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書 > 皇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 | 上頁 下頁
神宗朝審官西院


  熙甯三年五月丁巳,詔:「國家以西樞內輔贊翌,本兵任為重矣。而狃於舊制,自右職升朝以上,必兼擇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親有司之為,非所以遇朕股肱之意也。今使臣增員至眾,非張官置吏以總其事,則不足以一文武之法,而礪中外之才。宜以審官東院別置審官西院,差知院官兩員,專領閤門祗侯以上至諸司使磨勘常程差遣。命右諫議大夫、天章閤待制齊恢為知院,兵部郎中韓縝同知;以太常禮院治所為審官西院,其禮院歸太常寺置局。」先是,上論及大使臣磨勘及常程差遣,欲付之三班,王安石與韓絳以為不如置審官西院付之,上即令置,然未嘗與樞密院議也。及文彥博等對,乃言其不便,曰:「屢與大使臣因遣差相見,尚患不知其人。付之審官,則愈不知緩急,難為選擇矣!」上曰:「欲知之,不在數見。」彥博退,上語及西院事,安石曰:「樞密院止是五代分置。」曾公亮曰:「欲分宰相權爾。」上曰:「前代亂,豈緣不分樞密院乎?」安石曰:「綱紀修,視聽不蔽,則人主權自然歸一。不然,則樞密亦能專權,如史洪肇之徒是也。五代用武,故政出樞密,宰相備位而已,非治法也。」故降是詔。議者謂韓絳及安石協謀欲沮彥博,且奪其權,因建此議。然先時大使臣遣差皆屬樞密院,無先後名次,時人亦頗患其不平也。

  六月丁醜,詔:「樞密院逐季進納使相以下至閤門祗侯以上姓名差遣班簿一冊,今後依此。諸司使以下至閤門祗侯以上,並內常侍以上諸司使姓名差遣,逐季合進班簿,令西院抄寫進納。使相及正任橫行內臣、昭宣使以上及樞密院逐房副承旨姓名差遣,逐季合進班簿。今樞密院抄寫進納,應臣僚奏舉大使臣奏狀,令通進銀台司依逐項發放,舉路分都監、知州軍以上使臣送樞密院,本院依前項指揮先付吏房上腳色訖,卻批付審官西院,舉常程差遣等使臣,並直送審官西院施行。」

  此據《會要》三年六月十八日事,今附本日,或可刪改。

  辛巳,詔審官西院磨勘使臣,依審官東院例引見。

  七月甲午,樞密院言:「景祐二年,詔諸司使攝大將軍,副使承制、崇班。小將軍共不過二十人,自今攝南班有闕,欲差知州軍、路分都監以上得替人,如不足,即於審官西院除有過犯及年未三十未入親民人外,取未有差遣人定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