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吸敵打援」 日軍在2月中、下旬和3月上旬的作戰中,佔領了晉南和黃河各渡口,但其總的戰略企圖,即由晉南渡過黃河之目的卻由於八路軍積極的作戰行動而未能得逞。 為了鉗制向黃河河防進攻的敵人,配合115師、120師在晉西和晉西北作戰,129師奉中央軍委的命令,將主力適當集中,於1938年3月南下邯長大道以北的襄垣、武鄉地區,尋機打擊邯長大道上的日軍,並相機破壞其交通線。 邯長大道東起平漢線上的河北邯鄲,西至山西的長治,中經武安、涉縣、黎城、潞城等地,橫貫太行山脈,與臨屯公路相連。特別是黎城東陽關內外的一段公路,是日軍的運輸線。有兩個有利條件便於在這裡設伏:其一是日軍在這裡的守備兵力比較薄弱,其二是這一帶山川地形複雜,又有濁漳河與黎城相隔,地理條件十分理想。 3月5日,鄧小平、劉伯承和徐向前來到3S6旅,和陳賡商討作戰計劃,打算在邯長公路上的黎城、東陽關、涉縣之間,尋找或製造敵人的弱點予以痛擊。命令下達到386旅旅部後,整個旅部就開始高速運轉起來了。 陳賡當即給各團分配了偵察任務,劃定了偵察地區,要各團迅速查清規定區域內的敵情、地形及戰場情況情況迅速反饋回來:邯長公路上日軍運輸頻繁,黎城是日軍在這條運輸線上的兵站集結要地,有200多人守備;黎城以東的涉縣有敵400多人;黎城西南的潞城有日軍步騎兵2000多人,屬第16師團和第108師團。這兩路日軍裝備精良,侵華戰爭以來,沒有遇到過強有力的抵抗,思想上比較麻痹。 根據以上情況,劉伯承決定採取·「吸敵打援」的戰法。所謂「吸敵打援」,就是以一支部隊佯攻敵人的軍事要地;以主力埋伏在敵援兵必經之路,待機伏擊之。 雖然第二次長生口之戰也可以說是「吸敵打援」,但那一次戰鬥由於佯攻的目標過於堅固,使129師的傷亡大了一些。這一次「吸敵打援」,劉伯承考慮得更加周密。 他認為,這一次「吸敵打援」,能下能以小的代價取得大的戰果,成敗之關鍵就在於佯攻的目標是否選中敵人最關痛癢的環節,而且還要看此處敵軍是否能獨立堅守。他對幾個參謀人員說:「我們要打敵人不能獨立堅守,必須求助外來援兵的目標,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攻其所必救』。」 根據這一思路,劉伯承認為黎城可以作為佯攻的目標。根據當時掌握的情報,日軍正準備對大行根據地組織一次大的圍攻,而黎城正是其中一路——第108師團的兵站,其守備力量大約有七、八百人。黎城駐紮日軍的人數還是多了一些,劉伯承仍然有些放心不下,他又讓參謀長李達車幾名參謀人員到黎城附近偵察一下,把情況搞得準確一些。 當時劉伯承本想親自去看一下,但八路軍總部的一個電報使他放棄了這個打算。八路軍總部要劉伯承迅速趕至國民黨曾萬鐘部,商談作戰中的協同問題及作戰中的糧食及其他給養問題。 李達從黎城的中共地下組織處得知,幾天前有500多日軍由黎城開往潞城,現在城裡估計只有300多人。 劉伯承接到這一情報後,立即做出決定:佯攻黎城,吸引潞城之敵出援,在神頭村一帶伏擊敵援兵;並相機打擊由涉縣來援之敵。 11日,劉、鄧、徐將作戰計劃上報八路軍總部:「伯承今11日見曾萬鐘歸來,——已照來電進行鼓勵。明日政治部派人去與曾軍政訓處聯絡。根據近日情報,囤留敵確僅數百,東進之敵千餘,已經吾元鎮回長治。我們不應再停止不動。現黎城敵僅300余,城易攻人。我們轉攻黎城,打潞城或涉縣敵之增援。——如何?請示。」 12日,朱、彭二人回電批准了這個作戰方案:「同意相機襲取黎城、潞城,佔領東陽關,打擊增援隊。我們准於14日到沁縣以南之閻家溝、白家溝附近,請小平、向前來本部開會,伯承留部指揮。」 鄧小平、徐向前一走,劉伯承一人挑起了指揮重任。 §地圖上一道劃錯了的線 就在劉泊承看著地圖,逐漸將目光停在黎城和潞城之間的神頭嶺下的神頭村時,陳賡也正在為伏擊戰場的選擇而煞費苦心。 陳賡正在沉思,旅參謀長周希漢進來將潞城的敵情,向陳賡作了彙報。根據最新的偵察報告,潞城的日軍兵力己增加到3000多人。 陳賡聽完後,點了點頭,緩慢他說,「晤,饅頭大了,我們兵力不足,要沒有個好地方,就更不好吃哇。」 伏擊地點的選擇,緊緊地纏住陳賡,驅之下去。陳賡又將腦袋埋人紅一道。藍一道的地圖中去。 第二天上午,386旅召集團以上幹部開會。當陳賡和386旅政委王新亭向在座的幹部講述完當前山西戰場的形勢和師首長的意圖後,大家又不約而同地議論起伏擊戰場選擇的問題。 當大家的目光在討論中逐漸聚集在神頭嶺這一點時,陳賡並沒有馬上作結論。 作為伏擊戰場,這裡非常有利。從地圖上看,通過神頭嶺的公路是伏在一條深溝裡蜿蜒西行的。兩旁山勢陡峭,既便於隱蔽部隊,又便於出擊。縱觀整個邯長線,也沒有比這裡更理想的伏擊陣地了。陳賡雖沒有馬上點頭,但從他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也是很欣賞這一地點的,但他還是問了一句:「神頭嶺的地形誰看過?」 這一句,把十幾個幹部都給問住了。大家互相看了看,誰也沒有說話。「這不是紙上談兵嗎?」陳賡笑了起來。「劉師長常講,『五行不定,輸得於乾淨淨』,靠國民黨的老地圖吃飯,要餓肚子啊!我看,會暫時開到這裡,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於是,在派出偵察小組之後,旅團的十幾個幹部立刻跨上馬,隨同陳賡,向南馳去。 陳賡穿著在長生口戰鬥中繳獲的大衣,騎著大洋馬,走在最前面。他一向談笑風生,可是,那一天,卻總是似在考慮著什麼,完全不像平時那麼愛說愛笑,就連馬上就要和他分開的參謀長周希漢,也沒有撈著機會和陳賡多說幾句。 不久前,386旅新成立了一個補充團,準備南下林縣、輝縣,開闢豫北根據地。周希漢被調到補充團任參謀長,為了鍛煉部隊,陳賡要補充團打了這一仗再走。同時,因為旅部人手不夠,他又要求周希漢等部隊進入伏擊地區後再去就職。周希漢馬上就要和陳賡分別了,他非常想和陳賡再說幾句,但又不願打斷陳賡的思緒。 按照師裡的要求,這次戰鬥386旅要一次擺開3個團,沒有好的地形是不行的。一路上,雖也有幾處險要地形,但對於3個團來講,還是狹窄了一些。 到了公路附近後,他們下馬觀察,只見邯長大道跨過濁漳河,蜿蜒而來,一會兒跌落深谷,一會兒又爬上山腰、穿過山坳。公路上,不時有三、五輛日軍的汽車馳過,揚起陣陣黃土。 翻過一座山後,神頭嶺頓時呈現在眼前,眼前的景象卻使前來看地形的陳賡等人大吃一驚:實際地形和地圖上標識的截然相反!公路根本不在山溝裡,而是在山梁上!完全是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大家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如果不來看一看,不僅師裡的任務無法完成,恐怕還會和鬼子遭遇在這光禿禿的山梁上。真險呀! 公路鋪在一條几公里長的光禿禿的山梁上,山梁寬度不過一、二百米。路兩邊,地勢比公路略高,沒有什麼隱蔽物,僅有一些過去國民黨部隊布下的工事散存於路邊。山梁北側是一條大山溝,溝對面是申家山。山梁西側有個十來戶人家的小村子——神頭村,再往西,便是潞城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