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後漢紀校注 | 上頁 下頁
漢光武帝紀(11)


  初,隗囂被征將行,方望止之曰:「更始未可保,且觀百姓所歸。」囂不聽,以書謝囂曰:「足下將建伊、呂之業,任存亡之權,大事草創,雄傑未集。以望異域之人,疵瑕未暴於眾,可且依託,亦有所宗,望知大指,順風不讓。幸賴將軍尊賢廣謀,動有功,發中權,基業已定,英傑雲集,思為羽翮比肩是也。望久以羈旅抱空,資托賓客之上,誠自媿也。假望懷介然之節,潔去就之分,又不貳其志矣。何則?范蠡收續于姑蘇,狐犯謝罪於始入。夫以二子之勤,從君二十餘年,蠡苞七術之機,犯為舅氏之親,然至際會,猶釋罪削跡,請命乞身,蓋亦宜也。望聞烏氏有龍池之山,微徑南通,與漢相連,其旁有奇人,聊及閒暇,廣求其真。願將軍勉之而已。」囂固留,望遂去。

  ①李賢曰:「望,平陵人,以與囂別郡,故言異域。」
  ②李賢曰:「管子曰:桓公謂管仲曰:『寡人之有仲父,猶飛鴻之有羽翼耳。』」
  ③《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范蠡事越王勾踐,深謀二十餘年,困吳王夫差于姑蘇之山,遂滅吳。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同患,難與處安,為書辭勾踐曰:「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以雪恥,臣請從會稽之誅。」乃乘舟浮海以行。
  ④僖公二十四年《左傳》曰:「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絏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於河。」狐偃字子犯,或作狐犯。乃重耳之舅,故亦稱舅犯。又作咎犯,諸本作「狐犯」,唯蔣本作「姑犯」,徑改之。
  ⑤《史記》越王句踐世家載:越王乃賜文種劍曰:「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種遂自殺。正義引越絕書作「九術」,即「一曰尊天事鬼,二曰重財幣以遺其君;三曰貴糴粟稿以空其邦;四曰遺之好美以熒其志;五曰遺之巧臣,使起宮室高臺,以盡其財,以疲其力;六曰貴其諛臣,使之易伐;七曰強其諫臣,使之自殺;八曰邦家富而備器利;九曰堅甲利兵以承其弊」。

  囂詣長安,更始以囂為右將軍,季父崔為白虎將軍,義為左將軍。既而崔、義謀叛西歸,囂懼並誅,即求見而告其謀,二人誅死。更始以囂為忠,故以為御史大夫。

  方望既去隗囂,遂說安陵人弓林曰:「更始必敗,劉氏真人當受命。劉嬰本當嗣孝平帝,王莽以嬰為孺子,依託周公,以奪其位,以為安定公,今在民間,此當是也。」林等信之,于長安求得嬰,將至臨涇,聚黨數千人,立嬰為天子,望為丞相,林為大司馬。更始遣李松、蘇茂等擊,皆斬之。

  ①《範書》及《通鑒》均作更始三年春正月事。

  公之擊趙國,引兵入巨鹿,降廣阿。

  更始初立,遣使徇諸國,曰:「先降者複爵位。」上谷太守耿況出迎使者,上印綬,使者無還意。功曹寇恂勒兵入,請印綬。使者曰:「天王使者,功曹欲脅之邪?」恂曰:「非敢脅使君,竊傷計之不詳也。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立節銜命,以臨四方,郡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今至上穀而隳,阻向化之心,生離叛之隙,何以複令他郡乎?且耿況在上穀,久為吏民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為亂。為使君計,莫若複況,以安上穀,外以宣恩信。」使者不應。恂因顧叱左右,以使者教召況。況至,恂前取印綬帶況。使者不得已,承詔授之,況遂拜受而出。恂字子翼,上穀昌平人也,家世為郡縣之著姓。恂好學,為郡功曹,耿況甚重之。

  ①《範書》寇恂傳作「今始至上穀而先墮大信」,《袁紀》恐脫「大信」二字。
  ②造次,倉卒也。

  時,王郎使上穀發兵。恂與門下掾閔業議:「邯鄲拔起,不可信。王莽末時,所難伯升。今聞大司馬,伯升親弟,尊賢下士,所至見說,可歸附也。」況曰:「邯鄲兵強,不能獨距,如何?」對曰:「今據大郡,悉舉其眾,控弦萬騎,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太守,與合為一,邯鄲不足圖也。」耿弇之與公相失也,間行歸上穀,會適至,勸況發兵,乃遣寇恂至漁陽說太守彭寵。

  初,吳漢說寵曰:「漁陽、上穀突騎,天下所聞也。君何不率勉上穀共遣精銳,以詣劉公,並力擊邯鄲,此一時之功也。」護軍蓋延、狐奴令王梁亦勸寵,寵欲從之,其官屬不聽。漢知寵不得自專,乃辭,去城外思所以調其眾者。時道多饑民,見一諸生,漢使人召之,乃問所聞見。此生具說劉公所過為郡縣所稱,言邯鄲劉子輿非劉氏也。漢乃獨為檄,發漁陽兵,使此生奉檄詣寵。寵官屬皆疑,會恂至,寵遂發兵。以漢行長史事,與都尉嚴宣、護軍蓋延、王梁等將步騎三千人,共攻薊,誅王郎大將趙閎等。所過攻下城邑,誅其將帥。

  將及廣阿,聞城中車騎甚眾,漢乃勒兵問曰:「此何兵?」曰:「大司馬公也。」時王郎亦遣大司馬略地,漢複問曰:「大司馬為何公也?」對曰:「劉公也。」漢聞之喜,即進兵城下。

  初聞二郡兵且至,或雲王郎來,甚憂之。及聞外有大兵,公親乘城勒兵傳問之,漢等答曰:「上谷兵,為劉公。」諸部莫不喜躍。「耿弇得所歸附矣?」耿弇拜於城下,具言發兵狀。公乃悉召入,笑曰:「邯鄲將帥數言我發漁陽、上穀兵,吾聊應一言『我亦發之』,何意二郡良為吾來!方與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乃皆以為偏將軍,加況、寵大將軍,封列侯。

  ①此句上恐脫「公曰」二字。
  ②《通鑒考異》曰:「《袁紀》作『良牧為吾來』,今從景丹傳。」陳璞曰:「今本無牧字,是後人據《范書》改。」《通鑒》所引《袁紀》每每與今本異,現存明清諸本恐多有改竄。又胡三省曰:「良,首也,信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