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國殤 | 上頁 下頁 |
一八二 |
|
萬家嶺西北一村,叫雷鳴鼓劉村,周圍日軍墳墓最多。村東稻田中,日軍輜重兵馬骨不下五六百具,鐵制馱鞍亦多。1939年12月,日軍第106師團(後又組建)將要回國的300多人,在該村停頓3天,向陣亡日軍祭吊。這3天,砍樹、砌台、立碑,300人足足忙了3天。 萬家嶺西南嗶其街村,日軍遺骨最多。據當地人講,一個村民曾從骷髏中,撿拾金牙30多枚。這當然是日本兵的,中國兵鑲不起金牙。 嗶其村正南的張古山(是座)僅有30多公尺高的小山,山上灌木叢生,山頂上軍用物品、日制彈藥箱、防毒面具、毒氣筒、刺刀、皮帶極多。山坡上有日軍屍骨,也有中國士兵屍骨。張古山是一個制高點,雙方在此爭奪肉搏,從屍骨可見當時戰鬥激烈程度…… 具體的場景很多很多,這裡不再多加引證。但有一點,連日軍自己都承認:薛岳將軍在萬家嶺為湘浦師團,為日本的「武士道」奏響了悲淒的挽歌。 在武漢這場中日戰爭規模最大的大戰中,不可知性,甚至和預期完全相反的情況屢屢出現。東京的決策者原計劃從江南大舉突破,沿長江南搗武漢,但戰局的發展卻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 江南兩月血戰,精銳師團全部用盡,卻遲遲不見進展,還損了淞浦淳六郎的一個整師團。江北兵力雖少,但進展卻大大快於江南。大別山北麓,稻葉第6師團雖死傷慘重,部隊無力再戰。但稻葉所部畢竟已突破田家鎮天險,只待整補新銳、備齊糧草後便揮師江城東部平原。戰至此時,武漢會戰主動權已逐步轉向日軍,蔣介石面臨的,只能是守一天算一天的被動支撐了。 戰局的演變使日本軍部定下了新的決心:江北各戰場由輔助進攻改為攻略武漢的主攻,江南11軍改向西南攻擊,切斷粵漢線,堵住9戰區兩個兵團中國軍的退路。 裕仁的皇軍給蔣介石又出了個大大難題:不但要取武漢,還要取蔣介石的命根子——幾十萬國民黨大軍。 北路戰火稠,南路軍情危,但蔣介石並未慌亂。他蔑視地對軍令部長徐永昌將軍說:「寇敵不自量力,武漢,軍隊都想要。就其三四十萬人馬何以行此規模行動。我要讓他們付出代價,付出巨大的代價。」 大戰後期,他調上了一直養精蓄銳的「西北王」胡宗南軍團。 17. 小個子胡宗南沒把李宗仁放在眼裡 9月下旬,騰江第16師團筱原旅團借拿下商城之勇,向固守沙窩東、西兩側高地的鐘彬、鐘松兩師猛攻。窩金山一戰,陳瑞河的36師一戰成名,死傷殆盡。但71軍鐘彬、鐘松兩師卻仍具實力。結果筱原旅團激戰一周,毫無進展。 9月26日,宋希濂軍長為增援鐘家二師,將預備隊沈發藻師也投入戰場。沈師大膽迂回沙窩側背,切斷了筱原旅團後路。 16師團長藤江中將見筱原受圍,急率師團主力南下,強攻沈發藻師。隨後,又於10月6日向宋希濂71軍大舉進攻。 3天的血戰,雙方殺得天低雲暗,死屍遍野,沙窩又成了藤江惠輔傷心悲鳴的墓地。 與此同時,筱家,荻洲兩部也在潢川、新店等處與各路守軍相持苦戰。戰線時而膠著,時而激烈。日軍每前進一步,都必須付出昂貴、慘重的代價,參戰的日軍各師團都承受了進入中國戰場以來從未有過的壓力。 大別山的崇山峻嶺、山谷險地阻滯了日軍的腳步,限制了日軍機械化及重火器的威力。 就在孫連仲、李品仙兵團與日軍展開艱苦的拉鋸戰,一個山頭一個村莊地反復爭奪時,一個神秘的小個子將軍悄悄進入了武漢東北戰場。他悄無聲息地排兵佈陣,不像先前參戰的一些將軍大造聲勢,獨挽狂瀾的樣子。此人姓胡,名宗南,字濤山,別號琴齋。 此一刻說胡宗南臨危受命並不過分。江南岡村軍已被薛嶽拖住後腿,戰至今日,真正對武漢威脅大的,已轉向江北的東久邇第2軍。可孫、李兩兵團苦戰已近兩月,部隊殘破不堪,不支之勢畢露。而日軍兵員補充迅速,仍一味向信陽猛攻,企圖切斷平漢線南下武漢。會戰後期,未經消耗的江北各部只有胡宗南的第17軍團3個軍。而這3個軍都是蔣介石的中央軍,胡宗南又以蔣委員長「小老鄉」得寵,蔣介石怎能不對他寄予厚望。 胡宗南在黃埔一期中夠特殊的了。身高不足16米,其貌不揚,又是同學中年齡最大的一個。當1925年從黃埔畢業任少尉見習時,已近而立之年。戰亂年間,30歲之人任軍長、師長者不乏其人,而他卻僅是個少尉見習,換了別人,也許早脫下軍裝掙錢養家去了。 但他忍了下來。他有耐心,他有靠山。蔣介石在黃埔時的一句話時常從他腦海中掠過,支撐著他:「我們算是真正的同鄉。今後我們要相互提攜……」 有老蔣這句話,他知道自己有出頭之日。他熬了過來。在傲氣沖天的黃埔同窗中,他包攬了諸多個第一。 第一個跨進國民黨將軍的行列; 第一個升任戰區司令長官; 第一個在中國大陸上就升任陸軍上將; …… 抗戰結束時,胡宗南更是達到了權利的顛峰。他一手控制西北數省,擁兵50萬,成了名符其實的「西北王」。 更為關鍵的,還在於他深得寵於蔣介石。在蔣的「十三太保」中,他說話的份量更重些。他的周圍,聚起了不少年輕少壯的軍官,戴笠也在其中。 在現代人們的腦子裡,對胡宗南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他在陝北的連戰連敗,對彭德懷的無可奈何。但眾多的國民黨名將,未嘗不是如此。薛岳一代抗日名將,不也是在內戰戰場上,在解放軍手下一敗塗地嗎?! 胡宗南早先也是為蔣介石立下顯赫戰功的。兩次東征,胡宗南身先士卒;討伐孫傳芳,他以一團之兵擊敗孫軍的一個精銳師,俘敵8千,甚至連軍長都給活捉過來了。 中原大戰,胡宗南發起愣勁,像影子一樣纏著孫良誠部死磨硬打,弄得孫良誠哭笑不得,不願再與他交手。只要一聽說是胡宗南的第1師,孫部便退兵繞道。一時間,諸多部隊便冒充起第1師來。真假1師的消息傳到蔣介石耳中,蔣介石更是喜不自禁地誇道:「還是我的1師能打。」胡宗南自此官運更順。 胡宗南大器晚成,一則靠戰功,但更多的還是靠他的出身,靠蔣介石。 當孫兵團各軍在潢川、沙窩一線與日軍苦戰時,胡宗南卻把部隊悄悄拉到羅山以東山地,搶築工事、布炮陣兵,準備與日軍周旋一番。 首先與胡宗南部交手的,是蓧塚義男中將指揮的甲種師團第10師團。 筱塚中將在奪占潢川後,起初沒注意到胡軍團。直到潢川、羅山之間大戰時,筱塚仍以為對手不過是潢川退下的孫兵團殘部。所以命令所部大膽猛衝,強行突破,以先占信陽爭撥頭籌。 22日,日軍第10師團一部沖過竹竿鋪,乘勢攻佔羅山。其中一部甚至放膽穿插,深入到羅山、信陽間的五裡店。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