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晉書 | 上頁 下頁 |
輿服志(1) |
|
史臣曰:昔者乘雲效駕,卷領垂衣,則黃帝皂衣纁裳,放勳彤車白馬,葉三微之序,舍寅醜之建,玄戈玉刃,作會相暉。若乃參旗分景,帝車含曜,又所以營衛南宮,增華北極。《月令》季夏之月,「命婦官染彩」,赬丹班次,各有品章矣。高旗有日月之象,式視有威儀之選,衣兼鞙珮,衡載鳴和,是以閑邪屏棄,不可入也。若乃正名百物,補緝四維,疏懷山之水,靜傾天之害,功尤彰者飾彌煥,德愈盛者服彌尊,莫不質良,用成其美。《書》曰:「明試以功,車服以庸。」《禮記》曰:「鸞車,有虞氏之路也。鉤車,夏後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而韍火山龍,以通其意。前史以為,聖人見鳥獸容貌,草木英華,始創衣冠,而玄黃殊采;見秋蓬孤轉,杓觿旁建,乃作輿輪,而方圓異則。遇物成象,觸類興端。周因于殷,其來已舊。成王之會,壇垂陰羽,五方之盛,有八十物者焉。宗馬鳥旌,奚往不格,殷公、曹叔,此焉低首。《周禮》,巾車氏建大赤以朝,大白以戎。雅制弘多,式遵遺範,賓入異憲,師行殊則,是以有嚴有翼,用光其武,鉤膺鞗革,乃暢其文。六服之冕,五時之路,王之常制,各有等差。逮禮業雕訛,人情馳爽,諸侯征伐,憲度淪亡,一紫亂于齊飾,長纓混于鄒玩。孔子曰:「君子其學也博,其服也鄉。」若乃豪傑不經,庶人幹典,彯鷸冠于鄭伯之門,躡珠履于春申之第。 及秦皇並國,攬其餘軌,豐貂東至,獬豸南來,又有玄旗皂旒之制,旄頭罕車之飾,寫九王之廷於咸陽北阪,車輿之彩,各樹其文,所謂秦人大備,而陳戰國之後車者也。及凝脂布網,經書鹹燼,削滅三代,以金根為帝軫,除棄六冕,以袀玄為祭服。高祖入關,既因秦制。世宗挺英雄之略,總文景之資,揚霓拂翳,皮軒記鼓,橫汾河而祠後土,登甘泉而祭昊天,奉常獻儀,謂之大駕,車千乘而騎萬匹。至於成帝,以幸姬趙飛燕置屬車間豹尾中,又楊雄所謂彏天狼之威弧,張曜日之靈旄,駢羅列布,霧集雲合者也。于後王氏擅朝,武車常軔,赤眉之亂,文物無遺。 建武十三年,吳漢平蜀,始送葆車輿輦,充庭之飾,漸以周備。明帝采《周官》、《禮記》,更服袞章,天子冠通天而佩玉璽。魏明以黼黻之美,有疑於僣,於是隨章儐略,而捐者半焉。高堂隆奏曰:「改正朔、殊徽號者,帝王所以神明其政,變民耳目也。」帝從其議,改青龍五年為景初元年,服色尚黃,從地正也。世祖武皇帝接天人之貺,開典午之基,受終之禮,皆如唐虞故事。晉氏金行,而服色尚赤,豈有司失其傳歟! 玉、金、象、革、木等路,是為五路,並天子之法車,皆朱班漆輪,畫為〈木虡〉文。三十幅,法月之數;重轂,貳轄,以赤油,廣八寸,長三尺,注地,系兩軸頭,謂之飛軨。金薄繆龍繞之為輿倚較,較重,為文獸伏軾,龍首銜軛,左右吉陽筩,鸞雀立衡,〈木虡〉文畫轅及轓。青蓋,黃為裡,謂之黃屋。金華施橑末,橑二十八以象宿。兩箱之後,皆玳瑁為鶤翅,加以金銀雕飾,故世人亦謂之金鶤車。斜注旂旗于車之左,又加棨戟于車之右,皆橐而施之。棨戟韜以黻繡,上為亞字,系大蛙蟆幡。軛長丈餘。於戟之杪,以犛牛尾,大如鬥,置左騑馬軛上,是為左纛。轅皆曲向上,取《禮緯》「山車垂句」之義,言不揉而能自曲。 玉、金、象三路,各以其物飾車,因以為名。革者漆革,木者漆木。其制,玉路最尊,建太常,十有二旒,九仞委地,畫日月升龍,以祀天。金路建大旂,九旒,以會萬國之賓,亦以賜上公及王子母弟。象路建大赤,通赤無畫,所以視朝,亦以賜諸侯。革路建大白,以即戎兵事,亦以賜四鎮諸侯。木路建大麾,以田獵,其麾色黑,亦以賜藩國。玉路駕六黑馬,余四路皆駕四馬,馬並以黃金為文髦,插以翟尾。象鑣而鏤錫,錫在馬面,所謂當顱者也。金鍐而方釳,金鍐謂以金鍐為文。釳以鐵為之,其大三寸,中央兩頭高,如山形,貫中以翟尾而結著之也。繁纓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繁纓,馬飾纓,在馬膺前,如索裙。五路皆有錫鸞之飾,和鈴之響,鉤膺玉瓖,鉤膺,即繁纓也。瓖,馬帶玦名也。龍輈華轙,輈,車轅也,頭為龍象。轙,謂車衡上環受鸞者也。朱幩。幩,飾也,人君以朱纏鑣扇汗,以為飾也。法駕行則五路各有所主,不懼出;臨軒大會則陳乘輿車輦旌鼓於其殿庭。 車,坐乘者謂之安車,倚乘者謂之立車,亦謂之高車。案《周禮》,惟王后有安車也,王亦無之。自漢以來制乘輿,乃有之。有青立車、青安車、赤立車、赤安車、黃立車、黃安車、白立車、白安車、黑立車、黑安車,合十乘,名為五時車,俗謂之五帝車。天子所禦則駕六,其餘並駕四。建旂十二,各如車色。立車則正豎其旂,安車則邪注。駕馬,馬亦各隨五時之色,白馬則朱其巤尾,左右騑驂,金鍐鏤錫,黃屋左纛,如金根之制,行則從後。五牛旗,平吳後所造,以五牛建旗,車設五牛,青赤在左,黃在中,白黑在右。豎旗于牛背,行則使人輿之。牛之為義,蓋取其負重致遠而安穩也。旗常纏不舒,所謂德車結旌也。天子親戎則舒,謂武車綏旌也。 金根車,駕四馬,不建旗幟,其上如畫輪車,下猶金根之飾。 耕根車,駕四馬,建赤旂,十有二旒,天子親耕所乘者也。一名芝車,一名三蓋車。置耒耜於軾上。魏景初元年,改正朔,易服色,色尚黃,牲用白,戎事乘黑首白馬,建大赤之旂,朝會則建大白,行殷之時也。泰始二年,有司奏:「宜如有虞遵唐故事,皆用前代正朔服色,其金根、耕根車,並以建赤旗。」帝從之。 輦,案自漢以來為人君之乘,魏晉禦小出即乘之。 戎車,駕四馬,天子親戎所乘者也。載金鼓、羽旗、幢翳,置弩於軾上,其建矛麾悉斜注。 獵車,駕四馬,天子校獵所乘也。重輞漫輪,繆龍繞之。一名闒戟車,一名蹋豬車。魏文帝改名蹋獸車。《記》雲「國君不乘奇車」,奇車亦獵車也。古天子獵則乘木輅,後人代以獵車也。 游車,九乘,駕四,先驅之乘是也。 雲罕車,駕四。 皮軒車,駕四,以獸皮為軒。 鸞旗車,駕四,先輅所載也。鸞旗者,謂析羽旄而編之,列系幢傍也。 建華車,駕四,凡二乘,行則分居左右。 輕車,駕二,古之戰車也。前後二十乘,分居左右。輿輪洞朱,不巾不蓋,建矛戟麾幢,置弩箙於軾上。大駕法駕出,射聲校尉、司馬、吏士、戰士載,以次屬車。 司南車,一名指南車,駕四馬,其下制如樓,三級;四角金龍銜羽葆;刻木為仙人,衣羽衣,立車上,車雖回運而手常南指。大駕出行,為先啟之乘。 記裡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棰向鼓,行一裡則打一棰。 羊車,一名輦車,其上如軺,伏兔箱,漆畫輪軛。武帝時,護軍羊琇輒乘羊車,司隸劉毅糾劾其罪。 畫輪車,駕牛,以彩漆畫輪轂,故名曰畫輪車。上起四夾杖,左右開四望,綠油幢,朱絲絡,青交路,其上形制事事如輦,其下猶如犢車耳。古之貴者不乘牛車,漢武帝推恩之末,諸侯寡弱,貧者至乘牛車,其後稍見貴之。自靈獻以來,天子至士遂以為常乘,至尊出朝堂舉哀乘之。 屬車,一曰副車,一曰貳車,一曰左車。漢因秦制,大駕屬車八十一乘,行則中央左右分為行。 法駕屬車三十六乘。最後車懸豹尾,豹尾以前比之省中。屬車皆皂蓋朱裡雲。 禦衣車、禦書車、禦軺車、禦藥車,皆駕牛。 陽遂四望繐窗皂輪小形車,駕牛。 象車,漢鹵簿最在前。武帝太康中平吳後,南越獻馴象,詔作大車駕之,以載黃門鼓吹數十人,使越人騎之。元正大會,駕象入庭。 中朝大駕鹵簿 先象車,鼓吹一部,十三人,中道。 次靜室令,駕一,中道。式道候二人,駕一,分左右也。 次洛陽尉二人,騎,分左右。 次洛陽亭長九人,赤車,駕一,分三道,各吹正二人引。 次洛陽令,皂車,駕一,中道。 次河南中部掾,中道。河橋掾在左, 功曹史在右,並駕一。 次河南尹,駕駟,戟吏六人。 次河南主簿,駕一,中道。 次河南主記,駕一,中道。 次司隸部河南從事,中道。都部從事居左,別駕從事居右,並駕一。 次司隸校尉,駕三,戟吏八人。 次司隸主簿,駕一,中道。 次司隸主記,駕一,中道。 次廷尉明法掾,中道。五官掾居左,功曹史居右,並駕一。 次廷尉卿,駕駟,戟吏六人。 次廷尉主簿、主記,並駕一,在左。太僕引從如廷尉,在中。宗正引從如廷尉,在右。 次太常,駕駟,中道,戟吏六人。太常外部掾居左,五官掾、功曹吏居右,並駕一。 次光祿引從,中道。太常主簿、主記居左,衛尉引從居右,並駕一。 次太尉外督令史,駕一,中道。 次西東賊倉戶等曹屬,並駕一,引從。 次太尉,駕駟,中道。太尉主簿、舍人各一人,祭酒二人,並駕一,在左。 次司徒引從,駕駟,中道。 次司空引從,駕駟,中道。三公騎令史戟各八人,鼓吹各一部,七人。 次中護軍,中道,駕駟。鹵簿左右各二行,戟楯在外 ,弓矢在內, 鼓吹一部,七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