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中國空軍傳奇 | 上頁 下頁 |
七七 |
|
◎第十七章 §一、飛機攔截失控墜毀山中 美蔣軍在派遣有人駕駛軍用飛機入侵中國迭遭重創之後便絞盡腦汁,將最新研製出的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應用到入侵中國領空進行偵察活動,但同樣遭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有力打擊。 美國無人駕駛偵察機首次侵入中國領空偵察,是在1964年8月29日。 那天,晴空萬里。美國1架147型無人駕駛偵察機,由DC—130型運輸機攜帶,在南海上空投放後,經海南島進入南寧地區上空,然後改航向東,過梧州、廈門,消失在臺北地區。這種無人駕駛飛機,是當時比較先進的飛行器,飛行高度一般在1.75萬米以上,時速為750—800公里,機身長8.53米,翼寬8.18米,反射面小,雷達發現距離近。而人民解放軍航空兵部隊當時使用的殲—6型飛機,按正常爬高難以達到同樣的高度,而且在升限高度上作戰,瞄準射擊動作也較複雜。 10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兵某師起飛一架殲—6型飛機,在1.76萬米高空,攔截一架從友誼關侵入,至廣西地區偵察的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中國飛行員發現目標後即開始進行攻擊。因為敵機飛行高度高,中國飛機必須在1.6萬米積聚力量,然後上沖1.76萬米的高度,靠近敵機後進行射擊,無奈中國飛機因為是上沖飛行,在射擊高度只能停留短暫時間,飛機便急速下滑,因此中國飛行員上沖後連續3次開炮,直至炮彈打光,但仍未命中目標。這位年輕的飛行員求勝心切,竟決心駕機撞下敵機,與敵人同歸於盡,但因高空空氣稀薄,飛機操縱系統反應較慢,飛行員操縱動作過猛,結果造成失速,飛機進入螺旋狀態未能改出,飛機完全失控,飛行員只得飲恨跳傘,飛機墜毀。 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連續入侵中國領空,解放軍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又幾戰不克,從空軍領導到作戰部隊甚為焦慮。尤其是10月13日的失誤,使得空軍總部深為震驚。 1964年10月15日,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上將率工作組緊急趕赴某師,調查13日戰鬥的情況,同該師的指戰員們一起研究對付美國高空無人駕駛飛機的方法。分析會上,他充分肯定了飛行員英勇作戰的精神,同時又嚴肅地指出:「打擊無人駕駛偵察機,是一種新的特殊戰鬥,不能蠻幹,應該講科學,講戰術,要在保存自己的前提下消滅敵機。」 師長劉鶴翹在筆記本上認真記錄著司令員的講話。13日的事故,他深感懊悔。一架殲—6飛機價值數千萬元,這給國家帶來了多大的損失呀?更重要的是一擊不中,飛機反而自毀,對全部隊都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劉亞樓走到桌前,拿起一個小飛機模型,一邊擺動,一邊說:「儘管敵機飛行高度高,體積小,它的弱點也很明顯嘛! 速度小,沒有主動躲避和還擊能力。擊落這種飛機的關鍵是地面要精確地對殲擊機進行指揮引導,壓准目標航跡。飛行員要採取正確爬高方法,熟練操縱技術,在極短時間內完成瞄準、射擊、脫離等一系列戰鬥動作。只要我們作好準備,不打無把握之仗。我看,使用現有裝備擊落敵機是完全可能的。」 劉亞樓司令員的分析動員精闢、有力,切中要害,使一師的指戰員們都有茅塞頓開之感。劉鶴翹師長最後站起來表態說:「劉司令員的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時,給我們指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我們一定吸取這次慘痛的教訓,落實軍委首長指示精神,苦練本領,爭取打一個翻身仗 。」一個月之後,該師在熟練掌握截擊技術,反復演練實戰過程的基礎上,擬定了一個計劃。 空軍領導機關根據這一計劃,又進一步完善制定了打擊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的兵力部署方案,經中央軍委同意後,在中南、西南等地增設了一些高空作戰點,配備了精幹的殲—6、殲—7作戰分隊和地空導彈部隊,配備了有經驗的指揮引導班子,從而大大提高了這些地區的防空作戰能力。各級指揮所和殲擊航空兵部隊,按照升限作戰的特點,組織了突擊訓練,對動力升限爬高、瞄準射擊等技術難題,進行了計算、論證和試飛。指戰員們滿懷信心地表示,一定要勝利完成打擊美國無人駕駛偵察機的作戰任務。 11月15日11時53分,海南島、雷州半島地區的多部防空雷達,同時發現一架美國G147無人駕駛偵察機,航向西北,直指潿洲島,高度1.76萬米,時速780公里。 機場指揮塔。師長劉鶴翹即令師機動作戰分隊中隊長徐開通起飛攔截。 12時20分,徐開通駕駛殲—6型飛機上升至1.62萬米高空,在左前上方發現目標,立即進入其尾後。當距離目標約4公里時,他在劉鶴翹的導引下躍升拉起,至高度為1.75萬米時改平,對目標進行跟蹤瞄準。當距離目標為1500米時,徐開通放減速板,從目標後下方5度角進入攻擊。他開炮射擊,但是彈道偏低,沒有擊中。於是他稍抬機頭,再次開炮,又未擊中敵機。 此時,徐開通靜下心來,又抬高機頭,再次瞄準,當距離敵機230米時,他第三次按下炮鈕。 一串炮彈打中了敵機。 「轟」的一聲,敵機爆炸起火,墜下高空。 「打中了!」徐開通興奮地報告。 「打得好!打得好啊!」地面指揮員劉鶴翹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高喊起來。 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擊落美國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它標誌著中國空軍的防空作戰能力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二、高空險射"黑烏鴉」 1965年1月2日,在祖國南疆的廣西,人們正在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中歡渡元旦佳節。 中午時分,空軍雷達站的熒屏上開始出現了一個微弱的黃色亮點,慢慢地蠕動著。 「又是一隻黑烏鴉!」雷達操縱手準確地作出判斷。同時,立即報告空軍指揮所。 60年代初,美國U—2型高空偵察機連連被我擊落,又製造出了一種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這種飛機顏色灰暗,飛行中發出一種十分難聽的淒厲的噪音,我們的空軍飛行員給它起了一個綽號「黑烏鴉」。它體積很小,速度也不是太快,但飛得極高,飄飄悠悠,特別難打。有經驗的飛行員都知道,打這種飛機在通常的有效距離開炮不行。你明明瞄得准准的,抓得牢牢的,炮聲響後,回頭一看,那傢伙還在空中游遊蕩蕩。 空軍副中隊長張懷連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那是1964年12月15日,張懷連奉命起飛攻擊「黑烏鴉」偵察機,很快發現了目標,連續攻擊了兩次,都沒有打掉敵機。當他的炮彈打光後,敵機還像一片枯葉在高空中飄蕩。當張懷連走下飛機時,臉上火辣辣地難受。他牢牢記住了這難忘的一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