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大失誤 | 上頁 下頁
五〇


  美國人認為,赫魯曉夫是一個輕率的人,但在至關重要的核武器問題上,還不至於糊塗到把導彈部署在美國的家門口,想打一場核大戰。作為一個國家領導人,赫魯曉夫這種性格不太合適,他太喜歡意氣用事了。這從他與尼克松進行「廚房辯論」、他在聯合國發言時用鞋跟敲桌子,以及在柏林問題上幾次三番與美國人為難,都可以看得出來,但在美國人眼中,這些都是「小事」,還不至於真正引起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危機,在核戰爭問題上他會謹慎的。事實恰好相反。蘇聯封鎖西柏林是與美國對抗,在古巴部署核導彈也是為了與美國對抗。這中間並沒有本質差別。他在核問題上也不是十分謹慎,在校大戰方面他已經幾次口出狂言。

  1961年7月初,他宣佈暫停軍隊復員,增加軍費,同時又揮舞核大棒進行核訛詐。他宣佈蘇聯已經造出有一億噸級爆炸力的炸彈。他對西方說,如果爆發戰爭將有幾億人死亡,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基地將徹底毀滅,肯尼迪將是美國最後一任總統。他對英國大使說,只要六顆氫彈就可以消滅英國,八顆氫彈就可以消滅法國。他又恐嚇意大利,說戰爭將使意大利完蛋,為了保命,意大利最好還是退出北約。這樣的一位領導人,是不可能很謹慎的。

  赫魯曉夫在古巴部署導彈另一個動機是打破美國的封鎖,讓美國佬也嘗嘗核導彈對準自己的滋味。赫魯曉夫的助理費奧多爾·布爾拉茨基回憶說,有一次,赫魯曉夫與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在黑海邊散步。馬利諾夫斯基指著大海方向,對赫魯曉夫說:對岸的土耳其有美國的一個核基地,從這個基地發射出來的導彈可以在幾分鐘內摧毀蘇聯的一些大中城市,包括基輔、哈爾科夫、契爾尼哥夫和克拉斯諾達爾,蘇聯的海軍基地塞瓦斯托波爾當然也不例外。馬利諾夫斯基的話在赫魯曉夫心中引起巨大震動。也許,當時一股豪氣就沖了上來。

  他對馬利諾夫斯基說,既然美國能在蘇聯的家門口部署導彈,那麼,蘇聯能不能把導彈部署到古巴去?美國的軍事基地總是從四面八方包圍著蘇聯,而蘇聯的核導彈卻只能部署在蘇聯領土上。這對蘇聯來說是絕對不公平的。應該說,赫魯曉夫的想法是任何一個有血氣的人都會產生的。美國是一個大國,而蘇聯也是一個大國。美國能在全世界建立軍事基地,為什麼蘇聯只能守在家門口與美國對抗?美國人把拉丁美洲視為自己的後院,不允許外部勢力對拉丁美洲的事務有任何干涉。但是,自門羅主義產生至今,150年過去了,門羅早已化為一杯黃土。

  這150年,世界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美國現在面臨的,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更不是西班牙、葡萄牙,而是蘇聯,與美國平起平坐的蘇聯。拉丁美洲的事情不能再讓美國說了算。門羅主義早已死亡了。現在,卡斯特羅自己反出了美國陣營,這對蘇聯來說是一個良機。只要卡斯特羅願意,蘇聯應該可以把導彈部署在美國的家門口,否則,蘇聯和美國之間真的存在著一種不公平:數量上的不公平,預警時間上的不公平。這口氣,赫魯曉夫說什麼也不能咽下去。從這時候起,在古巴部署核導彈的問題就縈繞在赫魯曉夫的心頭。赫魯曉夫後來寫道:「在訪問保加利亞期間,我就有了一個主意,即在古巴部署攜帶核彈頭的導彈但又不讓美國過早地知道,直到他們發現為時已晚拿它們沒辦法時為止。……我們的導彈會拉平西方喜歡說的『力量對比』。美國人用軍事基地包圍了我們的國家,用核武器威脅我們,現在他們該嘗嘗當對方的導彈瞄準他們時是什麼滋味了。」

  埋藏在赫魯曉夫心中更深層次的因素是美國與蘇聯之間戰略核力量上的巨大差距。美國是第一個跨過核門檻的國家,在原子技術方面,美國領先蘇聯若干年。這些年,儘管蘇聯在急起直追,但是差距明顯是存在的。艾森豪威爾時期,不知美國人是出於什麼動機,美國朝野一直在叫嚷「導彈差距」,說蘇聯在導彈技術方面已經領先於美國,美國應急起直追,填補這個差距。蘇聯人十分高興,在輿論上,他們已經贏了第一回合。赫魯曉夫樂得揮舞核大棒,威脅那些不明真相的國家。他說:「現在我們擁有所需的全部導彈,」又說,蘇聯的導彈「像香腸一樣,不斷地從機器裡生產出來」,但真實情況如何,赫魯曉夫是一清二楚。

  1960年秋天,蘇聯計劃發射一顆新型導彈,作為給十月革命43周年的獻禮。發射準備工作已經完畢,倒計時正按計劃進行,但導彈卻未起飛。觀察人員等了20多分鐘還不見動靜,認為出故障了,於是跑出掩體。沒料到正在此時,導彈卻爆炸了,有300多人被當場炸死,連戰略火箭軍總司令納特林元帥也未能倖免。到這次危機之前,美國與蘇聯戰略核力量的對比是:美國擁有5000枚可發射導彈和1300架戰略轟炸機,而蘇聯只有50故陸基導彈(美國估計為75枚),100枚潛艇導彈,50架戰略轟炸機。可是,美國人並不知道內情,蘇聯可以繼續揮舞這個大棒。

  但情況對蘇聯來說並不太妙。美國似乎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蘇聯與美國之間存在的差距不是對蘇聯有利,而是恰好相反。自肯尼迪上臺起,美國加緊了對蘇聯戰略核力量的偵察。1961年夏季,美國的偵察衛星收回的膠捲表明,蘇聯的遠程導彈研製工作還處於初始階段。U-2飛機幾乎飛遍了整個蘇聯,只有科拉半島除外,因為那裡整日裡是陰雲密布,無法拍照。美國人自己開玩笑說,如果蘇聯真的擁有這麼多的導彈,那麼,它們只能部署在科拉半島,所有這些導彈很快就會把科拉半島壓入海底。到9月6日,中央情報局終於承認,它目前對蘇聯洲際導彈發射架的估計數目可能太高了些。更糟糕的是,蘇聯總參情報部高級軍官潘可夫斯基上校自1961年起背叛了蘇聯,他把蘇聯戰略核力量的底細完全透露了。

  潘可夫斯基證實:「目前蘇聯的核武器,在數量上只有美國的1/3,運載手段與美國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於是,美國人準備攤牌了。1961年10月對日,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羅斯韋爾·吉爾帕特裡克在弗吉尼亞州溫泉城的一次講話中,公開說,美國的戰略部隊較之蘇聯要強大得多,在遭到第一次打擊後,美國的還擊力量至少能和蘇聯先發制人的第一次打擊力量一樣強大。吉爾帕特裡克的講話讓蘇聯大為震驚。美國選中吉爾帕特裡克作這個發言,已經是煞費心機。它要讓蘇聯知道,美國已經知道真相,以後不要再揮舞核大棒嚇人了,但是,它又不能留下口實,讓蘇聯人指責美國對蘇聯搞核訛詐,因此選了國防部副部長這麼一個職位的人來公佈事實真相。沒料到蘇聯還是惱羞成怒,吉爾帕特裡克的講話一出,蘇聯還是指責美國企圖「恫嚇」蘇聯,是一種「明顯的有組織的行動」。

  虛假的肥皂泡已經被觸破。美國現在是安全了,而蘇聯的處境倒危險了。在冷戰格局下,蘇聯與美國的安全利益是根本對立的。蘇聯的導彈從本上發射,要20多分鐘才能飛到美國,而從土耳其發射的美國導彈,只需5分鐘就可以打到蘇聯。這對蘇聯來說,明顯是不公平的。現在,蘇聯怎麼辦?如何扭轉這種劣勢?赫魯曉夫傷透了腦筋,最後只好把最後一招施展開來,這就是在古巴部署導彈。如果蘇聯的導彈能在古巴站穩腳跟,那麼,蘇聯的第一次核打擊能力將大為增強,美國的預警時間將從20分鐘縮短為5分鐘,報復能力大為降低。把核導彈部署到美國的鼻子尖下,無疑是蘇聯挽回頹勢的一個重要途徑。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