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遠東朝鮮戰爭 | 上頁 下頁


  為了向全世界表明美國「棄台」的決心,國務卿艾奇遜乾脆公開了美國在遠東的防線。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的演講中,他面對記者展開了一幅遠東地圖,用講解棒邊畫邊說: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防線確定為北起阿留申群島,經過日本的琉球群島,南至菲律賓,臺灣和朝鮮在美國的防衛圈之外。換句話說,凡是在美國的防衛圈之外的事情,美國不會去管。美國遠東軍事防線的公開,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以至於在朝鮮戰爭爆發的三年中,艾奇遜不斷地受到美國激進派的攻擊,他們用艾奇遜證明著麥卡錫議員曾經說過的一句驚人的話:美國國務院一大半兒的人是共產主義分子。

  杜魯門的聲明和艾奇遜的演講時間都是1950年的年初。

  對遠東來講,這是一個微妙時刻。

  儘管後來毛澤東針對杜魯門1月5目的聲明譴責美國「說話不算話」,但是當時杜魯門的聲明對北京無疑是一個安全的信號。橫渡臺灣海峽的作戰計劃在毛澤東的腦海中已經成熟,現在需要關注的僅僅是軍事上的準備和氣象資料。全中國即將徹底解放的前景令毛澤東的那段時光顯得特別美好,他神采飛揚地穿行于建國初期的各種會議間,一次次地操著風趣幽默的湖南鄉音向人民描繪中國明天的藍圖,他說:「我們的目的一定要達到,我們的目的一定能夠達到!」

  但是,在毛澤東舒暢的心情中還是有一塊小小的陰影。作為富有遠見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多少預感到,在遠東北部與中國相鄰的朝鮮半島上,戰爭的態勢也許不可避免。毛澤東對此備感不安,而這種不安被美國報紙上的一篇文章給加強了。美國國會反對放棄臺灣的議員寫出了分析1950年初遠東政治局勢的文章,文章巨大的黑色標題字讓美國人都心驚肉跳:杜魯門邀請共產黨進攻!

  臺灣,面積36000平方公里,人口600萬。日本佔領期間留下一些工業基礎,而大部分島民世代以耕作農田為生。1949年從大陸突然擁入的國民黨軍隊使這個封閉的島嶼驟然緊張起來。物價飛漲,物資奇缺,而解放軍馬上就要進攻的消息和美國「棄台」的政策使這個本已混亂的島嶼更加惶惶不安。從大陸掠奪了不少金條的國民黨顯貴們開始設法再次出逃,臺灣政權在「保密防諜」口號的偽裝下,下令禁止臺灣人員出島,大有「要完蛋大家一起完蛋」的架勢,但卻更加劇了全島人心崩潰的進程。

  國民黨撤退到臺灣的號稱60萬人的軍隊,其實大半是已毫無鬥志的散兵,飛機沒有零件,汽油的庫存僅夠使用兩個月,破舊的軍艦有一半兒根本不能參加戰鬥。最後,連糧食都成了問題。

  1949年臺灣的糧食產量比10年前的產量少了14萬噸。分散在沿海各個小島嶼上的國民黨士兵衣衫破舊,饑腸輸輸,他們的作戰方案中最詳細的內容就是當解放大軍到來的時候如何逃命。

  況且絕大部分出逃的士兵家屬親人還在大陸,對父母妻兒的思念在風雨飄搖的時刻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與解放軍打過仗的老兵們都知道,到時候把手舉起來是最好的出路,那樣解放軍會發給幾塊大洋當回家的路費,這是早點兒離開這個島嶼的最好的辦法了。

  1950年,解放軍渡海進攻臺灣最適宜的時間是在已6、7、8這三個月內。因為,到了9月,臺灣海峽就會進入颱風頻發季節。

  而在6、7、8這三個月中,戰役最有可能打響的時間是6月。

  蔣介石盼望海上的颱風早點兒來到,越早越好,最好是整年不停地刮。

  但是,6月,當他特地來到臺灣海峽的海邊時,他看到的是一個平靜的、藍得像一塊大玻璃似的遼闊海面。此時,蔣介石的目光死死地向他出逃的那塊大陸望去,他根本沒有想到,就在這塊大陸的北邊,有著一個叫朝鮮的國家,用不了多久這個國家將與海峽那邊的大陸命運攸關。而此刻,纏繞蔣介石的問題只有一個:解放軍什麼時候打過來?

  解放軍缺少空海軍力量。

  在建國前夕的1949年7月,解放軍各主力部隊正向這個國家的邊緣地域發展戰果的時候,一個由劉少奇為首的代表團出發到蘇聯去了。這個代表團攜帶著一封中共中央給斯大林的信,信的內容是向蘇聯提出協助中國共產黨的軍隊進攻臺灣,中國請蘇聯出動空海軍參戰。在蘇聯,劉少奇向斯大林說明了準備1950年解放臺灣的設想,要求蘇聯提供200架戰鬥飛機並代訓飛行員。對於劉少奇的具體要求,斯大林很痛快地答應了;但是,對於中共中央在信中的請求,斯大林卻沒有首肯。蘇聯不願意在解放軍攻打臺灣的時候派出空軍和海軍參戰,是擔心美國一旦無法坐視而介入將可能誘發蘇美戰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五年之後,斯大林說:「蘇聯人民已經遭受了巨大的戰爭磨難,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這樣做。」

  毛澤東理解斯大林的顧慮。這個農民出身的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長期的戰爭中樹立了一個影響了他一生性格的信念,那就是「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辦自己的事情,「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毛澤東並沒把蘇聯的援助視為解決臺灣問題的關鍵。但是,當他接到福建沿海前線的戰鬥報告時,他這個

  從來沒有出過海的偉人開始有了疑慮。解放金門島的戰鬥,由於渡海工具的簡陋和渡海作戰的難度,解放軍傷亡巨大。沿海作戰尚且如此,打到臺灣去的難度就更可想而知了。

  毛澤東決定親自到蘇聯去。

  1949年12月,莫斯科最寒冷的季節,出生於中國溫暖的南方的毛澤東乘坐火車橫穿了西伯利亞覆蓋著茫茫冰雪的荒原,來到蘇聯的克里姆林宮。

  這是毛澤東一生中第一次離開自己的祖國。

  中國共產黨從她成立的那天起,就決心以蘇聯共產黨為榜樣,通過浴血奮戰建立起像蘇聯一樣的社會主義國家。但是,在蘇聯看來,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國民黨控制著全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還是中國的合法政府,而共產黨還很弱小,居於中國偏僻地區的一些角落。由此在抗日戰爭期間,蘇聯把對中國的援助絕大部分給予了國民黨。直到1948年,共產黨的軍隊奇跡般地在四個多月的時間裡消滅了國民黨正規軍144個師,加上非正規的29個師,總人數在154萬人以上時,蘇聯才不禁大吃一驚。

  蘇共中央派米高揚到當時中共中央的駐地西柏坡,來探究中國的事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米高揚回到蘇聯後的結論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階層是由一群精通馬列主義的、極其有能力的精英所組成,國民黨的失敗是一種必然。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蘇聯還是提出共產黨和國民黨「劃江而治」。蘇聯的擔心是:一旦解放軍渡江解放全中國,美國就會參戰,從而將可能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把蘇聯也拖進去。結果卻是解放軍一直打到了國民黨的「總統府」,美國人沒管也沒救。

  在劉少奇訪問蘇聯的時候,斯大林已經知道了不可輕視中國共產黨人,他曾這樣問劉少奇:「我們是否妨礙了你們?」劉少奇回答:「沒有。」斯大林還是說:「妨礙了,妨礙了,我們不大瞭解中國。」

  不大瞭解中國的斯大林,怎麼可能瞭解毛澤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