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舊唐書 | 上頁 下頁 |
豆盧欽望傳 |
|
豆盧欽望,京兆萬年人也。曾祖通,隋相州刺史、南陳郡公。祖寬,即隋文帝之甥也。大業末,為梁泉令。及高祖定關中,寬與郡守蕭瑀率豪右赴京師,由是累授殿中監,仍詔其子懷讓尚萬春公主。高祖以寬曾祖萇魏太和中例稱單姓,至是改寬為盧氏。貞觀中,曆遷禮部尚書、左衛大將軍,封芮國公。永徽元年卒,贈特進、並州都督,陪葬昭陵,諡曰定。又複其姓為豆盧氏。父仁業,高宗時為左衛將軍。 欽望,則天時累遷司賓卿。長壽二年,代宗秦客為內史。時李昭德亦為內史,執權用事,欽望與同時宰相韋巨源、陸元方、蘇味道、杜景儉等並委曲從之。證聖元年,昭德坐事,左遷涪陵尉,則天以欽望等不能執正,又為司刑少卿皇甫文備奏欽望附會昭德,罔上附下,乃左遷欽望為趙州刺史,韋巨源自右丞為鄜州刺史,陸元方自秋官侍郎為綏州刺史,蘇味道自鳳閣侍郎為集州刺史。其年,欽望入為司禮卿,遷秋官尚書,封芮國公。出為河北道宣勞使。俄而廬陵王複為皇太子,以欽望為皇太子宮尹。聖曆二年,拜文昌右相、同鳳閣鸞台三品,尋授太子賓客,停知政事。 中宗即位,以欽望宮僚舊臣,拜尚書左僕射、知軍國重事,兼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兼中書令、知兵部事、監修國史。 欽望作相兩朝,前後十餘年,張易之兄弟及武三思父子皆專權驕縱,圖為逆亂。欽望獨謹其身,不能有所匡正,以此獲譏於代。神龍二年,拜開府儀。景龍三年五月,表請氣骸,不許。十一月卒,年八十餘。贈司空、並州大都督,諡曰元,賜東園秘器,陪葬乾陵。 *** 則天時,宰相又有張光輔、史務滋、崔元綜、周允元等,並有名績。 張光輔者,京兆人也。少明辯,有吏幹。累遷司農少卿、文昌右丞。以討平越王貞之功,拜鳳閣侍郎、知政事。永昌元年,遷納言。旬日,又拜內史。皆有名。其年,洛州司馬房嗣業、洛陽令張嗣明坐與徐敬業弟敬真陰相交結。敬真自流所繡州逃歸,將北投突厥,引虜入寇。途經洛下,嗣業、嗣明二人給其衣糧而遣之。行至定州,為人所覺。嗣業於獄中自縊死。嗣明與敬真多引海內相識,冀緩其死。嗣明稱光輔征豫州日,私說圖識天文,陰懷兩端,顧望以觀成敗。光輔由是被誅,家口籍沒。 史務滋者,宣州溧陽人。累至內史。天授中,雅州刺史劉行實及弟渠州刺史行瑜、尚衣奉禦行感,並兄子左鷹揚將軍虔通,並為侍御史來子珣誣以謀反誅。又于盱眙毀其父左監門大將軍伯英棺柩。初,務滋素與行感周密,意俗寢其反狀。則天怒,令俊臣鞫之,務滋恐被陷刑,乃自殺。 崔元綜者,鄭州新鄭人也。祖君肅,武德中黃門侍郎、鴻臚卿。元綜,天授中累轉秋官侍郎。長壽元年,遷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元綜勤於政事,每在中書,必束帶至晚,未嘗休偃。好潔細行,薰辛不曆口者二十餘年。雖外示謹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鞫獄,必披毛求疵,陷於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明年,犯罪配流振州,朝野莫不稱慶。尋赦還,複拜監察禦史。中宗時,累遷尚書左丞、蒲州刺史,以老疾致仕。晚年好攝養導引之術,年九十餘卒。 周允元者,豫州人也。弱冠舉進士。延戴初,累轉左肅政禦史中丞,俄除鳳閣鸞台平章事。嘗與諸宰臣侍宴,則天令各述書傳中善言。允元曰:「恥其君不如堯、舜。」武三思以為語有指斥,糾而駁之。則天曰:「聞此言足以為誡,豈特將為過耶?」證聖元年卒,贈貝州刺史。則天為七言詩以傷之,又自繕寫,時以為榮。 *** 史官曰:王及善在孝敬東宮,誠能奉職。當俊臣下獄,力諫除凶,是憂濫及賢良,而欲明彰羽翼,興複之志,不謂無心。杜景儉五刑有濫,濟活為心,四氣不和,歸罪在己,則天謂曰「真宰相。」然奈柔順李昭德,不無吐剛之過也。朱敬則文學有稱,節行無愧,諫諍果決,推擇精真,苟非洞鑒古今,深識王霸,何由立其高論哉?惜乎相不得時矣。楊再思佞而取貴,苟以全身,掩不善而自欺,謂無十目十手也。李懷遠名不苟於假蔭,貴不衒於故鄉,無改陋居,常乘劣駟,亦一時之善矣。然匪躬之道,未之聞也。豆盧欽望、張光輔、史務滋、崔元綜、周允元等,或有片言,非無小善,登於大用,可謂具臣。 贊曰:及善奉職,非無智力。景儉當權,不謂不賢。雄文高節,少連為絕。 守道安貧,懷遠當仁。欽望之屬,片善何足。諂媚再思,只宜遄速。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