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史籍 > 北史 | 上頁 下頁
封軌傳


  回族叔軌,字廣度。好學,通覽經傳。與光祿大夫武邑孫惠蔚同志友善。惠蔚每推軌曰:「封生之於經義,吾所弗如者多矣。」頗自修潔,儀容甚偉。或曰:「學士不事修飾,此賢何獨如此?」軌聞,笑曰:「君子整其衣冠,尊其瞻視,何必蓬頭垢面而後為賢。」言者慚退。以兼員外散騎常侍銜命高麗。高麗王雲恃其偏遠,稱疾不親受詔。軌正色詰之,喻以大義,雲乃北面受旨。使還,轉考功郎中,除本郡中正。勃海太守崔休入為吏部郎中,以兄考事幹軌。軌曰:「法者天下之事,不可以舊君故,虧之也。」休歎其守正。軌在台中,稱為儒雅。除國子博士,假通直散騎常侍,慰勞汾州山胡。

  司空、清河王懌表修明堂、辟雍,詔百寮集議。軌議曰:

  《周官匠人》職雲:夏後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五室,九階,四戶,八窗。鄭玄曰:「或舉宗廟,或舉王寢,或舉明堂,互文以見同制。」然則三代明堂,其制一也。案周與夏、殷,損益不同。至於明堂,因而弗革,明五室之義,得天數矣。是以鄭玄又曰:「五室者,象五行也。」然則九階者法九土,四戶者達四時,八窗者通八風,誠不易之大范,有國之恒式。若其上圓下方以則天地,通水環宮以節觀者,茅蓋白盛為之質飾,赤綴白綴為之戶牖,皆典籍所載,制度之明義也。秦焚滅五典,非毀三代,變更先聖,不依舊憲。故《呂氏月令》見九室之義,大戴之《禮》著十二堂之文。漢承秦法,亦未能改,東西二京,俱為九室。是以《黃圖》、《白武通》、蔡邕、應劭等鹹稱九室以象九州,十二堂以象十二辰。夫室以祭天,堂以布政。依行而祭,故室不過五;依時布政,故堂不逾四。州之與辰,非所可法。九與十二,厥用安在?今聖朝欲尊道訓人,備禮化物,宜則五室,以為永制。至如廟學之嫌,台沼之雜,袁准之徒已論正矣。

  後卒于廷尉少卿。贈濟州刺史。

  初,軌深為郭祚所知,祚堂謂子景尚曰:「封軌、高綽二人,並幹國之才,必應遠至。吾平生不妄進舉,而每薦此二人,非直為國進賢,亦為汝等之津梁。」其見重如此。軌既以方直自業,高綽亦以風概立名。高肇拜司徒,綽送迎往來,軌竟不詣。綽顧不見軌,乃遽歸曰:「吾一生自謂無愆規矩,今日舉措不如封生遠矣。」軌以務德慎言,修身之本,奸回讒佞,世之巨害。乃為《務德》、《慎言》、《遠佞》、《防奸》四戒。文多不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