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一二八


  毛澤東要求彭德懷立即發動第四次戰役,並把中國軍隊的戰線向南推進到三六線上去,而目前的戰場局勢是:西線的中國軍隊不得不向三八線以北後退。

  2月11日黃昏,中國軍隊的四個軍開始了向橫城地區的大規模反擊作戰。

  中國第四十軍負責正面攻擊的目標是南朝鮮軍第八師。

  第四十軍軍長溫玉成和政委袁升平把—一八師和一二零師放在了第一梯隊的位置上,主要的突擊力量是年輕的師長鄧岳指揮的—一八師。溫玉成不但把軍主要炮兵力量配給了這個師,還將作為預備隊的一一九師中的主力團三五五團加強給了鄧嶽。而一二零師的任務是:首先打開南朝鮮第八師堅守的聖智峰和800高地,以保證—一八師攻擊路線上側翼的安全。這個部署沒出各師指揮員的意外,因為以往的仗就是這麼打的。

  第四十軍的士兵中流傳著這麼一個順口溜:—一八打,—一九看,一二零圍著團團轉。

  鄧岳的一一八師再次證明了中國軍隊大膽迂回分割包圍的戰術的有效。

  鄧嶽在研究地圖的時候發現,在—一八師主攻方向的正面,有一個兩條公路匯合的「丫」字形路口,這顯然是一旦攻擊開始,善於逃命的南朝鮮士兵潰逃的必經之路。要想不打擊潰戰,更

  多地消滅敵人,就要派部隊插進去,封堵這個「丫」字形路口。令—一八師其他軍官驚訝的是,鄧嶽一反以小部隊穿插的慣例,他要派一個整團插過去。從攻擊開始線至那個「丫」字形路口,足有25公里,而且穿插部隊必須在黎明前插到位並且佔領路口,才能把正面南朝鮮第八師二十一團的後路真正封死。

  多年以後,西方的軍事史學家仍對中國年輕師長鄧岳的戰法稱讚不已:兩個團從正面並肩突破,一個團從中穿插到後位。

  險棋!新奇!

  鄧嶽放在正面的三個團並非一線進擊,而是互相配合,互相掩護:三五三團在左,三五四團在右,以並肩突破南朝鮮第八師二十一團的防禦陣地,而負責穿插的三五二團從兩個團中間滲透進去,直插敵後。這樣做是為了加速迂回發展迅速。鄧嶽不信南朝鮮的一個二十一團能經得住中國軍隊三個團的衝擊!

  三五二團,是鄧岳手中的主力團,向以敢打敢拼而聞名。這個團的團長羅紹福是個老紅軍,曾是鄧岳的老班長。

  反擊戰一開始,—一八師就迅猛地向南朝鮮軍隊的陣地衝擊而去。左翼的三五三團一個小時之內就突破了南朝鮮軍隊兩個連的防禦陣地。右翼的三五四團二營僅用了半小時就攻佔了當面的阻擊陣地,殲滅了南朝鮮軍的一個加強連。三五二團趁這兩個團正打得激烈的時候,迅速向敵後發展。他們在前沿沒有受到阻擊,但是,在經過一個叫上榆洞的地方時,參謀長冷利華被敵人的阻擊炮火擊中犧牲。冷利華1939年入伍,身經百戰,三次當選戰鬥模範,他的死令戰士們悲痛不已。

  三五二團七連是穿插的尖刀連,他們在冷利華犧牲的地方,與一個排的南朝鮮士兵相遇。七連的士兵兇猛地沖上去格鬥,整個南朝鮮搜索排無一人生還。三五二團逐漸脫離大部隊的戰線,獨自深入到了敵後。進入一座大山中之後,朝鮮嚮導迷了路,七連長張洪林依靠指北針,在厚厚的積雪和迷宮一般的溝壑中帶領士兵頑強前進,他們終於到達了地圖上指示出的一座高地。上了高地,看見正前方的小山上有吸煙的星火。小山上的南朝鮮士兵萬萬沒想到,在距離打得正熱鬧的前沿還有幾十公里的地方,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3000名中國士兵正在悄悄地通過。

  只要敵人沒有發現,三五二團就向前奔。在公路上,不時地看見從前沿逃下來的南朝鮮士兵在路邊橫躺豎臥,他們看著這支幾千人的隊伍在黑暗中急行軍,由於沒想到竟能是中國軍隊,因此根本不予以理會。有些南朝鮮士兵覺得跟著大部隊逃命安全,於是就踉進了三五二團的隊伍,中國士兵也不知不覺,他們這樣走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在向後傳口令時因為不會說漢語,才被中國士兵發現繳了槍,由於帶著俘虜不方便,於是中國士兵把這些南朝鮮士兵推到了一邊繼續趕路。

  六個小時後,三五二團接近了那個「丫」字形的路口。

  突然,前邊燈光大作,一隊由100多輛汽車組成的敵人的車隊迎面開來。

  三五二團沒有猶豫地撲了上去。

  成束的手榴彈飛起來,汽車頓時燃起大火。混亂一陣之後,數輛坦克沖出來,開始進行還擊。

  這時,一個叫于水林的戰士向坦克沖了過去。

  于水林,個大身長。戰前班裡分到兩顆反坦克手雷,他搶了過來。這種手雷很大,手榴彈袋裝不下,別在腰上跑起來又不對勁兒,於是他就把手雷放在自己的米袋子裡,米袋子的一頭是炒麵,一頭就是這兩個大傢伙。行軍時怕把手雷丟了,就把袋子口系得很緊。現在,當他向坦克沖上去的時候,袋口怎麼也解不開了,于水林急得沒了主意。班長以為他害怕了,沖他喊:「于水

  林!你到底有沒有決心?「情急之下,他一使勁,硬把布袋撕開了。他拿起反坦克手雷,一直沖到巨大的坦克面前,把手雷往坦克的履帶中一塞,巨響之後,坦克被炸毀了。于水林連續炸毀兩輛坦克,又端槍追擊從坦克中跳出來的美國士兵。戰鬥中他的右臂連中數彈,鮮血染紅了他的軍裝,他就用左手舉著手榴彈繼續追擊敵人,就這樣,他抓到了八個美國士兵。

  三營教導員翟文清當時就決定給于水林請功。

  戰爭過去了多年後,三營教導員翟文清已成為一一八師的副師長,他沒有忘記在戰場上倒在他身邊的戰友,包括舉著手雷沖向美軍坦克的大個子士兵于水林。于水林被轉運到後方養傷,之後,就再也和部隊沒有聯繫了。部隊的檔案中只記載了于水林是熱河人。於是,翟文清派人到承德地區去尋找,費盡周折也沒有下落。翟文清不甘心,尋找的努力一直持續了很多年,直到朝鮮戰爭結束10年後的一天,他終於查到于水林是內蒙古昭烏達盟赤峰縣美麗鄉美麗河村人。

  美麗鄉,一個多麼美麗的名字。

  美麗河村極端貧困。

  于水林是這個貧困村裡最貧困的人。他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孤身一人住在生產隊的馬棚裡。

  他的右臂已經截肢,失去了勞動能力。

  沒有人知道這個衣衫襤褸的殘廢漢子曾經連續炸毀美軍的兩輛坦克,並單臂俘虜了八個美軍士兵。沒有人知道這位孤獨的殘廢漢子是曾在為保衛新中國而進行的戰鬥中榮立過一等戰功的功臣。

  當翟文清副師長千里迢迢地來到美麗河村,終於名見了于水林的時候,他緊緊地抱住他的這個大個子士兵,淚如泉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