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取洮河蘭會下


  元豐四年九月丙申,熙河路都大經制司言:「九月乙酉,收復蘭州。蘭州古城東、西約六百余步,南、北約三百余步。大抵自西市新城約百五十餘裡,將至金城,有天澗五六重,僅通人馬。今招納已多,若不築城,無以固降羌之心。見築蘭州城及通固堡。」李憲又言乞建蘭州為帥府,以鎮洮為列郡。並從之。

  五年正月辛亥,宣慶使、宣州觀察使、入內副都知、都大專切經制熙河路邊防財利事李憲為涇原路經略安撫制置使、四方館使,知蘭州兼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副使李浩兼權涇原路安撫副使。

  二月乙亥,熙河路都大經制司言:「相度通遠軍去定西城路為便。乞自女遮堡以西隸通遠軍龕穀寨,以北隸蘭州。」從之。

  五月丁酉,李憲請發關中民運糧蘭州,為五月之儲。朝廷將從之,王安禮言:「臣聞靈州之役,役夫被斬,植立而不動。彼固不畏死,奈何以死恐之?今關輔以西,丁壯轉徙,物價昂貴。乃欲調難用之夫,輦至貴之物,橫絕賊壤,未見其可。臣竊料蘭州戍兵其數未多,果可以守,則見糧猶足以為用;以為不然,則適足餌寇。願陛下俾憲自調之。」憲果以為難。其後改用卒夫,以時運之。

  六年二月丙辰,洛苑使、熙河蘭會路鈐轄王文鬱為西上閤門使、知蘭州,代李浩。西賊圍蘭州,數十萬奄至,浩閉城距守。文鬱請擊之,浩曰:「城中騎兵不滿數百,安可戰?」文鬱曰:「賊眾我寡,正當折其鋒以安眾心,然後可守,此張遼所以全合肥也。」走馬閻仁武曰:「奉詔令守不令戰。必欲啟關,當劾。」文鬱曰:「今拔城而出,以一當十,勢有萬死,豈畏劾哉!況守則有必死之勢,戰則有可乘之機。」堅請不已,浩許之。乃募死士七百餘人,夜縋而下,持短刃突之,賊眾驚潰,爭渡河,溺死者甚眾。收其所虜人城中。時以文郁有尉遲敬德雲。

  七年正月癸醜,手詔:「李憲得來奏,以蘭州境內賊馬已退,賊傾國而來,彼費已大。洎入漢境,盤洎旬日,卒無所得,大眾狼狽而歸,在我已收全功矣。宜遍諭諸將,勿以不能尾擊、多斬首級為恨。」

  二月戊子,手詔:「李憲得回奏,淺攻擾賊春耕,若所如畫,理固甚善。所未可知者,我兵出境,非十餘萬眾,果可以致傾國點集否?夫天都小老苟聞大兵之出,果不震驚奔駭渡河,而肯置之會州之側,使我得以招攜否?使上件聚落如我所料,團聚不散,則所謂二十二鈐轄者,果可以一呼使之改懷內附否?此事首尾恐未詳密,則不若且如去年三月中及暮秋李浩、苗履、楊吉等出寨已見事驗,為忽往倏歸之計甚便,宜審圖之。」癸巳,李憲言:「子彀漸可驅使,乞一隨行差遣,庶可倚信。」上批:「特差彀充熙河蘭會經略安撫制置司勾當公事。」又詔憲:「近據具析到熙、河、岷州、通遠軍及熙、河州擬修三關堡,合用守禦器具萬數,非本路可辦。今擇甚緊急要用者先次發去。」仍令憲督促役兵修治城壁:「大河結凍時,月空隙無逾百十日,寸陰至為可惜,理須上下竭力,俾功作日見程緒,乃所望也。」

  朱本增入,新本削去。大河結凍非二月未所當雲,更詳之。

  九月辛醜,經制熙河蘭會路邊防財用司上歲計合用錢帛、糧草。詔歲給二百萬緡,以本司十案息錢、川路苗役積剩錢、續起常平積剩錢各二十萬緡,榷茶司錢六十萬、川路計置物帛赴鳳翔府封樁錢三十五萬、陝西三銅錢監錫本腳錢二十四萬八千、在京封樁券馬錢十萬、裁減汴綱錢十萬二千,統自來年始,戶部歲給公據關送,候元豐十年終,令經制司具支在數以聞。

  八年三月甲午朔,景福殿使、武信軍留後、入內副都知、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李憲追入內副都知,武信軍留後,應熙河蘭會路差遣並依舊,以憲遣將討賊有功,特免勒停。安州觀察支使、管勾機宜文字鐘傳除名勒停、郴州編管玉:東頭供奉官、閤門祗侯、書寫機宜文字李宇追閤門祗侯,右侯禁點檢文字蔣用、左班殿直熙河北關守把兼置司譯語米安並追一官、罰銅十斤,免勒停。左班殿直皇甫旦除名勒停、南安軍編管,左侍禁通遠軍榆木坌巡檢何貴、西頭供奉官熙河路監牧所指使張守營降一官,免勒停。憲等坐奏邊功不實,下禦史台劾。憲三問不承,台請追攝,詔用眾證結案,至是奏案,特責之。

  詔用眾證結案,乃去年十二月辛未,今依朱本併入此。舊錄李憲傳:「哲宗即位,會台劾皇甫旦,獄具,憲奏事異同,罷內省職事,降永興軍都總管。先是,神宗委憲招納董氈,斷夏人右臂。憲遣皇甫旦使氈,氈猶與旦報不實,故連坐責。」新錄辨曰:「按:皇甫旦事與《神宗實錄》所載不同,今以《實錄》刪修。」新錄李憲傳:「初,詔憲間諭阿裡骨結回鶻、達靼以撓夏人。繼而憲選右班殿直皇甫旦捍二國首領赴闕,覆命齎詔諭董氈、阿裡骨出兵,憲恚事不出己奏,旦難以集事,必無可為之理。與初奏不同。旦入蕃,為青宜等所遏,止據山寺不得前,又妄奏獲賊功狀。上察之,命追旦付台獄,遣禦史就劾究。獄具,罷內省職事,降永興軍路都總管。」新、舊傳並雲「降永興軍路都總管」,據《實錄》,乃雲「應熙河蘭會路差遣並如舊。」六月十六日,乃責永興軍路副都總管。新、舊傳皆誤也。

  戊戌,哲宗即位。壬寅,景福殿使、宣州觀察使李憲複領武信軍留後。前此,憲率師渡河討西夏,自水波抃龍井羅合川轉戰,斬首四千七百級,虜獲牛、羊、駝、馬、器甲凡八萬餘,至是賞之。

  五月壬寅,詔以築熙、蘭、通遠軍城堡成,賜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李憲銀、絹各一百五十匹兩;權管勾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司權發遣熙州趙濟銀、絹各一百匹兩,仍各降詔獎諭。

  六月戊寅,詔延福宮使、武信留後、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李憲差充永興軍路副都總管,以疾罷故也。

  此必有故也。三月一日,憲追入內副都知、武信軍留後,應熙河蘭會路差遣並依舊。今乃責永興軍路副總管也。

  元祐元年正月辛醜,詔朝散大夫、監在京皮角四場庫務孫路、朝奉大夫、權提舉清河輦運穆衍相度措置熙河蘭會路經制財用事。

  時執政有欲棄熙河者,留議未決。或謂衍曰:「此行可以自致,不然,反為累也。」衍徐對:「顧利害何如爾。王事靡盬,遑為自謀。」還朝,請以經制事還轉運司,條罷為公私利害者二十七事,歲減費一百九十余萬緡。因與路更論疆事,路以謂:「蘭州棄則熙河危,熙河棄則關中搖動。唐自河湟不守,吐蕃一有不順,則警及國門,逮今二百餘年。非先帝英武,其孰能克復?今一旦委之,無厭之欲,恐不足以止之,徒滋後患爾。」熙、蘭卒不棄,衍與有力焉。此據張舜民志穆衍墓刪修,更須詳考。

  二月壬戌,司馬光言:「凡天子即位,天地一新,滌瑕蕩穢,小大無遺。陛下誠能于

  此逾年改元之際特下詔書,數其累年不來賀正旦、生辰及登寶位等不備之禮,嘉其吊慰祭奠、告國母喪、進遺物之勤,曠然推恩,盡赦前罪。自今以後,貢獻賜予,悉如舊規。廢米脂、義合、浮圖、葭蘆、吳堡、安疆等寨,令延、慶二州悉加毀撤,除省地外,元系夏國舊日之境,並以還之。其定西城,蘭州,議者或謂木花麻所居,趙元昊以女妻之,羈縻役屬,非其本土,欲且存留,以為後圖,猶似有名禦邊防者,不一而足,俟其再請,或留或與,徐議其宜,亦無所傷。至於會州,尚在化外,而經略司遽稱熙河蘭會。彼疑中國更有辟境之心,不若改為熙河岷蘭經略司,如此,則西人忽被德音,出於意外,雖禽獸木石,亦將感動,況其人類,豈得不鼓舞抃蹈,世世臣服者乎?」丁亥,詔:「熙河蘭會路經制財用司,其本路財用併入陝西轉運司。如有合措置事件,速具聞奏。其熙河路合得錢物,許兌那應副,即不得將充別路支費。經制司舊官,候交割運司,方得離任。仍于本路朝廷封樁內支撥三萬貫與劉昌祚,充經略司準備支用。」從昌祚請也。

  七月辛酉,措置熙河蘭會路經制財用孫路言:「蘭州定西城一帶新邊地土,除已招置弓箭手外,有曠土萬頃,未嘗修築堡障,而有兵馬抄掠之虞。請自蘭州東關堡東修完質孤、勝靈、護耕三堡,及于禹減六族中心悶竿灘內、定西城東王樓山,各築堡護耕,差那人兵,與本地分弓箭手相兼守禦。」詔劉舜卿相度如何修築,即漸次興修。丁醜,措置熙河蘭會路經制財用司言:「本路五州軍穀價甚貴,蓋自軍興之後,舊田或廢,新田未辟,地產全少,請懲客人邀求厚利,及銀、絹、鹽、鈔公據,價必平和,經費漸省,仍著為令。」從之。

  四年八月己亥,改熙河蘭會路為熙河蘭岷路。曲周、雞澤依舊分為兩縣,從河北路都轉運司、提點刑獄司奏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