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超限戰 | 上頁 下頁 |
四 |
|
儘管「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這句話就其本質而言是消極的,因為它的潛臺詞所折射的是一種無奈,我們卻無意貶低它在今天所具有的積極意義,這種積極意義就是立足現有武器,尋找最佳戰法。換言之,就是力求找到最能與既定武器相匹配的作戰方式,從而使其性能的發揮達到最大值。今天,從事戰爭的人已經在有意無意間完成了使這一法則從消極向積極的過渡。只是人們仍然誤以為這是落後國家在無奈中唯一可能採取的主動。殊不知就是美國這樣的世界頭號強國,也同樣需要面對這種無奈,即使富甲天下,也未必就能用清一色的高新技術武器去打一場費用昂貴的現代化戰爭⑨。只不過她在新舊武器的選擇搭配方面有更多的自由罷了。 【⑨即使在被人們稱為是新式武器實驗場的海灣戰爭中,也有許多老式武器和普通彈藥發揮了重要作用。(詳見《海灣戰爭——美國國防部致國會的最後報告附錄》)】 如果能找到良好的契合點,也就是找到最恰當適宜的戰法,新舊不同代次的武器搭配使用,不僅能消解武器單一性的脆弱,還可能成為武器效能的「倍增器」。曾多次被人預言早該壽終正寢的B-52轟炸機在與巡航導彈及其它精確制導武器的結合後又重放異彩,至今仍未歇下它的翅膀;A-10飛機利用外掛的紅外導彈,使自己具備了原本沒有的夜間攻擊能力,而其與阿帕奇直升機的配合相得益彰,更使這種70年代中期出現的武器平臺雄風大振。可見,「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並不是消極無為。如今日益開放的武器市場,多元的武器供應渠道,為武器的選擇提供了極大的餘地,多代次武器的大量並存,為武器間的跨代次組合提供了比以往任何時代更廣闊也更可為的基礎,只要破除把武器代次、用途、聯結方式固定化的思維慣性,就可能化腐朽為神奇;如果以為打現代戰爭就一定要靠先進武器,一味迷信這類武器的神奇作用,反倒會化神奇為腐朽。 我們正處於以火藥為標誌的武器系統向以信息為標誌的武器系統躍進的武器革命階段,這期間會有一個相對漫長的武器更迭期。眼下我們無法預言這一時期有多長,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這一更迭沒有結束,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就是任何國家包括美國這樣擁有先進武器最多的國家處理武器與作戰間關係的最基本的辦法。需要指出的是,最基本的不一定就是最有前途的。在消極的前提下積極進取只是特定時期的特定做法,而並非永恆的法則。科技進步在人類手中早已從被動發現變成主動發明,美國人提出「打什麼仗造什麼武器」的設想,引發了武器與戰法關係自有戰爭以來的最大的一次變革。 先確定作戰方式然後再來研製武器,在這方面,美國人吃到的第一隻螃蟹就是「空地一體作戰」,時下沸沸揚揚正當紅的「數字化戰場」和「數字化部隊」⑩則是它的最新嘗試。這種做法標誌著武器總是領先於軍事革命的地位已經動搖,戰法先行而武器隨進或是兩者相互砥碩、推挽前行構成了它們之間的新關係。同時武器自身也產生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演變,它的發展不再只是看單件武器性能的改進,而更要看武器是否具備與其它武器之間聯結和匹配的良好性能。像當年高蹈獨行的F-111因其太先進無法與其它武器匹配而只能束之高閣的教訓已被汲取,那種企圖依靠一兩件高新技術武器充當「殺手鋼」就能制敵於死命的思想顯然已經過時。 「打什麼仗造什麼武器」這種帶有鮮明時代特點和實驗室特徵的做法,既可以被視為一種主動選擇,也可以被當成以不變應萬變之策,它在醞釀戰爭史的重大突破的同時也隱含著現代戰爭的潛在危機:為一種尚在探討研究中的戰法度身定做一套武器系統,就如同為不知誰來赴約的盛宴準備菜肴,差之毫釐就可能謬之千里,從美軍在索馬裡遇上艾迪德軍隊後一籌莫展的表現看,最現代化的軍隊也不具備調節眾口的能力,應付不了不按常規行事的敵手。在未來戰場上,數字化部隊很可能會像擅長烹飪奶油澆龍蝦的大廚師一樣,面對堅持啃玉米棒的遊擊隊員徒呼奈何。武器和軍隊的「代差」⑾也許是需要格外重視的問題,代差越近,代位高的一方戰果越顯著,而代差拉得越開,彼此間相互對付的辦法就越少,甚至可能誰也吃不掉誰,從已有的戰例來看,高技術軍隊難以應付非正規戰爭和低技術戰爭,這其中或許有某種規律存在,起碼是一種值得研究的有趣現象⑿。 【⑩從「空地一體戰」開始,美軍武器裝備的研製大體上都分為5個階段:提出需求、擬定方案、方案論證、工程研製和生產、裝備部隊。對數字化部隊的裝備也是按此路子進行研製。(美國《陸軍》雜誌1995年10月號)1997年3月,美國陸軍舉行旅規模的高級作戰實驗,共檢驗了58種數字化裝備。(美《陸軍時報》1997年3月31日,4月7日、28日)根據美陸軍器材司令部司令約翰·E·威爾遜上將的介紹,他的任務就是和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合作,為他們的大膽而新穎的設想,開發合乎需要的先進技術裝備。(美《陸軍》雜誌1997年10月號)】 【⑾俄羅斯總參軍事學院科研部主任斯利普琴科認為,戰爭和武器已經經歷了五代,現在正走向第六代。(朱小莉趙小卓《美俄新軍事革命》,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版,P6)】 【⑿1998年第11期《國防大學學報》,刊登了陳伯江對美國國防小組委員會主席菲利普·奧迪恩的訪問記。菲利普·奧迪恩多次提到「非對稱作戰」,認為這是對美國的新威脅。安圖利亞·埃切維利亞在《參數》雜誌上發表文章,提出「在後工業時代最難對付的仍是『人民戰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