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金史 | 上頁 下頁
忠義傳(3)


  吳邦傑,登州軍事判官。邦傑寓居日照之村墅,為大元兵所得,驅令攻城,邦傑曰:「吾荷吾國恩,詎忍攻吾君之城。」與之酒食不顧,乃殺之。詔贈朝列大夫、定海軍節度副使。

  ***

  納合蒲剌都,大名路猛安人。承安二年進士,調大名教授。累除比陽令,補尚書省令史,除彰德軍節度副使,以憂去官。貞祐二年,調同知西安軍節度使事,曆同知臨洮、平涼府事,河州防禦使。三年,夏人圍定羌,蒲剌都擊走之,以功加遙授彰化軍節度使。四年,升河州為平西軍,就以蒲剌都為節度使。上言:「古者一人從軍,七家奉之,興十萬之師,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今籍諸道民為兵者十之七八,奉之者才二三,民安得不困。夫兵貴精,不在眾寡。擇勇敢謀略者為兵,脆懦之徒使歸農畝,是亦紓民之一端也。」又請補官贖罪以足用,及請許人射佃陝西荒田、開採礦冶,不報。改知平涼府事,入為戶部尚書。是時,伐宋大捷,蒲剌都奏:「宋人屢敗,其氣必沮,可乘此遣人諭說,以尋舊盟。若宋人不從,然後伐之,疾仇怒頑,易以成功。」朝廷不能用。蒲剌都又言:「諸軍當汰去老弱,妙選精銳,庶可取勝。陝西弓箭手不習騎射,可選善騎者代之。延安屯兵甚眾,分徙萬人駐平涼。關中元帥猥多,除京兆重鎮,其餘皆可罷。鞏縣以北,黃河南岸,及金鉤、吊橋、虎牢關、虢州崿嶺,凡斜徑僻路俱當置兵防守。」詔下尚書省、樞密院議,竟不施行。未幾,改元帥右監軍、兼昭義軍節度使、行元帥府事。興定二年,潞州破,力戰而死。贈御史大夫。

  ***

  女奚烈斡出,仕至楨州刺史,被行省牒徙州人于金勝堡。已而大兵至,斡出拒戰,中流矢,病創臥。花帽軍張提控言:「兵勢不可當,宜速降。」斡出曰:「吾曹坐食官祿,可忘國家恩乎。汝不聞趙坊州乎,以金帛子女與敵人,終亦不免。我輩但當力戰而死耳。」至夜,張提控引數人持兵仗以入,脅斡出使出降,斡出曰:「聽汝所為,吾終不屈也。」遂殺之,執其妻子出降。

  初,楨州人遷金勝堡多不能至,軍事判官王謹收遺散之眾,別屯周安堡。周安堡不繕完樓堞、置戰守之具,兵至,謹拒戰十餘日,內潰,被執不屈而死。詔斡出、謹各贈官六階、升職三等。

  ***

  時茂先,日照縣沙溝酒監,寓居諸城。紅襖賊方郭三據密州,過其村,居民相率迎之。賊以元帥自稱,茂先怒謂眾曰:「此賊首耳,何元帥之有。」方郭三聞而執之,斷其腕,茂先大罵,賊不勝忿,複剔其目,亂刃剉之,至死罵不絕。詔贈武節將軍、同知沂州防禦使事。

  ***

  溫迪罕老兒,為同知上京留守事。蒲鮮萬奴攻上京,其子鐵哥生獲老兒,脅之使招餘人,不從。鐵哥怒,亂斫而死。贈龍虎衛上將軍、婆速兵馬都總管,以其侄黑廝為後,特授四官。

  ***

  梁持勝,字經甫,本名詢誼,避宣宗嫌名改焉。保大軍節度使襄之子。多力善射。泰和六年進士,複中宏詞。累官太常博士,遷咸平路宣撫司經歷官。興定初,宣撫使蒲鮮萬奴有異志,欲棄咸平徙曷懶路,持勝力止之,萬奴怒,杖之八十。持勝走上京,告行省太平。是時,太平已與萬奴通謀,口稱持勝忠,而心實不然,署持勝左右司員外郎。既而太平受萬奴命,焚毀上京宗廟,執元帥承充,奪其軍。持勝與提控咸平治中裴滿賽不、萬戶韓公恕約,殺太平,複推承充行省事,共伐萬奴。事泄,俱被害。詔贈持勝中順大夫、韓州刺史,賽不鎮國上將軍、顯德軍節度使,公恕明威將軍、信州刺史。

  ***

  賈邦獻,霍州霍邑縣陳村人也。舉進士第。質直有勇略。大元攻河東,邦獻集居民為守禦計。既而,兵大至,居民悉降。邦獻棄其家,獨與子懿保于松平寨。是時,權知州事劉珍在寨,與之共守,竟能成功。珍每欲辟之,邦獻輒以衰老為辭。興定四年十月,兵複大至,病不能避,與懿俱被執。欲以為鎮西元帥,且持刃脅之,邦獻不屈,密遣懿歸松平,遂自剄。贈奉直大夫、本縣令。

  ***

  移剌阿裡合,遼人。興定間,累遷霍州刺史。興定四年正月,移霍州治好義堡。大元兵至,阿裡合力戰不能敵,兵敗被執。誘使降,阿裡合曰:「吾有死無貳。」叱使跪,但向闕而立,於是叢矢射殺之。

  寶昌軍節度副使孔祖湯同時被獲。既又令祖湯跪,祖湯不從,亦死。詔贈阿裡合龍虎衛上將軍、泰定軍節度使,祖湯資善大夫、同知平陽府事。祖湯,泰和三年進士。

  ***

  完顏六斤,中都路胡土愛割蠻猛安人。大安中,以蔭補官,選充親軍。調阜平尉,遷方城令,改通州軍事判官,以功遷本州刺史。頃之,元帥右都監蒲察七斤執之以去。未幾,挈家脫歸,除同知臨洮府事,徙慶陽,遷保大軍節度使。興定五年,鄜州破,六斤自投崖下死焉。贈特進、知延安府事。詔陝西行省訪其子孫以聞。

  ***

  紇石烈鶴壽,河北西路山春猛安人。性淳質,軀幹雄偉。初充親軍。中泰和三年武舉,調褒信縣副巡檢。六年,宋人圍蔡州,鶴壽請於防禦使,與勇士五十人夜斫宋營,使諸軍噪於城上,斬三百餘級。宋兵自相蹂踐,死者千余人。遲明,宋人解圍去。鶴壽追之,使殿曳柴。宋人顧塵起,以為大兵且至,遂奔,追至陳寨而還。已而,宋兵複據新蔡、新息、褒信三縣,鶴壽皆複取之,得馬三百匹,充行軍萬戶,從大軍出壽春,敗宋人於渦口,奪馬千餘匹,攻下真、滁二州及盱眙軍。軍還,進九官,遷同知息州軍州事。改萬甯宮同提舉。

  大安三年,充西南路馬軍萬戶。夏人五萬圍東勝,鶴壽救之,突圍入城,夏兵解去。遷兩階,賜銀百兩、重彩十端。遷尚方署令,充行軍副統,升充行省左翼都統。轉武衛軍都統,充馬軍副提控。轉鈐轄,充都城東面宣差副提控。

  貞祐二年,丁父憂,起複武寧軍節度副使。破紅襖賊于蘭陵石城堌,一切掠良人為生口。監察禦史陳規奏:「乞敕有司,凡鶴壽所獲,俱從放免。」詔徐州、歸德行院拘括放之。尋遙授同知武甯軍節度使事,兼節度副使。坐出獵縱火延燒官草,杖一百,改同知河平軍節度使事。

  興定元年,充馬軍都提控,入宋襄陽界,遙授同知武勝軍節度使事,改遙授睢州刺史。二年,攻棗陽,三敗宋兵,改遙授同知歸德府事。三年,奪宋石渠寨,決去棗陽濠水,加宣差鄧州路軍馬從宜,遙授汝州防禦使。四年,宋扈太尉步騎十萬圍鄧州,鶴壽分兵拒守,出府庫金帛賞士,許以遷官加爵。自將余眾日出搏戰,宋兵焚營去,鶴壽被創,不能騎馬,遣招撫副使術虎移剌答追及之,殺數十人,奪其俘而還。詔所散金帛勿問,將士優遷官爵,鶴壽遷金紫光祿大夫,遙授武勝軍節度使。

  俄丁母憂,以本官起複,權元帥左都監,行元帥府于鄜州。興定五年閏十二月,鄜州破,鶴壽與數騎突出城,追及之,鶴壽據土山力戰而死。諡果勇。

  ***

  蒲察婁室,東北路按出虎割裡罕猛安人。泰和三年進士。調慶都、牟平主簿,以廉能遷中都右警巡副使。補尚書省令史,知管差除。貞祐初,除吏部主事、監察禦史。丁母憂,服闕,充行省經歷官,改京兆治中,遙授定西州刺史,充元帥參議官。興定二年,與元帥承裔攻下西和州。白撒由秦州進兵抵棧道,宋人悉銳來拒。婁室乘高立幟,策馬旋走,揚塵為疑兵,別遣精騎掩出其後,宋兵大潰,乘勝遂拔興元。進一階,除丹州刺史。再遷同知河中府事,權元帥右都監、河東路安撫使。複取平陽、晉安,優詔褒寵,進一階,賜銀二百兩、重幣二十端,遙授孟州防禦使,權都監如故。將兵救鄜州,轉戰而至,城破死之。贈資德大夫、定國軍節度使,諡襄勇。敕行省求其屍以葬。

  ***

  女奚烈資祿,本姓張氏,咸平府人。泰和伐宋,從軍有功,調易縣尉,遷潞縣主簿。貞祐初,遙授同知德州防禦事,改秦州。三年,遙授同知通遠軍節度事。興定元年,改西寧州刺史,賜今姓。久之,遙授同知臨洮府事,兼定西州刺史。從元帥右都監完顏阿鄰破宋兵於梢子嶺。三年,攻破武休關,資祿功最。詔比將士遷五官、職二等外,資祿更加官、職一等,遙授通遠軍節度使,刺史如故。五年,遙授隴安軍節度使,俄改金安軍,詔曰:「陝西行省奏軍官闕員。卿久在行陣,禦下有法,舊隸士卒多在京兆。今正防秋,關、河要衝,悉心備禦。」將兵救鄜州。閏十二月,鄜州破,被執不肯降,遂死。贈銀青榮祿大夫、中京留守。元光元年,言事者謂資祿褒贈尚薄,詔錄其二子烈山、林泉,升職一等,陝西行省軍中用之。

  ***

  趙益,太原人。讀書肄業。大元兵入境,益鳩合土豪,保聚山硤,屢戰有功。晉陽公郭文振署為壽陽令,駐兵榆次重原寨。遂率眾收復太原,夜登其城,斬馘甚眾,所獲馬仗不可計,護老幼二萬餘口以出。升太原治中,複擢同知府事、兼招撫使。元光元年八月,大元兵大至,攻城益急,知不可支,乃自焚其府庫,殺妻子,沉其符印于井,遂自殺。宣宗聞之嘉歎,贈銀青榮祿大夫、河東北路宣撫使,仍諭有司求其子孫錄用。

  ***

  侯小叔,河東縣人。為河津水手。貞祐初,籍充鎮威軍,以勞補官。元光元年,遷河中府判官,權河東南路安撫副使。小叔盡護農民入城,以家財賞戰士。河中圍解,遷治中,安撫如故。樞密院奏:「小叔才能可用,權位輕不足以威眾,乞假符節。」十二月,詔權元帥右都監,便宜從事。提控吳德說小叔出降,叱出斬之。表兄張先從容言大兵勢重,可出降以保妻子,小叔怒謂先曰:「我舟人子,致身至此,何謂出降。」縛先於柱而殺之,飯僧祭葬,以盡戚黨之禮。頃之,樞密院遣都監訛論與小叔議兵事,小叔出城與訛論會,石天應乘之取河中府,作浮橋通陝西。小叔駐樂李山寨,眾兵畢會,夜半坎城以登,焚樓櫓,火照城中,天應大驚不知所為,盡棄輜重、牌印、馬牛雜畜,死於雙市門。小叔燒絕浮橋,撫定其眾。遷昭毅大將軍,遙授孟州防禦使、同知府事,監軍、安撫如故。

  二年正月,大元軍騎十萬圍河中,總師訛可遣提控孫昌率兵五千,樞密副使完顏賽不遣李仁智率兵三千,俱救河中。小叔期以夜中鳴鉦,內外相應。及期,小叔出兵戰,昌、仁智不敢動。小叔斂眾入城,圍益急,眾議出保山寨,小叔曰:「去何之?」密遣經歷官張思祖潰圍出,奔告於汴京。明日,城破,小叔死,不得其屍。總帥訛可以河中府推官籍阿外代小叔權右都監。樞密院奏:「小叔功卓異,或疑尚在,遽令阿外代之,絕歸向之路。」至是,小叔已亡四十餘日,中條諸寨無所統領,乃詔阿外權領。宣宗思小叔功,下詔褒贈,切責訛可不救河中之罪。

  ***

  王佐,字輔之,霍州農家子。豁略不事產業,輕財好施,善騎射。興定中,聚兵數千人,權領霍州事。平陽胡天作承制加忠勇校尉、趙城丞,遷霍邑令、同知蒲州軍事,權招撫副使、蒲州經略使。詔遷宣武將軍,遙授寶昌軍節度副使。大元兵取青龍堡,佐被獲,署霍州守將,隸元帥崔環,質其妻子。招撫使成天祐與環有隙,佐與天祐謀殺環,天祐曰:「君妻子為質奈何?」佐曰:「佐豈顧家者邪?」元光二年七月,因環出獵殺之,率軍民數萬請命,加龍虎衛上將軍、元帥右監軍、兼知平陽府事。佐與平陽公史詠素不協,請徙沁州玉女寨,詔從之,仍令聽上党公完顏開節制。是歲七月,救襄垣,中流矢卒。贈金吾衛上將軍,以其子為符寶典書。

  ***

  黃摑九住,臨潢人。大定間,以蔭補部令史,轉樞密院令史,調安肅州軍事判官。明昌四年,為大理執法,同知薊州軍事,再遷潞王府司馬,累官河東北路按察使、轉運使,改知彰德府事。戰歿。贈榮祿大夫、南京留守,仍錄用其子孫。

  ***

  烏林答乞住,大名路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累官補尚書省令史,除山東提刑判官、英王府司馬。禦史台舉前在山東稱職,改太原府治中。簽陝西按察司事,曆汝州、沁州刺史,北京、臨潢按察副使,遷蒲與路節度使。未幾,以罪奪三官,解職,降德昌軍節度副使。崇慶初,戍邊有功,遷一官,賞銀百兩、重幣十端,轉利州刺史。貞祐初,改同知咸平府事,遷歸德軍節度使,改興平軍,就充東面經略使。尋罷經略司,改元帥右都監。赴援中都戰歿。贈榮祿大夫、參知政事,以參政半俸給其家。

  ***

  陀滿斜烈,咸平路猛安人。襲父猛安。明昌中,以所部兵充押軍萬戶,戍邊。承安中,討契丹有功,除陳州防禦使。遷知平涼府事,改保大軍節度使,徙知彰德府事。貞祐四年,大元兵複取彰德,斜烈死焉。

  ***

  尼龐古蒲魯虎,中都路猛安人。明昌五年進士。累官補尚書省令史,從平章政事僕散揆伐宋。兵罷,除同知崇義軍節度使事。察廉,改東平府治中。曆環州、裕州刺史,翰林待制,開封府治中,大理卿。尋擢知河南府事,兼河南路副統軍。貞祐四年,急備京西,為陝州宣撫副使、兼西安軍節度使。是歲,大元兵取潼關,戍卒皆潰,蒲魯虎禦戰,兵敗死焉。

  ***

  兀顏畏可,隆安路猛安人。補親軍,充護衛,除益都總管府判官、中都兵馬副都指揮使,累官會州刺史。貞祐初,為左衛將軍、拱衛直都指揮使、山東副統軍、安化軍節度使。土賊據九仙山為巢穴,畏可擁眾不擊,賊愈熾。東平行省蒙古綱劾奏畏可不任將帥,朝廷不問。改鎮西軍,權經略副使,曆金安、武勝軍。興定四年,改泰定軍。是歲五月,袞州破,死焉。

  ***

  兀顏訛出虎,隆安府猛安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累官補尚書省令史,除順天軍節度副使,召為治書侍御史、刑部員外郎、單州刺史、戶部郎中、河東北路按察副使、同知大興府事、秦州防禦使。丁母憂,起複泗州防禦使,遷武甯軍節度使,徙河平軍、兼都水監。坐前在武甯奏軍功不實,降沂州防禦使,遷汾陽軍節度使、兼經略使。興定二年九月,城破死焉。

  ***

  粘割貞,本名抄合,西南路招討司人。大定二十八年進士。曆教授、主簿,用薦舉除河北大名提刑知事。察廉遷都轉運戶籍判官,累官泰定軍節度副使。丁父憂,服闋,除德興治中、宣德州刺史。貞祐元年十二月,貞以禮部郎中攝國子祭酒,與恩州刺史攝武衛軍副都指揮使粘割合達、河間府判官攝同知順天軍節度使事梅只乞奴、保州錄事攝永定軍節度副使伯德張奴出議和事。二年,和議成,賞銀二百兩、重幣十端、玉吐鶻。改戶部侍郎,曆沁南、河平、鎮南、集慶、汾陽軍節度使。貞祐四年,改昭義軍,充潞州經略使。興定二年,入為工部尚書。由壽州伐宋,攻正陽有功。權元帥左都監,守晉安府。興定三年十一月,城破,貞與府官十餘人皆死之。

  ***

  徒單航,一名張僧,駙馬樞密使某之子也。父號九駙馬,衛王有事北邊,改授都元帥,仍權平章,殊不允人望。張僧時為吏部侍郎,力勸其父請辭帥職,遂拜平章。至甯元年,胡沙虎弑逆,降航為安州刺史。會北兵大至城下,聲言「都城已失守,汝可速降。」航謂其民曰:「城守雖嚴,萬一攻破,汝輩無孑遺矣。我家兩世駙馬,受國厚恩,決不可降。汝輩計將安出?」其民曰:「太守不屈,我輩亦何忍降,願以死守。」航乃盡出家財以犒軍民,軍民皆盡力備禦。又五日,城危,航度不可支,謂其妻孥曰:「今事急矣,惟有死爾。」乃先縊其妻拏,謂其家人曰:「我死即撤屋焚之。」遂自縊死。城破,人猶力戰,曰:「太守既死,我輩不可獨降。」死者甚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