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南史 | 上頁 下頁
劉康祖傳


  劉康祖,彭城呂人也,世居京口。父虔之,輕財好施,位江夏相。宋武帝西征司馬休之及魯宗之,宗之子軌襲殺虔之,追贈梁、秦二州刺史,封新康縣男。

  康祖便弓馬,膂力絕人,以浮蕩蒱酒為事。每犯法為郡縣所錄,輒越屋逾牆,莫之能禽。夜入人家,為有司所圍,突圍去,並莫敢追。因夜還京口,半夕便至。明旦守門詣府州要職,俄而建康移書錄之,府州執事者並證康祖其夕在京,遂得無恙。前後屢被糺劾,交帝以勳臣子每原貸之。後襲封拜員外郎,再坐蒱戲,免官。孝武為豫州刺史鎮曆陽,以康祖為征虜中兵參軍。既被委任,折節自修。曆南平王鑠安蠻府司馬。元嘉二十七年,魏太武帝親率大眾攻圍汝南。文帝遣諸軍救援,康祖總統為前驅。次新蔡,攻破魏軍,去懸瓠四十裡。太武燒營而還。轉左軍將軍。

  文帝欲大舉北侵,康祖以歲月已晚,請待明年。上不許。其年秋,蕭斌、王玄謨、沈慶之等入河,康祖率豫州軍出許、洛。玄謨等敗歸。南平王鑠在壽陽,上慮為魏所圍,召康祖速反。康祖回軍,未至壽陽數十裡,會魏永昌王以長安之眾八萬騎,與康祖相及于尉武。康祖有八千人,乃結車營而進。魏軍四面來攻,眾分為三,且休且戰。康祖率厲將士,無不一當百,魏軍死者大半,流血沒踝。矢中頭而死,於是大敗,舉營淪覆,免者裁數十人。魏人傳康祖首示彭城,面如生。贈益州刺史,諡曰壯。

  康祖伯父簡之,有志幹,為宋武帝所知。帝將謀興複,收集才力之士,嘗再造簡之,會有客。簡之悟其意,謂虔之曰:「劉下邳再來,必當有意。既不得語,汝可試往見之。」及虔之至,武帝已克京口。虔之即投義。簡之聞之,殺耕牛會眾以赴之。位太尉諮議參軍。

  簡之弟謙之,好學,撰《晉紀》二十卷,位廣州刺史,太中大夫。

  簡之子道產,初為無錫令,襲爵晉安縣五等侯。元嘉三年,累遷梁、南秦二州刺史,加都督。在州有惠化。後為雍州刺史、領甯蠻校尉,加都督,兼襄陽太守。善於臨職,在雍部政績尤著。蠻夷前後不受化者皆順服,百姓樂業,由此有《襄陽樂歌》,自道產始也。卒於官,諡曰襄侯。道產澤被西土,及喪還,諸蠻皆備縗絰,號哭追送至於沔口。

  長子延孫,孝武初,位侍中,封東昌縣侯,累遷尚書右僕射。大明元年,除金紫光祿大夫,領太子詹事。又出為南徐州刺史。先是,武帝遺詔:京口要地,去都密邇,自非宗室近戚不得居之。劉氏之居彭城者,分為三裡,帝室居綏輿裡,左將軍劉懷肅居安上裡,豫州刺史劉懷武居叢亭裡。三裡及延孫所居呂縣凡四劉,雖同出楚元王,由來不序昭穆。延孫于帝室本非同宗,不應有此授。時司空竟陵王誕為徐州,上深相畏忌,不欲使居京口,遷之廣陵。廣陵與京口對岸,使腹心為徐州,據京口以防誕,故以南徐州授延孫,而與之合族,使諸王序親。三年,南兗州刺史竟陵王誕有罪不受征,延孫馳遣中兵參軍杜幼文赴討。及至,誕已閉城自守,乃還。誕遣劉公泰齎書要之,延孫斬公泰,送首建鄴,複遣幼文受沈慶之節度。五年,詔延孫曰:「舊京樹親,由來常准。今此防久弭,當以還授小兒。」乃征延孫為侍中、尚書左僕射,領護軍。延孫病,不任拜赴。卒,贈司徒,給班劍二十人。有司奏諡忠穆,詔改為文穆。子質嗣。

  ***

  論曰:劉敬宣與宋武恩結龍潛,義分早合,雖興複之始,事隔逢迎,而深期久要,未之或爽。隆赫之任,遂止於人存;飾終之數,無聞於身後。恩禮之有厚薄,將別有以乎?劉懷肅、劉懷慎、劉粹、孫處、蒯恩、向靖、劉鐘、虞丘進、孟懷玉、孟龍符、胡藩等,或階緣恩舊,一其心力;或攀附風雲,奮其鱗羽,鹹能振拔塵滓,自致封侯。《詩》雲「無德不報」,其言信矣。康祖門奉興王,早裂封壤,受委疆埸,赴蹈為期。道產樹績漢南,歷年逾十,遺風餘烈,有足稱焉。覽其行事,可謂異跡均美。延孫隆名盛寵,擇而後授,遂以腹心之托,自致宗臣之重,亦其過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