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美國人把美國式的民主帶給了南朝鮮,南朝鮮一下子冒出了各色各樣的「政黨」,最多的時候達到113個。這些「政黨」大多是政治上的歷史老冤家,誰也不願意與誰有一絲合作,拿麥克阿瑟自己的話講,「這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麥克阿瑟一生的經歷表明他既是叱吒風雲的一代戰將,又是國際政治中典型的低能兒。他把美軍佔領日本的那一套用在了南朝鮮,他甚至從來沒想到,朝鮮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二戰後,都和戰敗國日本的政治地位完全不同。

  在戰敗的結局中驚魂未定的、讓原子彈炸得驚恐萬狀的日本人可以把麥克阿瑟視為統治、專制、社會法制的象徵,但朝鮮對這個美國軍官沒有任何可屈從的理由,朝鮮人民渴望的是結束外國的統治,建立自己的國家。於是,僅1946年間,大規模的示威、抗議、罷工、罷課等活動從年初到年尾此起彼伏,接連不斷,席捲了南朝鮮73個郡。美軍出動騎兵和坦克鎮壓,結果使矛盾更加激化,以致到了10月,大丘爆發武裝起義並持續了兩個月之久,成為朝鮮歷史上著名的「十月抗爭」。

  麥克阿瑟後來的繼任者李奇微將軍在他的回憶錄中承認:「美軍的軍事佔領政策和措施不得人心,失去了朝鮮人民的信任與合作。」

  1947年10月17日,蘇聯在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上,提交了兩項議案:一是邀請南、北朝鮮的代表參加聯合國討論朝鮮問題的會議;二是提議蘇美兩國於1948年初同時自北、南朝鮮撤出軍隊,讓朝鮮人民建立朝鮮的全國政府。結果,兩項議案均遭美國否決。

  實際上,美國的真實想法是儘快從南朝鮮脫手。原因不僅僅是南朝鮮已成為美軍的政治泥潭,同時還因為美國國內的反戰呼聲日益高漲。美國國會秋季會議開始的時候,議員們收到了成百上幹雙鞋,大多數是美軍家屬送來的。「戰爭不是已經結束了嗎?讓小夥子們回家吧!」日本投降的那天,美國大約有1200萬男女青年仍在軍隊服役,到了1946年,美國國會兩院撥款委員會規定,所有軍種加在一起,美國軍隊的總人數不得超過107萬。理由很簡單:世界大戰打完了,美國納稅人沒有必要養活那麼多穿軍裝不幹活的人。基於這一點,11月14日,美國利用它在聯合國的特殊地位,強行通過了關於朝鮮問題的決議。

  決議決定由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國民黨政府)、薩爾瓦多、法國、印度、菲律賓和烏克蘭九國的代表組成「聯合國朝鮮問題臨時委員會」,派駐朝鮮「監督進行議會選舉」,「成立朝鮮全國政府和建立武裝力量」。表決時,蘇聯、白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的代表拒絕投票,烏克蘭則宣佈它不參加這個「委員會」。

  當其他國家在決定朝鮮的命運時,北朝鮮領袖金日成建議召開一個由「南、北朝鮮所有民主政黨、社會團體代表參加的聯席會議,作為實現祖國統一的當前措施之一」。1948年,會議召開了,南、北朝鮮56個政黨共454人參加了會議,其中的240人來自南朝鮮。會議反對南朝鮮單獨舉行「選舉」,致電美蘇兩國撤走軍隊,讓朝鮮人民在沒有任何外部勢力干涉的情況下,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會議的聯合聲明稱:「絕不承認南朝鮮單獨選舉的結果,也絕不承認和支持這一『選舉』產生的單獨政府。」

  美國人很清楚,如果按照金日成的建議去做,統一朝鮮的只能是強大的、組織嚴密的、受到絕大多數人民擁護的共產黨政權,而這是美國人絕對不願意看見的局面。於是,1948年7月12日,在美國人的操縱下,南朝鮮的「選舉」終於舉行了。「國民議會」通過了《大韓民國憲法》,「大韓民國」成立了。麥克阿瑟將軍參加了大韓民國總統的「就職儀式」,這個總統名叫李承晚。

  李承晚,1875年4月26日生於朝鮮黃海道平山一個富有的家庭,從小受外國教會的教育。21歲時因勾結日本人被關押了8年,出獄後到了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後回到朝鮮,當上了中學的校長,並參加了民族運動。1919年當上「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總統。但是,由於他向當時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美國「託管」朝鮮的建議,加上他有貪污旅美僑胞捐獻的「獨立基金」的嫌疑,不久便被趕下臺。日本佔領朝鮮後,他流亡美國。

  30年後,當麥克阿瑟進入南朝鮮時他還不知道世界上有李承晚這麼個人。麥克阿瑟的亞洲問題專家們對李承晚的評價是:「一個愛挑剔的老頭。」美國《芝加哥太陽報》記者馬克。蓋恩的說法則更為尖刻:「這是一個陰險狡猾的危險人物,他不合潮流,迷迷瞪瞪地撞進這個時代,運用陳腐觀點和民主機制達到荒謬絕倫的專制目的。」李承晚離開朝鮮後自封的各種頭銜讓美國人聽起來都將信將疑,後來的杜魯門總統就明確拒絕承認李承晚的「流亡臨時政府」,因為他知道承認就會「背離由朝鮮人民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政體和政府的原則」。

  但此時的麥克阿瑟急於要尋找一個朝鮮人作為美國利益在朝鮮的代言人。他到處打聽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最後打聽到了蔣介石的頭上。

  蔣介石並不認識李承晚,但是,一個叫做金久的朝鮮人是蔣介石的朋友,金久曾長時間地居住在中國,成為蔣介石的座上客,深得蔣介石的友情。金久知道李承晚是那個「流亡臨時政府」的總統,於是消息經過金久的傳播,許多在中國的富裕的朝鮮商人特別推薦了李承晚。於是,麥克阿瑟請金久和李承晚來到漢城,當看金久的面,麥克阿瑟這位「亞洲的太上皇」表示,讓李承晚擔任南朝鮮的統治者。麥克阿瑟為了把戲演得更真切,專門舉行了一個「歡迎李承晚回到漢城」的儀式,以便讓「全朝鮮人民看看自己的領袖」。

  這是麥克阿瑟在政治上所做的又一件低能的事。當兩年以後朝鮮戰爭爆發時,麥克阿瑟飽嘗了他精心選來的「李總統」的刁鑽古怪。

  1948年,李承晚73歲。

  在「大韓民國」成立一個多月後,北朝鮮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金日成當選為首相。

  至此,在遠東的朝鮮半島上,同一國家和民族,出現了兩個意識形態絕然敵對的政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於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而導致分裂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德國,一個是朝鮮。德國是二戰中侵略國的核心,是美蘇盟軍的敵人,它的分裂始發于勝利各方對戰敗國家的佔領。而朝鮮作為一個德意日法西斯統治的受害國,為什麼也落得和德國一樣被分裂的結局?

  沒有人,包括蘇聯人和美國人,會認為這樣的一個朝鮮半島會平安無事。「戰爭是早晚的事。」美國駐南朝鮮大使約翰·穆喬說,「說不定就在哪天早上。」

  1948年底,為了迫使美國從南朝鮮撤軍,蘇聯首先從北朝鮮撤軍。蘇聯撤軍之後,朝鮮半島局勢驟然緊張起來。短短幾個月內,在三八線上由南朝鮮挑起的軍事摩擦達到37起,李承晚向三八線附近秘密調集的士兵人數已達4.l萬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