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超限戰 | 上頁 下頁
一一


  ★新恐怖戰——相對于傳統恐怖戰而言。

  通常意義的恐怖戰由於規模所限,雖然可能比一次戰爭或戰役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要小,但卻帶有更為濃重的暴力色彩,並且無一例外的在行動中不受任何傳統社會規則的約束,其軍事上的特點就是以有限手段打無限戰爭。這一特點使總是按一定規則行事,因此也就只能用無限手段打有限戰爭的國家力量總是在戰端未啟便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是幾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於組成的恐怖組織,也常常讓強大如美國這樣的國家備感頭疼,而用牛刀殺雞的辦法又往往不能奏效的原因。最近在內羅畢和達累斯薩拉姆同時發生的兩起美國使館爆炸案,就是最新的證明。本·拉丹式的恐怖主義的曝光,向世人強化了這樣一種印象,任何國家力量,不論其多麼強大,都難以在一場無規則遊戲中占上風。即便這個國家使自己也變成恐怖分子,就像美國人現在正在做的那樣,也未必就能取勝。

  不過,如果所有的恐怖分子把自己的行動僅僅局限在爆炸、綁架、暗殺和劫持飛機這類傳統路數上的話,倒還不是最恐怖的事。真正讓人感到恐怖的,是恐怖分子與各種可能成為超級武器的高新技術的相遇。這一前景眼下已令人堪憂地初露端倪。奧姆真理教徒在東京地鐵施放「沙林」毒氣,其恐怖效果遠遠超過了毒氣造成的傷亡,這一事件警示人們,現代生化技術已經為那些企圖大規模毀滅人類的恐怖分子鍛造好了兇器⒃。與以通過濫殺無辜來製造恐怖效果的蒙面殺手們不同,意大利「長槍党武裝」完全是另外一種類型的高技術恐怖組織,它目標明確,手段高超,專以突入銀行和新聞機構的計算機網絡,竊取存儲資料、刪改程序、散佈虛假信息為能事,是典型的針對網絡和媒體的恐怖行動。我們不妨把這種採用最新技術在最新領域與人類為敵的恐怖行動稱作新恐怖戰。

  【⒃美國一些安全專家向政府建議,要多儲備解毒劑,以防止恐怖組織的化學襲擊。】

  ★生態戰

  運用現代技術對河流、海洋、地殼、極地冰蓋、大氣環流和臭氧層的自然狀態施以影響。通過改變降水、氣溫、大氣成份、海平面高度、日照及引起地震等辦法破壞地球物理環境或另造局域生態,這是一種新的非軍事作戰樣式——生態戰。也許用不了多久,人造「厄爾尼諾」或「拉尼娜」現象就可能成為某些國家或非國家組織手中的又一種超級武器。特別是那些帶有恐怖性質的非國家組織,他們不承擔對社會和民眾的責任,一向不肯按牌理出牌,所以更容易成為發起生態戰的主體。而現實的危險在於,為求得儘快的發展速度,全球生態環境經常處在災變的臨界線上,任何微小變量的加減,都足以引起一場生態浩劫。

  除以上所述,我們還可舉出非軍事戰爭許多已有的和可能有的作戰手段及方式,如造謠恫嚇瓦解對方意志的心理戰,攪亂市場打擊經濟秩序的走私戰,操縱視聽誘導輿論的媒體戰,禍殃他國謀取暴利的毒品戰,潛蹤匿形防不勝防的網絡戰,自定標準壟斷專利的技術戰,展現實力示形於敵的虛擬戰,掠奪儲備攫取財富的資源戰,明施恩惠暗圖控制的經援戰,引領時尚同化異己的文化戰,把握先機創立規則的國際法戰等等,舉不勝舉。在有多少種新技術就可能有多少種新的作戰手段和方式(還不算這些手段方式的交叉組合及創造性使用)的時代,若想把所有的手段和方式都一一列舉出來,簡直是徒勞,並且也毫無意義。

  有意義的是所有這些已經加入、正在加入和將要加入戰爭行列的手段及其使用方式,已開始悄悄地改變整個人類的戰爭觀:面對近乎無限多樣的選擇性,人們為什麼要作繭自縛,把戰爭手段的挑選和使用,局限在武力和軍事的範圍之內?非武力、非軍事、甚至是非殺傷、不流血的方式也同樣甚至更可能有利於實現戰爭目標。這一前景順理成章地修正了「戰爭是流血的政治」的說法,同時也就改變了人類一向把武力戰當做解決衝突的終極手段的定見。顯然,正是手段的多樣化,放大了戰爭的概念,而概念放大的結果則是戰爭活動領域的放大。在這裡,局限于傳統戰場的狹義戰爭將很難再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發生在明天或後天的任何一場戰爭,都將是武力戰和非武力戰混合的雞尾酒式的廣義戰爭。

  這種戰爭的目的將不會僅僅滿足于「用武力手段強迫敵方接受自己的意志」,而應該是「用一切手段,包括武力和非武力、軍事和非軍事、殺傷和非殺傷的手段,強迫敵方滿足自己的利益」。

  ◎第三章 背離經典的經典

  海灣戰爭性質特殊……是否引
  起了一起了一場「軍事革命」?
  這始終是一個觀點問題。
  ——安東尼·H·科德斯曼

  亞伯拉罕·R·瓦格納

  與戰史上任何戰爭相比,海灣戰爭都稱得上是一場大戰。6個航母集群的300多艘軍艦,4000架飛機,12000輛坦克和12000輛裝甲車,30多個國家的近200萬軍隊參加了這場戰爭。42天的戰爭中,有38天是空中打擊,地面戰只進行了100小時,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殲滅了伊拉克42個師,伊軍傷亡3萬人,被俘8萬人,有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車、2917門火炮被摧毀,美軍僅陣亡184人,而耗資卻達610億美元之巨①。

  【①參見《海灣戰爭——美國國防部致國會的最後報告》,《新時代的防務:海灣戰爭的經驗教訓》等研究報告。】

  也許是勝利到手得過於輕而易舉,欣喜若狂的山姆大叔們至今還很少有人能準確估價這場戰爭的意義。一些頭腦發熱者由此開始無休止地杜撰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而另一些頭腦還算冷靜的——大多是未能參加「沙漠風暴」的將軍和軍事評論家們,則懷著複雜而又微妙的心理認為,「沙漠風暴」不是一場典型的戰爭②,意即在如此理想的條件下進行的戰爭不足為訓。這種話聽上去多少有些狐狸吃不到葡萄的味道。的確,用傳統的眼光看,「沙漠風暴」不是那種典型意義上的經典戰爭,但對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軍事革命正在到來時進行的戰爭,是不能用傳統的甚至過時的標準去衡量的。

  在新的戰爭需要新的經典之作時,以美軍為首的聯軍在海灣正當其時地創造了它,只有因循守舊者,看不出它對未來戰爭的經典意義。因為未來戰爭的經典之作只能在背離傳統的模式後誕生。我們無意幫著美國人製造神話,但當「沙漠風暴」以其參戰國之眾、規模之大、時間之短、傷亡之小、戰果之輝煌,舉世驚訝地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展開和結束時,誰能說,一場預告技術綜合-全球化時代戰爭來臨的經典性戰爭——儘管它還只是由美國技術和美式打法創造的經典——不正向神秘詭譎的戰爭史洞開了它的第一扇大門?

  【②美國戰略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海灣戰爭的軍事經驗和教訓》第一章,《一場獨特的戰爭》認為「海灣戰爭的特殊性實際上極大地制約了我們汲取經驗教訓的能力。……事實上從海灣戰爭中究竟能汲取多少個重要的長期的經驗教訓,那是大成問題的」。(《海灣戰爭》(下),軍事科學出版杜,1992年內部發行,P155)

  海灣戰爭後,受到強烈震動的中國軍人,從最初幾乎全盤接受西方軍事界的看法,到今天已經有不少人開始重新思考海灣戰爭的經驗教訓。(《現代軍事》,1998年11月,總262號)】

  當我們試圖通過已經發生的戰爭去談論什麼是技術綜合—全球化時代的戰爭時,只有「沙漠風暴」能夠提供現成的範例。眼下,從任何意義上說,它都既是唯一的,又是經典的,因而也是值得我們仔細解剖的一隻蘋果。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