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五代史·周書 | 上頁 下頁
盧文紀傳


  盧文紀,字子持,京兆萬年人。【案:此下有闕文。】

  長興末,為太常卿。文紀形貌魁偉,語音高朗,占對鏗鏘,健於飲啖。奉使蜀川,路由岐下,時唐末帝為岐帥,以主禮待之,觀其儀形旨趣,遇之頗厚。

  清泰初,中書闕輔相,末帝訪之於朝,左右曰:「臣見班行中所譽,當大拜者,姚顗、盧文紀、崔居儉耳。」或品藻三人才行,其心愈惑。末帝乃俱書當時清望達官數人姓名,投琉璃瓶中,月夜焚香,禱請於天,旭旦以箸挾之,首得文紀之名,次即姚顗。末帝素已奇待,歡然命之,即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與姚顗同升相位。時朝廷兵革之後,宗社甫寧,外寇內侵,強臣在境。文紀處經綸之地,無輔弼之謀,所論者愛憎朋黨之小瑕,所糾者銓選擬掄之微類。時有蜀人史在德為太常丞,出入權要之門,評品朝士,多有譏彈,乃上章雲:「文武兩班,宜選能進用。見在軍都將校、朝廷士大夫,並請閱試澄汰,能者進用,否者黜退,不限名位高下。」疏下中書,文紀以為非己,怒甚,召諫議大夫盧損為覆狀,辭旨蕪漫,為眾所嗤。

  三年夏,晉祖引契丹拒命,既而大軍挫衄,官寨受圍。八月,親征,過徽陵,拜于闕下,休於仗舍。文紀扈從,帝顧謂之曰:「朕聞主憂臣辱,予自鳳翔來,首命卿為宰相,聽人所論,將為便致太平,今寇孽紛紛,令萬乘自行戰賊,于汝安乎?」文紀惶恐致謝。時末帝季年,天奪其魄,聲言救寨,其實倦行。初次河陽,召文紀、張延朗謀議。文紀曰:「敵騎倏往忽來,無利則去,大寨牢固,足以枝梧,況已有三處救兵,可以不戰而解。使人督促,責以成功,輿駕且駐河橋,詳觀事勢,況地處舟車之要,正當天下之心,必若未能解圍,去亦非晚。」會延朗與趙延壽款密,傍奏曰:「文紀之言是也。」故令延壽北行,末帝坐俟其敗。

  晉祖入洛,罷相為吏部尚書,再遷太子少傅。少帝嗣位,改太子太傅。漢祖登極,轉太子太師。時朝官分司在洛,雖有留台禦史,紀綱亦多不整肅,遂敕文紀別令檢轄。侍御史趙礪及糾分司朝臣中有行香拜表疏怠者,楊邠怒,凡疾病不在朝謁者,皆與致仕官。時文紀別令檢轄之職,頗甚滋章,因疾請假,複為留台所奏,遂以本官致仕。

  【《歐陽史》:周太祖入立,即拜司空於家。】

  廣順元年夏卒,年七十六。贈司徒,輟視朝一日。

  文紀平生積財巨萬,及卒,為其子龜齡所費,不數年間,以至蕩盡,由是多藏者以為誡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