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五代史·晉書 | 上頁 下頁 |
趙延壽傳 |
|
延壽,本姓劉氏。父曰邟,常山人也,嘗任蓚令。梁開平初,滄州節度使劉守文陷其邑,時德鈞為偏將,獲延壽並其母種氏,遂養之為子。延壽姿貌妍柔,稍涉書史,尤好賓客,亦能為詩。 【《太平廣記》引《趙延壽傳》雲:延壽幼習武略,即戎之暇,時複以篇什為意,嘗在北庭賦詩曰:「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南人聞者傳之。】 及長,尚明宗女興平公主。初為汴州司馬,明宗即位,授汝州刺史,曆河陽、宋州節度使,入為上將軍,充宣徽使,遷樞密使,兼鎮徐州。及高祖起義于晉陽,唐末帝幸懷州,委延壽北伐。後高祖至潞州,延壽與父德鈞俱陷北庭。未幾,契丹主以延壽為幽州節度使,封燕王,尋為樞密使兼政事令。 天福末,契丹與少帝絕好,契丹主委延壽以圖南之事,許以中原帝之。延壽乃導誘蕃軍,蠶食河朔。晉軍既降於中渡,契丹主命延壽就寨安撫之,仍賜龍鳳褚袍,使衣之而往。謂之曰:「漢兒兵士,皆爾有之,爾宜親自慰撫。」延壽至營,杜重威、李守貞已下皆迎謁于馬前。及契丹入汴,時降軍數萬,皆野次於陳橋,契丹主慮有變,欲盡殺之。延聞之,遽請見契丹主,曰:「臣伏見今日已前,皇帝百戰千征,始收得晉國,不知皇帝自要治之乎?為他人取之乎?」契丹主變色曰:「爾何言之過也!朕以晉人負義,舉國南征,五年相殺,方得中原,豈不自要為主,而為他人耶?卿有何說,速奏朕來!」延壽曰:「皇帝嘗知吳、蜀與晉朝相殺否?」曰:「知。」延壽曰:「今中原南自安、申,西及秦、鳳,沿邊數千里,並是兩界守戍之所。將來皇帝歸國時,又漸及炎蒸,若吳、蜀二寇交侵中國,未知許大世界,教甚兵馬禦捍?苟失堤防,豈非為他人取也。」契丹主曰:「我弗知也,為之奈何?」延壽曰:「臣知上國之兵,當炎暑之時,沿吳、蜀之境,難為用也。未若以陳橋所聚降軍團並,別作軍額,以備邊防。」契丹主曰:「念在壺關失斷陽城時,亦曾言議,未獲區分,致五年相殺,此時入手,如何更不翦除?」延壽曰:「晉軍見在之數,如今還似從前盡在河南,誠為不可。臣請遷其軍,並其家口於鎮、定、雲、朔間以處之,每歲差伊分番,於河外沿邊防戍,上策也。」契丹主忻然曰:「一取大王商量。」由是陳橋之眾獲免長平之禍焉。 延壽在汴久之,知契丹主無踐言之意,乃遣李崧達語契丹主,求立為皇太子,崧不得已言之。契丹主曰:「我于燕王,無所愛惜,但我皮肉堪與燕王使用,亦可割也,何況他事!我聞皇太子,天子之子合作,燕王豈得為之也!」因命與燕王加恩。時北來翰林學士承旨張礪,擬延壽為中京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樞密使、燕王如故。契丹主覽狀,索筆圍卻「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之字,乃付翰林院草制焉。又以其子匡贊為河中節度使。延壽在汴州,複娶明宗小女為繼室。先是,延州節度使周密為其子廣娶焉,已納財畢,親迎有日矣,至是延壽奪取之。 契丹主自汴回至邢州,命升延壽坐在契丹左右相之上。契丹主死,延壽下教于諸道,稱權知南朝軍國事。 是歲六月一日,為永康王烏裕所鎖,籍其家財,分給諸部。尋以延壽入國,竟卒於契丹。 匡贊曆漢、周兩朝,累授節鎮及統軍使。仕皇朝,曆廬、延、邠、鄜等四鎮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