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漢順帝紀(16)


  永和五年[140年]

  春二月戊申,京師地震。

  夏四月,南單于寇河西,天子開以恩信,喻而降之。單于脫帽辟帳謝罪,中郎將陳龜以單于無足可效,迫切令自殺。龜下獄。

  五月己醜晦,日有蝕之。

  秋七月,羌寇金城及三輔,將遣西師,謀元帥,僉曰:「護羌校尉馬賢。」大將軍梁商曰:「賢本西方鬥筲之子,雖有割雞之效,然齒以老矣,不如太中大夫宋漢。」不從。

  丁醜,赦死罪以下及亡命贖罪各有差。

  八月,以弘農太守賢為征西將軍,稽久不進。

  馬融知其將敗,上疏乞自效曰:「今雜種諸羌,轉相鈔盜,宜及其未並,亟遣深入,破其支黨。而馬賢等處處留滯,羌胡百里望塵,千里聽聲,飲酒高會,不以為慮,坐食谷米,未聞所擊,臣竊惑之。夫事不復校,而可收名覆實,斯乃征討者之私便,非國家之公利也。臣聽輿人之頌雲,賢欲目前受降,使嘩聲東聞。且懼士卒將不堪命,有高克潰叛之變也。臣又聞吳起為將,暑不張蓋,寒不披裘,戎事不邇女器。今賢野次垂幕,珍肴雜遝,兒子侍妾,事與古反。臣兄弟受恩,誠私憤悒。鉛錫之刀,以效一割之用,臣願請兵五千,纔加部隊之號,庶自率勵,與之齊勇。昔毛遂願處囊中,趙之塚養欲說燕,初為眾笑,後效其功。臣托儒者,不便武職,猥陳此言,訪之群司,知當受虛誕之辜,唯加裁省。」不聽。

  ①沈欽韓曰:「《御覽》三十七兵書曰:名將望塵,知馬、步之多少也。北齊書斛律金傳:金行兵用匈奴法,望塵識馬、步多少,嗅地知軍度遠近。」
  ②僖公二十八年《左傳》曰:晉侯圍曹,聽輿人之頌,舍于曹人墓地。曹人懼,晉人因其凶也而攻之,遂入曹。疑《袁紀》此句有脫誤。
  ③閔公二年《左傳》曰:「鄭人惡高克,使帥師次於河上,久而弗召,師潰而歸,高克奔陳。」
  ④毛遂之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趙廝養卒事見張耳陳餘列傳。

  融字季長,援兄子嚴之子也。兄續博覽古今,同郡班固著《漢書》,缺其七表及天文志,有錄無書,續盡踵而成之。融少篤學,多所通覽。大將軍鄧騭聞其才學,召為舍人。非其好也,避地至〔敘〕(梁)州。會羌戎擾攘,邊穀踴貴,困厄甚,乃歎曰:「古人有言:『左手據天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也。」何則?生貴於天下。今以咫尺之恥,而喪千金之軀,非老莊之意也。」乃還應騭命,轉為郎中,校書東觀十餘年,窮覽典籍。稍遷尚書、南郡太守,坐事髡徙朔方,遇赦,還為議郎。

  ①據黃本改。蔣本「敘」多作「梁」。
  ②李賢曰:「《莊子》曰。言不以名害其生者。」
  ③郎中原作「中郎」,據《範書》、謝承書、《續漢書》徑改。

  融美才貌,解音聲,學不師受,皆為之訓詁,弟子自遠方來受業者常千餘人。融外戚家,雖好儒術,而服飾甚麗,坐絳紗帳,侍婢數十,聲妓不乏于前,弟子以次相授,鮮有睹其面者。

  ①《範書》本傳曰:「著《春秋三傳異同》,注《孝經》、《論語》、《詩》、《易》、《三禮》、《尚書》。」

  是時朝政多僻,競崇侈靡。侍中張衡上書曰:「臣伏惟陛下宣哲克明,繼體承天。中道傾覆之變,以應潛龍之德。及乘雲高濟,盤桓天位,誠所謂將隆大任,必先倥傯之也。親履艱難,猶知物情,故能一貫萬機,無所疑惑。宜獲神祗之應,受黎庶之譽。而陰陽未和,災眚屢見,天道幽遠,成敗易睹。近世鄭、蔡、江、樊、周廣、王聖,皆為效矣。恭儉畏惡,必蒙福祉,奢淫諂慢,鮮不夷戮,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夫情勝其性,流遁忘返,豈惟不肖,中才皆然。苟非大賢,不能思義,故過結罪成。向使能瞻前顧後,援鏡自戒,則何陷於凶患乎!貴寵之臣,眾所屬仰,其有愆尤,上下知之。褒美戒惡,有心皆同,故怨讟溢乎四海,神明降其禍孽。頃年雨常不足,思求所失,則洪範所謂『僣恒暘若』也。懼群臣奢泰,昏迷典式,自下逼上,用速咎征。又前年京都地震土裂,土裂者威分,地震者民擾也。君以靜唱,臣以動和,威自上出,不趣於下,禮之正也。竊懼君有厭倦,制不專己,恩不忍割,與眾共威。威不可分,德不可共。洪範曰:『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于而國。』天監孔明,雖疏不失。災異示人,前後數矣,未見所革,以複往悔。自非聖人,不能無過。願陛下思惟所見,稽古率舊,勿令刑德大柄,不由天斷。懲忿窒欲,事依禮制,禮制修〔則〕奢僣息,事合宜則無凶咎。然後神聖允塞,災沴不至矣。」

  ①《易·乾卦》曰「潛龍勿用」。疏曰:「潛者,隱伏之名也;龍者,變化之物。潛龍之時,小人道盛,聖人雖有龍德,於此時唯宜潛藏,勿可施用。」
  ②李賢曰:「埤蒼曰:倥傯,窮困也。亦謂順帝被廢時也。」
  ③鄭,鄭眾;蔡,蔡倫;江,江革;樊,樊豐也。
  ④李賢曰:「楚辭曰:『瞻前而顧後兮,援鏡自戒。』謂引前事以為鏡而自戒敕也。《韓詩外傳》曰:『明鏡所以照形,往古所以知今。』」
  ⑤書洪範注曰:「君行僣差,則常暘順之,常暘則多旱也。」
  ⑥《范書》張衡傳「所見」作「所以」。
  ⑦大柄,即八柄也,謂爵、祿、予、置、生、奪、廢、誅也。見周禮大宰。
  ⑧據《範書》補。

  衡雅……劉向父子領校秘書,閱定九流,複無讖書。讖書出於哀、平之際,皆虛偽之徒以矯世取容,不可信也。衡乃上書具陳讖不可用。

  ①雅字下原闕三十九字,當與圖讖事有關。

  衡字平子,南陽鄂人也。和帝世為尚書郎。是時承平日久,天下奢泰,自王公至於庶人,莫不逾制,故衡作二京賦諷焉。衡精微有文思,善於天文陰陽之數,由是遷太史令。衡作地動儀,以銅為器,圓徑八尺,形似酒樽,合蓋充隆,飾以山龜鳥獸。樽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方兆龍,首銜銅丸,蟾蜍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樽中,張訖,覆之以蓋,周密無際,若一體焉。地動搖樽,所從來龍機發則吐丸,蟾蜍張口受之。丸聲震揚,〔伺〕(同)音覺知,即有龍機,其餘七首不發,則知地震所起從來也。合契若神,自此之後,地動史官注記,記所從方起。來觀之者,莫不服其奇。又作渾天儀。衡深歎揚雄太玄經,謂崔瑗曰:「觀太玄經,知子雲殆盡陰陽之數也。非特記傳之屬,實與五經相擬,漢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所以作者之數,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太玄,四百歲,其興乎?竭己之精思,以揆其義,更使人難論陰陽之事。」久之,出為河間相。衡所著述,皆傳於世。

  ①《範書》作「西鄂人」。《漢書》地理志之應劭注曰:「江夏有鄂,故加西雲。」則本亦名鄂也。
  ②伺同形近而訛,故正之。
  ③李賢曰:「子雲當哀帝時,著太玄經,自漢初至哀帝二百歲也。」

  九月,太尉王龔以疾罷。

  初,龔患宦官之亂,上疏言其罪,宜罷遣逐之。宦官乃使客作飛章,欲陷龔以罪。詔太尉龔亟自實。從事中郎李固說大將軍梁商曰:「王公束修勵節,而受讒佞之患。夫三公尊重,舊典不有大罪,不至輕問也。王公沈靜內明,若有他變,朝廷獲害忠良之名。語曰:『善人在患,饑不及餐。』宜救其艱。」商從之,由是得免。

  ①《范書》王龔傳作「不至重問」。李賢曰:「大臣獄重,故曰重問。武帝時,丞相薛宣、御史大夫瞿方進有罪,上使五二千石雜問。音義雲:大獄重,故以二千石五人同問之。」《袁紀》作「輕」,誤。

  龔字伯宗,山陽高平人。安帝時為司隸校尉,京邑肅然,有高名於天下。初,龔夫人卒,龔與諸子並扶杖行服。是時山陽太守薛勤喪妻不哭,將殯臨之曰:「幸不為夭,複何恨哉!」議者兩譏焉。

  十一月,遣匈奴中郎將將兵討南匈奴叛者,斬首二千餘級,叛者乞降

  ①所遣者,張耽也。此段原誤置本卷上文「是時朝政多僻」前,今移正之。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