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超限戰 | 上頁 下頁
三三


  以上論述表明,這種偏正式結構是一種非對稱性結構,因而偏與正之間是一種非均衡的關係。在這點上,與黃金分割律的情況非常相似:0.618與1之間就既是一種非對稱結構,又是一種非均衡關係。我們完全有理由把它也看做是另一種表述的偏正式。因為在偏正結構中,重要的是偏,而不是正。黃金分割律亦如此,重要的是0.618,而不是1。這是兩者間共同的特徵。規律告訴我們,在兩個特徵相似的事物之間,一定存在著某種相似的規律。如果在黃金分割與偏正結構之間確實存在共同規律的話,那就應該是:

  0.618=偏。

  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大概非田忌賽馬的典故莫屬了。在總體實力處於下風的情況下,大軍事家孫臏揮灑出了他足以代表古中國博弈智慧的經典之作。他以田忌的下馬對齊王的上馬作開局,在輸掉必丟的一局後,再用己方的中馬和上馬,連克對方的下馬和中馬,確保了獲勝所需的兩局優勢⑧。這種以丟一保二策略(主導)去贏取整個賽局(主體)的方式,可以被看做是一種典型的偏正式結構。而其三局兩勝的結果,則又完全符合2:3的黃金比率。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完美的二律匯流、二律合一:

  【⑧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黃金律=偏正律。

  找到規律是研究問題的結果,也是研究問題的開始。只要我們相信有一個名曰偏正律的東西普遍貫穿於事物的運行之中,我們就應該相信,這一規律同黃金律一樣不會獨獨在軍事領域留下空白。

  事實也的確如此。

  齊魯長勺之戰。兩軍對陣,齊軍來勢洶洶,魯軍按兵不動。齊軍擂了三通鼓、沖了三回陣,仍未撼動魯軍陣腳,氣勢明顯低落。魯軍趁機反攻,大獲全勝。戰後,謀士曹劌向魯莊公點破了此役齊敗魯勝的道理:敵軍「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⑨。從整個戰役的進程來看,此戰可分五個階段:齊軍一鼓——齊軍再鼓——齊軍三鼓——魯軍反攻——魯軍追擊。從第一到第三階段,曹劌採取了避敵鋒芒的策略,使齊軍在沒能取得任何戰果的情況下,便迅速越過了自己攻擊力的黃金點,而魯軍則準確地選擇此點為反攻時機,在2700年前的戰場上充分印證了黃金分割律(3:5G0.618)。可以肯定,當時的曹劌,絕不可能知曉晚於他200年的畢達哥拉斯和他的黃金分割理論。況且,就是他知道這一理論,也不可能在一場正在進行的戰事中,準確地測知哪裡是它的0.618。但他卻憑直覺猜測到了這一閃爍黃金光芒的分割點,而這正是所有天才軍事家們共有的稟賦。

  【⑨見《左傳·曹劌論戰》。此後,曹劌在柯地參加齊魯會盟時,執匕首劫齊桓公,迫使齊國退回侵魯之地。有謀有勇如此,為罕見之良將。(見《史記·刺客列傳》)】

  漢尼拔在坎尼之戰中,與曹劌的思路如出一轍。他也像曹劌一樣洞悉敵人攻擊力遞減的奧秘。因而他一反常態,把最弱的高盧軍和西班牙步兵,投放在本應佈署精銳的陣線中部,讓他們去正面經受羅馬軍隊的攻擊,待其支撐不住後,戰線上便逐漸出現了一個新月形凹陷。這彎不知是漢尼拔刻意營造還是意外形成的新月,變成了消解羅馬軍隊攻擊力的巨大緩衝器。當這一強勁力量因戰線的拉長逐次衰減,在接近迦太基人陣線的底部而呈強弩之末時,總體上處於劣勢但在騎兵上卻佔優勢的迦太基人,不失時機地讓其鐵騎兩翼齊飛,迅速完成了對羅馬軍隊的合圍,把坎尼變成了宰殺7萬生靈的屠場。⑩

  【⑩坎尼之戰是西方歷史上最著名的戰例,幾乎所有戰史著作中都會提及。(美)貝文·亞歷山大所著《統帥決勝之道》,關於坎尼之戰的描述圖文並茂,對理解我們所說的「偏正律」有幫助。《統帥決勝之道》,新華出版杜,1996年版,P11-13。】

  這兩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戰役,都把避敵鋒芒、挫敵銳氣作為主導性策略,採取了明顯偏離正面決戰的作戰模式,恰到好處地把敵方攻擊力的衰竭點,作為己方反擊的最佳時機,在戰法上明顯地符合黃金律和偏正律。

  如果不把這兩個戰例,看做是一種巧合或孤立現象,那麼我們就會在戰史中更多地看到黃金律-偏正律在閃閃發光。這一點在現代戰爭中也許更加明顯。二戰時,德軍進攻法蘭西的戰役,從頭至尾都浸透了我們所說的這二律的精髓。無論是將坦克從步兵的配屬變成主戰兵器,還是拋開一戰時的套路把閃擊戰作為主戰理論,以及不但出乎敵人、甚至出乎德軍統帥部裡那些觀念陳舊的老將軍的意料,把阿登山口選為德軍進攻的主導方向,所有這些在當時的人眼裡,肯定都不合正統,明顯地帶有「偏」向性。正是這一偏向,導致了整個德軍軍事思想的根本性轉變,也使史裡芬伯爵「袖拂英吉利海峽」的夢想,成了英國人在敦克爾刻的噩夢。而此前誰會想到,這一奇跡的藍圖,竟繪自兩個級別較低的軍官——曼施坦因和古德裡安之手?⑾

  【⑾曼施坦因在1937-1938年間,是德國陸軍參謀部的首席參謀次長,由於德國陸軍內部矛盾,曼施坦因被逐出陸軍總部,改任第十八師師長。1939年,德國陸軍總部鬚髮西線作戰計劃「黃色作戰計劃」,其意圖是以強大的右翼兵力,從正面擊破預計在比利時境內所將遭遇的英法聯軍,而以較弱的兵力掩護其側面。顯然,這個計劃是1914年史裡芬計劃的翻版。時任A集團軍參謀長的曼施坦因用A集團軍的名義,擬訂了自己的作戰計劃,以備忘錄或是作戰草案的方式一再向陸軍總部提出。但一直被總部高級將領拒絕。對曼施坦因備感惱火的陸軍總部將其調任第三十八軍軍長,曼施坦因卻利用面見希特勒的機會報告了自己的設想,並說服了對軍事完全外行但悟性甚高的希特勒。這個在戰後被利德爾·哈特稱為「曼施坦因計劃」的要點是:以左翼為攻擊重點,集中使用裝甲部隊,從阿登山脈突襲。(《失去的勝利》,曼施坦因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80年)

  古德裡安指揮的裝甲第十九軍,是「曼施坦因計劃」的最出色實踐者。(《閃擊英雄》,古德裡安著,戰士出版社,1981年)】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