙五年八月庚戌,卒,年七十。上親為文,遣禮部侍郎黃機諭祭,賜葬懷柔紅螺山,立碑紀績,諡文肅,禦書祠額曰「元輔高風」。文程子承蔭、承謨、承勳、承斌、承烈、承祚,承謨自有傳。

  承勳字蘇公,文程第三子也。以任子曆官禦史、郎中。康熙十九年,譚弘叛,聖祖命承勳與郎中額爾赫圖如彝陵,趣將軍噶爾漢戰,並督湖廣轉粟運軍。二十年,師進攻雲南,命趣軍督餉如故。二十二年,還京,監崇文門稅。二十三年,上命九卿舉廉吏,承勳與焉,遷內閣學士。二十四年,授廣西巡撫,疏免容縣、郁林州追徵陷賊後逋賦;定諸屬徵米,本折兼納。二十五年,擢雲貴總督,疏定雲南援剿兩協駐軍地,裁貴州衛十五、所十,改並州縣,並增設縣七。二十七年,湖廣兵亂,雲南時歲鑄錢,錢壅積,軍餉十之三皆予錢,軍勿便。會移左協赴尋甸,遂鼓譟為變,省城兵亦將起應,承勳誅其渠二十一人,亂乃弭。遂疏罷雲南鑄錢,以銀供餉。二十八年,番阿所殺土目魯姐走匿東川土婦安氏所,恒出掠為民害。事聞,上命郎中溫葆會承勳等如東川檄安氏獻阿所,斬之。

  雲南自吳三桂亂後,康熙二十一年訖二十七年,逋屯賦當補徵,承勳疏請分年附徵,上命悉蠲之。二十九年,疏定雲南秋糧,本折兼納,貴州提督馬三奇請軍餉折銀,承勳疏言:「折賤困兵,折貴病民,宜以時損益。秋成,各府察巿值,本折兼納。」三十一年,疏設永北鎮,罷洱海營,增置大理府城守將吏。三十二年,入覲。

  三十三年,遷都察院左都禦史。六月,江南江西總督傅拉塔卒,上難其人,以授承勳。並諭:「承勳堅定平易,當勝此任。」承勳上官,琉移鳳陽關監督駐正陽關。江西民納糧,出貲俾吏輸省城,謂之腳價,尋以違例追入官,承勳疏請罷追,部議不可,上特允其請。江南地卑濕,倉谷易朽蠹,承勳疏請「江蘇、安徽諸州縣,歲春夏間,以倉穀十二三平糶,出陳易新」。又以江南賦重,疏請「州縣經徵分數,視續完多寡為輕重。康熙十八年後逋賦分年附徵,俾寬吏議,紓民力」。皆如議行。三十五年,淮、揚、徐諸府災,疏請發省倉米十萬石,續借京口留漕鳳倉存麥,治賑,民賴以全。三十八年,授兵部尚書。三十九年,命監修高家堰堤工。四十三年,工成,加太子太保。五十三年,卒。

  承勳初授廣西巡撫,入辭,上誡之曰:「汝父兄皆為國宣力,汝當潔己愛民,毋信幕僚,沽名妄作。」及自雲貴總督入覲,上方謁孝陵,承勳迎謁米峪口,上曰:「汝父兄先朝舊臣,汝兄複盡節。朕見汝因思汝兄,心為軫戚。不見汝八九年,汝鬚髮遂皓白如此。郊外苦寒,以朕所禦貂冠、貂褂、狐白裘賜汝。汝且勿更衣,慮中風寒。明日可服以謝。」聖祖推文程、承謨舊恩,因厚遇承勳如是。

  時繹,承勳子。雍正初,自佐領三遷為馬蘭鎮總兵。四年,命署兩江總督。是年,遷正藍旗漢軍都統。五年,移鑲白旗漢軍都統,並署總督如故。十二月,時繹疏:「請自雍正六年始,江蘇、安徽各州縣應徵丁銀,均入地畝內徵收。」地丁並徵始此。六年,授戶部尚書,仍署總督。時繹在官,嘗疏請就通州運河入海處,作涵洞以時蓄泄。規揚州水利,濬海口,疏車路、白塗、海溝諸水,泰州運鹽河為之堤。鹽城、如皋諸水入海處,為之閘若涵洞。釐兩淮鹽政,增漕標廟灣、鹽城二營兵吏。皆下部議行。上以蘇、松諸處多盜,時繹戢盜才絀,命以江蘇七府五州盜案屬浙江總督李衛。衛名捕江甯民張雲如以符咒惑眾謀不軌,而時繹嘗與往還,衛因論劾。八年,命尚書李永升會鞫得實,誅雲如,解時繹任。召還京,命董理太平峪吉地。旋覆命協理河東河務,河東總督田文鏡複以誤工論劾,諭曰:「朕以范時繹為勳臣後,加以擢用。朱鴻緒嘗奏時繹廉,至日用不能給,朕深為動念,優與養廉。後知時繹例所當得,未嘗不取。朕猶令增糈,蓋欲遂成其廉,使殫心力于封疆也。顧時繹袒私交,容奸宄,朕複密諭李衛善為保全。且範氏為大僚者,惟時繹及其從弟時捷,勳臣後裔,漸至零落,朕心不忍,所以委曲成全之者至矣。覆命協理河務,豈意伏汛危急,時繹安坐於旁,置國事弁髦,視民命草芥。負恩瘝職,他人尚不可,況時繹乎?」逮治,部議坐雲如獄論斬,上複特宥之。授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十年,授工部尚書,兼鑲黃旗漢軍都統。十二年,罷尚書。十三年,複以侍衛保柱劾行賄,下部議罪,尋遇赦。乾隆六年,卒。

  承斌,文程第四子,襲一等精奇尼哈番。卒。

  時捷,承斌子。自參領再遷為陝西、寧夏總兵。康熙五十七年,署陝甘提督。雍正元年,授陝西巡撫。三年,遷鑲白旗漢軍都統。五年,年羹堯得罪,世宗以羹堯嘗舉時捷,及羹堯敗,事連時捷,罷都統,授侍衛。八年,授散秩大臣,護陵寢。是時,時捷從兄時繹以協理河東河務誤工罷黜,世宗以文程諸孫無為大僚者,命時捷署古北口提督,直隸總兵官聽節制,詔勉以改過。旋移陝西固原提督。乾隆元年,例改一等子。二年,以病召還,授散秩大臣。三年,卒。

  建中,時捷孫,襲一等男。自副參領再遷副都統、侍郎。嘉慶四年,授戶部尚書,署正黃旗漢軍都統。尋改都察院左都禦史,出為杭州將軍。五年,卒,諡恪慎。

  時綬,文程諸孫。雍正間,自筆帖式累遷至戶部郎中。乾隆初,複累遷至湖北布政使。十六年,署湖南巡撫,疏言:「湘陰、益陽諸縣,察有私墾千餘頃,皆瀕洞庭,歲旱方獲,請緩升科。洞庭諸私垸窒水道,勸禁增築。」報可。十八年,移江西巡撫,病免。二十一年,起授戶部侍郎,署都統,請赴西路屯田。二十四年,副都統定長劾時綬役兵漁利,遣使就讞,時綬未嘗役兵,特其僕從藉事求利,命奪官,交定長責自效。二十六年,授頭等侍衛,遷鑲藍旗漢軍副都統、吏部侍郎、哈爾沙爾辦事。三十一年,遷左都禦史,仍留哈爾沙爾辦事。三十二年,授湖北巡撫。入對,上以時綬弱不能任封疆,三十三年,複授都統、左都禦史。三十五年,遷工部尚書。明年,罷。四十七年,卒。

  時紀,亦文程諸孫。乾隆初,以任子授工部員外郎。四遷,署廣東按察使。二十五年,俸滿入覲,諭範氏無大僚,授鑲紅旗漢軍副都統。二十六年,授工部侍郎。二十七年,疏請就京南諸州縣開田植稻,下直隸總督方觀承察土宜酌行。屢移倉場、戶部、禮部諸侍郎。四十二年,以年衰改副都統。尋卒。

  宜恒,時綬子。乾隆中,自鑾儀衛、整儀衛,五遷,為福建福甯鎮總兵。四十七年,授正藍旗漢軍副都統。五十七年,授工部侍郎。嘉慶元年,遷戶部尚書。二年,卒。

  文程曾孫行又有宜清,乾隆間官盛京工部侍郎;四世諸孫建豐,嘉慶時官吏部侍郎:皆以漢軍任滿缺,一時稱異數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