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明史 | 上頁 下頁 |
徐九思傳 |
|
徐九思,貴溪人。嘉靖中,授句容知縣。始視事,恂恂若不能。俄有吏袖空牒竊印者,九思摘其奸,論如法。郡吏為叩頭請,不許,於是人人惴恐。為治于單赤務加恩,而禦豪猾特嚴。訟者,抶不過十。諸所催科,預為之期,逾期,令裡老逮之而已,隸莫敢至鄉落。縣東西通衢七十裡,塵土積三尺,雨雪,泥沒股。九思節公費,甃以石,行旅便之。朝廷數遣中貴醮神三茅山,縣民苦供應。九思搜故牒,有鹽引金久貯於府者,請以給嘗,民無所擾。歲侵,穀湧貴。巡撫發倉谷數百石,使平價糶而償直於官。九思曰:「彼糴者,皆豪也。貧民雖平價不能糴。」乃以時價糶其半,還直於官,而以余穀煮粥食餓者。穀多,則使稱力分負以去,其山谷遠者,則就旁富人穀,而官為償之,全活甚眾。嘗曰:「即天子布大惠,安能人人蠲租賜複,第在吾曹酌緩急而已。」久之,與應天府尹不合,為巡撫所劾,吏部尚書熊浹知其賢,特留之。 積九載,遷工部主事,曆郎中,治張秋河道。漕河與鹽河近而不相接,漕水溢則氾濫為田患。九思議築減水橋于沙灣,俾二水相通,漕水溢,則有所泄以入海,而不侵田,少則有所限而不至於涸。工成,遂為永利。時工部尚書趙文華視師東南,道河上。九思不出迎,遣一吏齎牒往謁,文華嫚罵而去。會遷高州知府。文華歸,修舊怨,與吏部尚書吳鵬合謀構之,遂坐九思老,致仕。句容民為建祠茅山。九思家居二十二年,年八十五,抱疾,抗手曰「茅山迎我」,遂卒。子貞明,自有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