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八路軍129師征戰實錄 | 上頁 下頁


  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是很堅決的。7月28日,他在給與蔣介石談判的周恩來的一封電報中請周恩來轉告蔣介石:3個師以上必須設總指揮部,以便指揮作戰。同時毛澤東明確表示:不要康澤。康澤當時任國民黨政府漢口禁煙緝私處主任,蔣介石原準備派他擔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8月5日,毛澤東又在《紅軍的作戰任務與兵力使用原則》的電報中指出,紅軍應只承認開拔主力,全部開出去是蔣介石的要求,蔣介石在陝甘寧尚有10個師,蔣介石企圖將紅軍全部開出去,他則穩占後方。

  8月10日,毛澤東針對蔣介石不發表宣言、不決定政治綱領、不發佈指揮部、不頒佈番號的情況,指示紅軍:因時局緊急,紅軍不待改編即擬出動,到大同後再行改編。就如同下圍棋一樣,蔣介石想在抗日的問題上搶個先手,而讓共產黨落個後手,沒有下過圍棋的毛澤東,卻深諳棋理,招招不讓。8月18日,毛澤東在《洛川會議將討論重大軍事問題》的電報中更加明確地指出:國民黨陰謀已表現得很明顯,他的企圖是:

  一、將紅軍全部送上前線。

  二、分路出動,使之不集中,強使聽命。

  三、紅軍受命出擊後即變為蔣之屬下,彼以命令行之。彼時黨的問題與邊區問題,由彼解決,甚至將不許發表宣言並取消蘇區。同時,中共中央書記處在關於與國民黨談判的條件給談判小組的訓令中提出的第一個條件便是:發表我黨宣言,同時蔣介石發表談話。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29師待命三原縣,暫不出動。毛澤東在9月17日給總部及各師領導的電報《關於敵情判斷及我之戰略部署》中指出:我四方面軍在外交問題解決後,或在適當時機,進至呂梁山脈活動。

  根據中央的指示,談判小組明確向蔣介石表示:129師出動的條件,即由國民黨當局發表《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9月下旬,蔣介石同中國共產黨代表舉行第6次談判,繼續商討宣言發表問題。迫於各方面的壓力,蔣介石不得不於22日授意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了《中共中央為公佈國共合作宣言》,發表時,國民黨當局將題目改為《中國共產黨共赴國難宣言》。第2天,蔣介石發表談話,承認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歷時半年多的談判終於徐徐降下帷幕。

  9月30日,八路軍129師由莊裡鎮出發東進。

  §友軍間的「細枝末節」

  在「圍剿」與反「圍剿」的反復中鬥爭了將近10年的國共雙方,由於整個民族在日軍的鐵蹄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在西安事變的推動下,實現了第二次握手。

  於是,原來被稱為「反動派」和「匪」的軍隊,現在統統成了友軍。所以,從當時中國的最高軍事統帥蔣介石手裡領取被服和軍餉也就不能再說「取之於敵」,而只能是「配發」和「領取」的關係了。「取之於敵」的說法只能適用於日軍佔領區了。

  但一個「友」字並不能將所有的矛盾像強酸腐蝕物品一樣消融得無影無蹤,化干戈為玉帛只能是一種理想狀態。

  對於蔣介石在廬山的講話中,在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上,要限共、消共、融共等等屬￿大局的問題,無須講得太多,我們只來談無傷大雅的「細枝末節」。

  1937年9月,劉伯承率領129師到達山西太原時,專程拜訪了山西省主席兼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

  閻錫山對129師入晉是非常歡迎的。他正感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忻口會戰日益迫近,而他的力量又捉襟見肘。八路軍入晉幫助閻錫山守衛山西老家,他沒理由不歡迎。「希望貴師配合我們打幾仗」這樣的話從閻錫山嘴裡說出應該說是帶著誠意的。

  但當劉伯承表示「我們的武器很少,也很破舊,彈藥也不多,每人平均不足10發子彈。希望閻長官能給我們補充一些槍械彈藥」時,閻錫山故作無可奈何的表示,又使他顯得不那麼真誠,這時「友」字也顯得很蒼白了。還有一個和軍用地圖有關的事件,也屬￿「細枝末節」問題。

  「土生土長」的八路軍匆匆從陝北趕到山西,裝備之簡陋自不必說,就連打仗行軍必不可少的必需品——軍用地圖都沒有,使用的竟然是中學生用的袖珍地圖。劉伯承到太原後曾向閻錫山要過山西和華北的軍用地圖。

  盤踞山西多年的閻錫山不給武器尚可讓劉伯承忍耐,推脫說沒有軍用地圖卻讓劉伯承十分氣憤。閻錫山可以憑著對老家山西的熟悉指揮作戰,但劉伯承卻做不到這點。

  七亙村第2次伏擊取得勝利後,在繳獲的戰利品中找到了129師渴望已久的山西和華北地區的軍用地圖,劉伯承拿到這兩份地圖後非常高興。一向幽默的劉伯承看著地圖說:「沒想到日本人用中國印的地圖打中國人。怪不得閻錫山說沒有地圖了,原來跑到日本人手裡了。他對八路軍很小器,對日本人倒是很大方。」八路軍的友軍在一些「細枝末節」上雖然不時讓八路軍感到「窩火」,但八路軍作為友軍的友軍,卻經常為友軍排憂解難。八路軍在正太路兩側連續的伏擊行動,遲滯了日軍,為防守娘子關一帶的國民黨友軍安全撤離爭取了時間,劉伯承出色的指揮受到了國民黨將領的一致稱讚。

  所以,當湯恩伯奉命率領部隊到榆次一帶阻擊日軍南下,而對形勢把握不準時,他就想到了劉伯承。

  憂心忡忡的湯恩伯給劉伯承打了個電話。他問道:「你們那裡的情況怎麼樣?西河底方向的敵人對我們的左側背威脅很大。」

  「湯將軍,」劉伯承沉著地答道,「我們師的司令部就設在西河底,你的左側背沒有問題。」劉伯承的話似乎給湯恩伯吃了個定心九,但他仍有些不放心的地方。他又問:「那麼我的右側有沒有情況呢?」「你放心。右邊也沒有敵情。從六河溝到石家莊,從石家莊到太原市郊,都有我們的部隊。」劉伯承的話不僅使湯恩伯定下心來,而且還使他對八路軍的遊擊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八路軍的一個師能夠擺在如此寬闊的戰場裡,並且接連不斷地打勝仗,他弄不懂。他執意要和劉伯承見上一面。見面後湯恩伯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們的遊擊戰打得好!」

  和蔣介石內心的真實想法相比,和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國共間「磨擦」與反「磨擦」真刀實槍地動手相比,上面所講的確實是「細枝末節」。但小事往往能反映事物更真實、更本質的一面,瞭解了這一面,有助於理解和把握抗戰中「兩個陣線,多種力量」的錯綜複雜的局面。

  ※3.蔣介石·129師·抗日

  §蔣介石親筆簽名的一封信

  就在129師等待談判結果,待命陝西省富原縣莊裡鎮地區,做開赴晉東南的準備工作時,發生了這樣一個小插曲。

  9月中旬的一天,129師駐地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來人40多歲,頭戴禮帽,身著便服,自稱叫喬茂才,是劉師長的老相識,要求見一見劉師長。負責接待他的參謀處長李達問道:「不知先生現在何處高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