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八三


  您硬說美國軍隊在臺灣海峽地區的行動是為了履行美國對以蔣介石為
  首的一小撮中國人民的叛徒的條約義務,這種藉口是站不住腳的。因為,
  這一小撮人除了他們自己以外,早就不代表任何人了。蔣介石現在能作為
  中國的代表,並不比克倫斯基當年作為蘇聯人民的代表更有理由。如果按
  照您的邏輯,那麼,要是克倫斯基還活著的話,還被豢養在美國什麼地方
  的話,您也可以把他當作俄國曾經存在的臨時政府的首腦而同他簽訂條約,
  然後美國就可以根據這個條約,像現在根據同蔣介石的條約一樣,來對蘇
  聯發動戰爭了。這個例子難道不正表明,以美國對蔣介石承擔的那種條約
  義務作為藉口是多麼荒唐嗎。想出和編造出這樣的條約只不過是為了掩蓋
  侵略目的罷了。

  炮筒子脾氣的赫魯曉夫不想和艾森豪威爾繞太大的圈子:
  如果在美國有人得出結論,認為還可以像過去某些列強那樣來對付中
  國的話,那就大大失算了。這種失算可能給世界和平事業帶來嚴重的後果。
  所以還是讓我們把問題完全說清楚,因為對這樣的事情含含糊糊和發生誤
  解,是最危險不過的。

  赫魯曉夫勇敢得像一位端著刺刀沖在最前邊的士兵,他一點也不隱諱,「這樣的事情」是指世人談之色變的核大戰。

  某位美國軍界人物甚至企圖用原子武器來威脅中國。據報紙報道說,

  美國正在向臺灣派遣配備有核武器的空軍部隊,運送各種火箭和導彈,建
  造火箭和導彈發射場等等。美國政府的這些行動使臺灣地區局勢尖銳化,
  加劇了爆發一場使用毀滅性最大的現代武器的戰爭危險。
  令我最感驚訝的是他絲毫不想掩飾的對美國總統的譏諷。

  您不覺得把軍艦調來調去,在很大程度上至少是對於擁有現代武器的
  國家現在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麼?水上艦隊全盛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個
  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威力空前強大、作用空前迅速的核武器和火箭
  武器的時代,這些過去曾經是可怕的海軍軍艦實際上只能用作禮節上的訪
  問和鳴鳴禮炮而已,它們還可以作為適當類型的火箭的打靶目標。

  因此:
  對中國的原子訛詐既嚇不倒蘇聯也嚇不倒中國。那些策劃對中國進行
  原子進攻計劃的人不應當忘記,並不只是美國,而且另一方也擁有原子武
  器和氫武器以及相應的發射這些武器的工具。如果美國竟然對中國發動這
  種進攻,那麼,它就將立即遭到應得的同類武器的反擊。

  所以:
  如果企圖把我給您的這封信看作是有意過分渲染,甚至某種威脅的話,
  那就離實際情況太遠了。我們只不過想提醒您注意:假如在遠東燃起戰火,
  你們和我們都逃脫不了那種局面。我們希望能同你們找到共同的語言,以
  便制止目前這種急轉直下的局勢。

  所以:
  遠東是否能保持和平,還是繼續成為危險的戰爭策源地,這將完全取
  決於美國今後的行動。

  赫魯曉夫一直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爭議的不光是他的歷史功過。還有他那不拘小節、十分獨特古怪的個性。

  普遍認為,來自加裡諾夫卡,當過農民和礦工的赫魯曉夫,是一個粗魯、自負、跋扈、暴戾、性急、好激動、好報復、倉促行事、有火爆脾氣、情緒不好難以自製的人。這個矮胖墩實的老頭子講話常常顛三倒四離題太遠嘮嘮叨叨信口開河,並且,不斷蹦出驚世駭俗的粗話。當他在國外旅行發表講話時,有時譯員不得不故意降低他的調子,甚至完全不譯出來。他在國內的即席發言,發表之前必須加以整理,將其中粗俗下流和自相矛盾的話刪去。他最著名的動作是脫下靴子猛敲聯合國大廳裡的桌子,以表示對審議匈牙利問題的抗議和憤怒,當許多國家的代表們捧腹大笑時,他便更加猛烈地敲擊,試圖制止這經久不息的無禮的笑聲。

  西方有一句古話:人的命運就是他的性格。1964年,赫魯曉夫成了自己性格的犧牲品,而不僅僅是環境的犧牲品。把他拉下馬的那班人說:無論如何,他不是塊當政治家、特別是蘇聯這樣偉大國家首腦的料。

  也有人認為,赫魯曉夫的可愛就在於他的坦白和直率。他從不掩飾他對於美國這個萬惡之源國度的厭惡和憤慨。世界上罵美國的人多的是,但敢在外交場合,當面罵的人並不多,赫魯曉夫是一個。只有他能夠當著一大群外國記者的面,怒氣衝衝同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大聲爭論究竟是蘇聯的制度優越,還是美國的制度好,並針對美國的「被奴役國家決議」對尼克松說:「這個決議臭極了,臭得像剛拉下來的馬糞,沒有比馬糞更臭的東西了。」

  有一位記者如此描繪:赫魯曉夫絕對是一個怪物,他的心眼多得像馬蜂窩,他的腸子卻直得像飛機跑道。

  我深信,他給艾森豪威爾的信先由一幫俄國秀才們起草,而有分量的讓世界震驚的關鍵的話一定是他自己「潤色」上去的,因為,只有他才會如此典型地舍去外交辭令,赤裸裸地表達自己。

  關於核戰爭,艾森豪威爾和杜勒斯很少講得太露骨太明確,他們更多的是躲進白宮,認真嚴肅地探討核大戰的可能性及前途。

  赫魯曉夫不同,他總是願意不分場合地點地公開談論核戰爭,炫耀蘇聯的核炸彈威力無比和運載火箭的先進性。

  他炫耀的方式也是很有趣的,例如,他可以指著尼克松的鼻子厲聲說道:你們那些將軍說,你們的核武器厲害得能毀滅我們兩次。我們也要給你們一些顏色看看,讓你們知道俄國人的精神。我們是強大的,我們能打敗你們!幾天之後,他又會用一種看似漫不經心隨便輕鬆的口吻對尼克松說道:不久前,蘇聯有一枚洲際導彈機件失靈,多射了一千二百五十英里,他起先真擔心它落到美國的阿拉斯加,幸好只落在了海洋上。正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時,他安慰尼克松說:我們差不多已停止生產轟炸機了,因為導彈的命中率更高。飛行員常常因為感情的突然變化而不能把炸彈準確地投向預定目標,您可千萬不必擔心我們的導彈會有這類問題。

  有人形容就像兩個人打架,常常是較弱的一方說:來呀,來呀,看我把你打扁了!

  1958年,美國有核武器兩萬件,蘇聯一萬件。雖然蘇聯在爆炸威力和運載工具方面確實走在了前面,蘇聯仍然是弱的一方。

  爭強好勝的赫魯曉夫寧願在鋼、煤炭、石油以及居民餐桌上的麵包、黃油方面輸給美國,但核武器決不能輸!他執政期間,持之以恆毫不鬆懈地抓一件事:在美國工廠裝配完兩個核裝置時,在蘇聯要有三個核裝置運出工廠。

  1962年,自認為可以同美國並駕齊驅了,他冒冒失失地把核導彈運進了古巴。數天之後,在肯尼迪總統不惜真打核戰爭的威脅之下,他又從加勒比海撤出了這些導彈。這件事令他在全世界面前丟臉,並與兩年後的黯然下臺不無關係。

  有評論說:赫魯曉夫充其量是想顯示你美國有能力在歐洲部署導彈,我也有能力在美洲你的家門口部署導彈。然而,他從來就沒有打核戰爭的心理和實際準備。

  1958年夏,美國如果真的向中國丟下核彈,赫魯曉夫的心理和實際準備究竟如何?

  這個問題恐怕永遠都是國際政治史上的「X」 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赫氏也並不想僅僅因為中國沿海幾個小島,就同美國打毀滅地球的核戰。

  * * *

  9月6日上午,蘇聯外長葛羅米柯的專機在北京西郊機場徐徐降落。一輛黑色「吉斯」轎車,逕直開到舷梯旁邊迎接他。他的公文包中,裝著赫魯曉夫致艾森豪威爾的信的副本。

  葛羅米柯此時此刻受命秘密訪華,反映了赫魯曉夫一種微妙和複雜的心態。

  作為國際共運的當然「領袖」,他對毛澤東在炮擊之前僅向蘇聯駐華軍事顧問團通報而未直接向他本人通報協商仍耿耿於懷。

  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盟主」,他又不能在「腐朽沒落」的美國面前退讓示弱。

  作為中國的盟邦,他理應站出來公開支持中國。

  作為蘇聯的最高當權派,他又必須權衡利弊。在遠離蘇聯本土的地方,被動地、倉促地同美國直接對抗,從而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未必符合蘇聯的國家利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