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日出日落三八線 | 上頁 下頁 |
三四 |
|
彭德懷回答:沒來得及吃午飯。 毛澤東關切他說:人是鐵,飯是鋼。你必須先吃飯,你若不吃飯,我就不聽彙報。 彭德懷只好到食堂匆匆扒了幾口飯。趕忙返回毛澤東住處。 看見彭德懷明顯地消瘦了,眼睛佈滿了血絲,毛澤東關切地問候了他。彭德懷說:我今年53歲了,身體沒有什麼毛病,就是睡覺太少了。 彭德懷向毛澤東作了詳細彙報,說明戰爭不能速勝。他說:「我軍現在是出國作戰,與在國內作戰有突出的不同之處:一是兵員補充不能取之於敵。抓到的敵人俘虜不能補充自己,也不能就地動員朝鮮青年參加志願軍。現在志願軍傷亡很大,得不到及時的補充,戰鬥力已越來越削弱。二是敵機轟炸,道路、車輛毀壞嚴重,物資得不到及時補充。使繳獲敵人的裝備;因缺乏技術人員,不能使用,幾乎全部被敵機炸毀。三是部隊越過三八線作戰,正是嚴冬季節,朝鮮東西兩面都是海,寒風襲人。戰士衣服單薄,有的連鞋襪都沒有,大量生病和凍傷。四是幾十萬志願軍得不到充足的糧食供給,更得不到新鮮的蔬菜,指戰員靠的是一把炒麵、一把雪堅持作戰,營養不良,體力下降,許多人得夜盲症,嚴重影響作戰行動。我們現在一無空軍掩護,二無足夠的高射火炮,運輸車輛大部分被中途炸毀。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一個多月共損失汽車780多輛,真正能夠送到前方的物資糧食為數很少。我們如不能有效地保障後方的交通運輸,是無法堅持長期作戰的。」 毛澤東聽後沉思了一會說:「中央對志願軍在朝鮮前線的困難處境很關心,根據現在的情況看,朝鮮戰爭能速勝則速勝,不能速勝則緩勝,不要急於求成。」 他一邊作著手勢,一邊強調下一步的戰略方針: 「(一)從目前朝鮮戰場最近進行的戰役中可以看出,敵人不被大部消滅,是不會退出朝鮮的,而要大部消滅這些敵人,則需要時間。因此,朝鮮戰爭有長期化的可能,至少我應作兩年的準備。目前敵人的作戰意圖是企圖與我進行消耗戰。在過去:個月當中,敵人當占住陣地之後,經過調整補充,便尋找機會向我作試探性進攻,其目的在一方面不容許我在前線作必要的休補,另一方面則利用其技術條件消耗我軍,同時,敵人對朝沿海的襲擾,運輸線的不間斷的轟炸,均甚為積極。我軍補充物資只有60%至70%能達前線,有30%至40%在途中被炸毀。在目前:個半月內因我新軍來到,老軍未補充,敵人有重新進出三八線南北地區的可能。 (二)為粉碎敵人意圖、堅持長期作戰,達到逐步殲滅敵人之目的,我中國志願軍擬採取輪番作戰的方針。中國志願軍已決定編組三番輪流的部隊,即將現在朝鮮作戰的9個軍30個師作為第一番志願部隊;將正從國內調去的6個軍及現在朝鮮即將補充的3個軍(有2個軍現在元山、鹹興地區休整)共9個軍27個師作為第二番志願部隊,約4月上旬可全部到達三八線地區,接替現在漢江前線的6個軍的任務;將準備從國內調去的6個軍及第一番志願部隊中的4個軍共10個軍30個師作為第三番志願部隊,準備6月中調用。上述10個軍中的4個軍,因打了5個月,必須補充休整;在第二番志願部隊接替前線任務後,即調至平壤、元山地區休補,兼顧海防。第一番志願部隊中其他2個軍,則調回國內整補。在過去4個戰役中,中國志願軍戰鬥的與非戰鬥的傷亡及減員已超過10萬人,正將補充老兵新兵12萬人;今明兩年準備再有傷亡30萬人,再補充30萬人,以利輪番作戰。 (三)根據1、2兩月份的作戰經驗,我因有3個軍在鹹興以北戰役中損失較大,從事休整,致現在前線的只有6個軍,減員甚大,未獲補充。因之我無後備力量,在戰役勝利時不能擴張戰果,在敵人增援時不能打敵援兵。同時,我軍南進,後方線長,供應很困難,還須留兵守備。故在敵人未被大量消滅前及我尚無空軍掩護條件下,我如過早逼敵甫退,反不利我分割殲敵。鑒於此種情況,在我第二番志願部隊9個軍於4月上旬到達前線以前,敵之陸軍還較我佔優勢,我應避免進行戰役性的出擊,而以第二番志願部隊6個軍及朝鮮人民軍4個軍在南漢江以北地區進行防禦,遲阻敵人。但必須估計,在今後:個半月內,敵人有可能尋機進攻,逼我應戰。在此種情況下,我軍擬讓敵人進至三八線南北地區,在我第二番志願部隊9個軍到齊後,再進行有力的新的戰役。我們計劃在我軍第二番部隊到達後,在4月15日至6月底兩個半月內,在三八線甫北地區消滅美軍及李承晚軍建制部隊數萬人,然後向南漢江以南推進,最為有利。 總之,在美國堅持繼續作戰,美軍繼續獲得大量補充並準備和我軍作長期消耗戰的形勢下,我軍必須準備長期作戰,以幾年時間,消耗美國幾十萬人,使其知難而退,才能解決朝鮮問題。」 毛澤東告訴彭德懷: 中央軍委決定,3兵團(12、15、60軍)、20兵團(67、68軍)和47軍自3月起陸續入朝參戰。同剛剛入朝的19兵團(63、64、65軍)共9個軍27個師作為第二番輪戰部隊。 中央軍委還決定:加速裝甲兵的參戰準備,加速完成高炮3個師及22個營、戰防炮2個師、火箭炮9個團、榴彈炮3個團的擴充和訓練,決定改裝在朝部隊和即將赴朝部隊的輕武器,第一步先改裝36個師。 毛澤東對這兩個決定是深思熟慮的。 毛澤東對彭德懷說:你們打的是一場真正的現代化戰爭。 戰爭一開始,毛澤東、黨中央、中央軍委非常注意解決一個問題:在現代戰爭中,如果沒有必需的火炮,就不能有效摧毀敵人的堅固陣地,不能有效地粉碎敵人的大規模進攻;沒有必需的坦克和反坦克武器,就不能有效地對付敵人的坦克;沒有必需的飛機和防空武器,就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的空軍和掩護自己的戰場,更不能直接協同步兵進行有力的攻防作戰;沒有必需的現代化的通信技術和偵察手段,就不能有效地實施作戰指揮,在現代條件下,進行現代化戰爭,一定要有必需的現代化技術裝備,一是要有掌握現代化技術裝備和現代化作戰藝術的人。志願軍在這方面遠遠不如敵人。他們千方百計地改變這一劣勢。在國內為志願軍調撥補充武器,向蘇聯訂購武器。 在戰爭初期,志願軍雖然依靠兵力的優勢、政治上的優勢以及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是,由於受技術裝備的限制,沒有海軍和空軍參戰,坦克、火炮也很少,通信技術和偵察手段又相當落後,使得作戰效能得不到充分的發揮,以致未能殲滅敵人重兵集團。 對幾個戰役毛澤東記憶猶新: 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在三所裡、龍源裡拼死包圍了不少美軍,由於敵人是4個輪子跑,志願軍是兩條腿追,結果絕大部分敵人繞道跑了。 正在進行的第四次戰役,志願軍包圍了砒平裡的敵人。由於沒有制空權,白天敵人的飛機轟炸很厲害,只能晚上調動兵力,特別是我火炮少,彈藥又不足,敵人兵力、火力集中,因而未能解決戰鬥。 毛澤東決心積極創造條件改變這一劣勢,逐步縮小技術裝備的差距,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著重抓了兩項工作: 第一,大力改善技術裝備,加速各軍兵種的建設,在國內加緊軍工生產,充分利用當時的物質技術條件,生產部隊急需的武器彈藥和裝備,逐步提高自給自足的能力,1951年朝鮮戰爭的費用和國內建設的費用大體相等。同時,從中國經濟狀況出發,開展捐獻武器運動籌集資金,從蘇聯購置自己尚不能生產的,必需的現代化武器裝備,以加快特種兵建設和部隊裝備的改善,全國捐獻飛機的款項可購買3710架驅逐機。著名豫劇演員常香玉一人就捐獻了一架。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