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血祭盧溝橋 | 上頁 下頁
六五


  廊坊、廣安門戰事以後,形勢已有變化。日酒井鎬次獨立混成第一旅團,已經由古北口到順義,又由順義進一步佔領沙河鎮,從而切斷北平至張家口的平綏鐵路。鈴木重康的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瀨良支隊已經由高麗營進一步佔領清河鎮,與駐北苑的二十九軍獨立三十九族阮玄武部已經近在咫尺。

  駐通縣附近的日駐屯軍步兵旅團第二聯隊步炮兵2000餘人,突然攻擊通縣附近寶珠寺的中國守軍獨立三十九旅一營,一營由營長傅鴻恩率領下苦守陣地,戰到午夜以後,方突圍而出,退至南苑。為此,日軍在總攻之前拔去了身邊第一個釘子。

  7月27日夜,日軍已得到漢奸潘毓桂報告的中國軍隊的軍事部署情報。川岸文治郎的二十師團提前佔領團河。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急調兩個團兵力增援南苑守衛,行至團河,日軍以逸待勞,在大炮坦克的支援下,截擊趙部,趙部傷亡慘重,部分隊伍沖出,至南苑兵營。此時,日軍已全部進入總攻陣地。

  二十九軍的作戰計劃,已經被漢奸出賣。廊坊、廣安門戰事後,宋哲元叫來在北平的一四三師師長劉汝明,對他說:「子亮(劉汝明字)你趕快回去,照計劃做,8月1號行動。」這該是絕密軍情,劉汝明立即乘專列回張家口,可是,車經沙河鎮時,日軍拆毀500米鐵路欲擋住劉汝明,時間差在瞬息,劉汝明列車剛過沙河。

  中國軍隊與日軍兩個針鋒相對的作戰方案,成敗的關鍵在於誰先動手,中國軍隊方案決定8月1日施實,可能日軍已得情報,日軍方案決定於7月27日中午施實,因北平城內日本僑民未能按計劃全部撤至使館區,進攻時間向後延續14個小時,即:總攻時間在7月28日淩晨2時。比中國軍隊提前4天。

  日軍總攻的第一目標是南苑,川岸師團主力佔領團河以後,面目已經非常明顯,團河距南苑不過3公里,南苑背後是日重兵所在之豐台。南苑一直是二十九軍軍部所在地。宋哲元將軍此時已感形勢危急,27日急調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來南苑,任南苑所部前敵總指揮,並于同日將軍部調進北平城內中南海。

  27日夜,趙登禹才從任丘趕到南苑,見到副軍長佟麟閣,他對南苑情況還未來得及瞭解,駐任丘一帶的部隊也未趕到,28日淩晨,日軍對南苑開始總攻擊。

  §第二十章 南苑學兵捐軀

  7月27日之夜,從南苑向東南方向望去,只見團河附近火光沖天,一陣陣炮火的閃光,站在南苑兵營大門前可以清楚地看清報紙上的小字。密集的槍聲像節日的鞭炮,大炮的隆隆聲使南苑兵營的地面都顫抖起來。

  學兵、士兵,年輕的軍官們都抱著槍坐在營房中等待出發增援團河的命令。可是,命令遲遲不下,因為不准主動出擊的命令仍然有效。

  這時候趙登禹師長已經到了南苑,正在和佟麟閣及騎兵師長鄭大章、軍事訓練團教育長張壽齡等人交換情況。團河槍聲一響,將軍們就都走出了指揮部,站到門前的走廊上向東南方向眺望。首先是趙登禹將軍估計到,這可能是其部下兩個團的官兵與敵遭遇。聽密集的槍炮聲,看到沿著地平線一片如長蛇狀的火光,將軍明白,這戰事極為激烈,日軍的火力很強,用了重兵。可是,將軍們怎麼也難估計到,趙部北上的軍情已經被漢奸潘毓桂等人出賣給日本人,怎麼也難估計到,日軍主力兵團,川岸文治郎的二十師團已經突然出現在團河附近。所以,將軍們認為趙部兩個團北上途中,與敵某部不期而遇,發生遭遇戰。縱觀全域,命令:(兩個團)突破日軍防線到南苑集中。可想趙部這兩個團被打得如何殘破!沖到南苑殘部已經兵傷馬缺,無法再投入使用。

  南苑守軍無法支援趙部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實無恰當兵力可調。南苑兵營自建營之始,即是一個訓練場地,並非準備以此為戰場。其兵力有:二十九軍軍部各處機關及直屬炮步兵各營,現在正處向北平城內中南海撤退過程中。特務旅所屬的兩個團,旅長孫玉田;軍官教導團,團長由佟麟閣副軍長兼任;騎兵第九師之1個團,師長鄭大章。第三十七師炮兵1個團,步兵1個團,以及學生訓練團等,其各部大多由所屬部隊分期分批調來南苑進行軍事訓練,人員大多不齊,沒有作戰時互相協調配合的安排。

  更重要的是,雖然在趙登禹總指揮未來之前統歸副軍長佟麟閣和第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領導,可是編制混亂,無法統一指揮。27日之前,雖然有大體的任務分派,軍官教導團及特務旅擔任阻止由黃村團河向北進犯之敵(主要指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保安隊)。第三十七師,騎兵九師之一部,佈防于歐亞飛機場一帶,阻止由豐台、長辛店一帶企圖包圍南苑之敵。當時的學兵軍事訓練團約1500人,都是參軍不久的學生,用在戰場實為不當,但學兵們一再請纓殺敵,將該團列入戰鬥序列,警戒兵營東南角九營房小砦一帶。

  至今,對南苑兵營駐守的總兵力眾說不一,一說有2萬人,一說有7000人,還有其他估計。根據各方面材料推算,估計減去學兵1500人外,約有7000人。這7000人,大都是經過長城抗戰的老兵,戰鬥經驗豐富,戰鬥力也很強。1500名學兵都是剛離校門不久的熱血知識青年,沒有經過任何戰爭鍛煉,沒有任何戰鬥經驗,實無多大戰鬥力。

  佟麟閣將軍一閃念,想起這些學兵求戰場景,實催人淚下。

  幾天前,軍事訓練團接到命令,命令每個學兵攜帶3天口糧,準備向保定轉移,炊事房蒸饅頭,分到各班切片曬乾,以便攜帶。因這1500名學兵正在訓練之中,將來都是國家和軍隊棟樑之材,如當戰鬥兵使用,殊為不當,擬遷往保定繼續學習。當學兵們得知這一原因後,學生們再次上書願效前驅,決心在前線殺敵報國。這時的北平各報紙也報道了學生軍請纓殺敵的壯舉。佟麟閣團長和教育長張壽齡研究再三,決定暫時留在戰場鍛煉。

  當時戰情已經相當緊張,已經露出日軍進攻南苑跡象。一天,佟麟閣自北平開會回來,立即命令駐南苑各部,馬上在營區周圍砍倒400米寬的莊稼,並在營區邊緣挖臨時塹壕。

  不擾民,真愛民,是西北軍的傳統,不破壞百姓莊稼這點,對這些農民出身的官兵是很好理解的。即將爆發的中日大戰,將給百姓帶來的必然是流離失所,衣食無著。佟將軍望著已經高過人頭的遍頭的高粱和玉米,佟將軍知道這就是百姓的衣食所依,生命所系。砍掉營區四周約有15—16裡長,400米寬的高粱和玉米,就等於斷絕了很多百姓的生計。尤其在這戰亂的歲月,他們將成餓殍,父老嬰幼將啼饑號寒。不能再想,佟將軍下定決心,設法少砍掉莊稼,由400米寬,減為200米寬——這將是用血去換取的代價。

  命令下達後,所有作戰部隊立即進行工事作業。官兵、學兵們列隊站在莊稼地面前,首先唱《吃飯歌》:

  「這些飲食,人民供給,我們應該為民努力,帝國主義,國民之敵,為國為民,我輩天職。」

  歌聲激蕩,唱得官兵們心裡火辣辣的。唱完以後,他們帶著負疚的心,開始清除塹壕前的障礙,砍掉200米以內的高粱和玉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