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軍事·軍旅 > 8.23炮擊金門 | 上頁 下頁 |
四九 |
|
張:王部長嘛,請向主席、彭總、葉政委轉達,各位首長放心,我保證今晚部隊全部進入陣地,做好一切射擊準備……炮擊過後,除了使用魚雷艇出擊封鎖料羅灣,我們還有一個想法,必要時,可使用轟炸機第八師轟炸金門,炸高雄、基隆也沒有問題,還可以考慮對料羅灣佈設水雷進行封鎖…… 王:夠了,夠了,這次只是炮擊金門,既不佈雷,也不轟炸,提這個方案還為時過早。我提醒你,沒有毛主席、彭老總命令,絕對不能亂幹!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聽明白了嗎? 前線過熱的頭腦們被一盆冷水猛擊而醒,又一次明白了,此次作戰,留給他們發揮聰明才智的餘地其實很小很小,應該把氣力下在多研究怎樣使每一發炮彈都落在預定的目標上,至於其他,那始終是由北戴河的大腦去思考的事情…… 石一宸說,1958年,我們這些待在雲頂岩上的人,千條萬條就是堅守兩條:一條,叫作動手不動腦。上邊叫你咋打就咋打,戰術問題還可以琢磨琢磨,戰略問題,沒有你們瞎想的份。另一條,叫作有勇沒有膽。同美蔣鬥爭,無所畏懼,但誰也不敢搞哪怕一毫一厘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喲。 7 英國人哈特在他的《戰略論》中講了一句令軍事家們信奉推崇的名言:「突然性是戰略的本質」。 很難想像,喪失了「突然性」的8月23日會是怎樣的一種結局。有一點則可以肯定,炮擊金門沒有了引人入勝的情節,失卻了雋永光彩的魅力,降低了懲罰打擊的力度。 毛澤東有一次向彭德懷提問:我們那許多大炮,在蔣介石的眼皮底下搬過來運過去,他能不曉得?彭德懷答:前線的官兵有辦法,可以讓他不曉得。 確保突然性——8月23日第一次炮擊金門成敗的關鍵。大戰略家毛澤東苦苦思索、並要求他的將軍們必須實現的課題。 * * * 1993年9月8日,在軍事科學院原顧問石一宸的會客廳內,我與年屆八旬的老將軍促膝而坐。 老人不無自豪地說: 1958年8月23日,前線開炮的命令,是我在雲頂岩上的指揮所向下傳達的。 我心底竊喜:太好了,又尋著了一位核心圈子裡的人物。 石一宸這個名字,在社會上的知名度遠不如在軍界為高。我以為,這是因為人們往往習慣於把一次戰鬥或戰役勝利歸功於最高指揮員的緣故。最高指揮者絕對功不可沒,而且永遠是第一位的,但公平而論,功勳和勝利同時也屬最高指揮麾下無數忠勇的將士,特別是那些協助運籌、謀劃精深、不求聞達、甘當無名的帳前幕僚們。 古人雲:天時地利人和明君賢相驍將智士,七者兼備,戰無虞。 讀過六年正牌師範、 喝過ABC洋墨水、從1937年著名的山東黑鐵山起義開始戎馬生涯的石一宸,是那種將「驍」與「智」合二而一、集于一身的軍人典型。 從最基層帶兵官幹起、在第一線衝殺陷陣一級級升遷上去的經歷,使他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大秀才」的文化根基又使他養成了勤於動腦善於總結打一仗就得提高一步有所收益的習慣。長期在高級作戰指揮機關給首長們擔任參謀、幕僚長,更使他眼光犀利視角高闊,才智得以淋漓發揮。很遺憾,當他終於升至大軍區副司令職、成為獨當一面的戰區次高長官時,中國的土地上早已沒有了槍聲,就像超級球星失去了綠茵場一樣,最出色的軍人大概也很難在戰場之外證明自己的價值的。但石一宸不是這樣認為,他把自己的價值融入和平時期對未來戰爭的預測和思考之中,他廢寢忘食孜孜以求鑽研戰例闡發軍事理論的執著與幹勁,在我軍高級幹部中實屬罕見。 無論擔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顧問,還是退下來,一不打獵,二不釣魚,三不搓麻將,四不甩老K,五不吃飯館,六不遊山水,每天除去散步一小時就是手腦並用,不停地讀,不停地寫,一部部軍事專著、論文、回憶錄從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將軍筆下面世,《軍兵種協同作戰的指揮問題》等論文還被列為全軍高級幹部必學的教材。「大概解放軍裡邊我寫文章算是比較多的。人老了,腦子就鈍了,經常用,衰退會慢一些」,說這話時,慈祥博學的老人洋溢著充實、自慰、欣然的神情。 面對功高不居耕耘不輟的可敬長輩,我暢想,當年陳毅、栗裕、葉飛能打不錯,英名早已彪炳一部不朽的現代中國軍事史,但他們的每一次勝利難道能夠離開眾多石一宸般極為優秀的戰將高參麼?戰爭,不光是打數量、武器、技術,而且是打人才!忘了誰說的,此言對極。 書歸正傳,談及1958年的「8.23」,石一宸自然興奮、感歎,老人說:毛主席要求確保首次炮擊的突然性,這是一個很簡單也很不簡單的課題。很簡單——你在計劃中儘管把要求寫進就是了。很不簡單——實際操作中,任何一個環節哪怕出一個小紙漏,都有可能毀壞「突然性」。 毛主席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在金門的眼皮底下大修工事、調動部隊、 裝備而又不叫敵人發覺,確保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用今天的話講,這是一 項複雜艱巨的大工程。 一個多月,我們無非操心那麼幾件事吧: 堵住敵人的耳朵。那時,福建前線敵特挺多,有從海上漂來的,有從 空中丟下來的,還有隱藏潛伏下來的,常打信號彈發電報或搞破壞,搞得 人們神經很緊張。記得有一天,刮大風,一小股敵特乘著暗夜摸上岸來, 打了幾槍,回去大吹大擂。北京對這件事批評很厲害。我到前邊去處理, 晚上,站在哨位上,叫幾個戰士在敵人上岸的地方走一走,確實是既看不 到,也聽不到。我們海岸線那麼長,哨所再多,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嘛。防 敵小股偷襲,一直是前線的一件大事。因此,炮戰前,我們一方面加強戰 區的戒備,一方面為了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地方政府的協助下, 著手將戰區人口疏散,老弱病殘幼都遷到後方去了,地富反壞右分子也一 塊大搬家,前線僅留下少數經嚴格政治審查的基幹民兵。這樣,前線的安 全環境得到過濾和淨化,敵特失去了生存的土壤、難以立足,等於把臺灣、 金門的耳朵堵住了。 捂住敵人的鼻子。懂炮兵的人都知道,對一個目標觀測的點愈多,點 與點之間的距離越大,交會目標的方位角度便越精確,我們對金門幾百個 目標一般都由三對交會觀察所進行偵察,所距基線由800米增至3700米, 精確計算每門炮對每一個目標的射擊諸元,到時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按這 個諸元打,預計進行面積射是可以得到滿意結果的。算好了諸元,一律不 進行試射,一個多月裡,我們對金門不打一發炮彈,不讓敵人從硝煙裡邊 嗅出我軍的真實意圖。 蒙住敵人的眼睛。連天的大雨,給部隊開進、施工帶來許多煩惱、痛 苦,但也有一個好處,遮擋了敵人的視線。所以,天氣最惡劣的時候,部 隊恰恰幹得正歡哩。另外部隊調動一般都在天黑後進行,那時候還沒有什 麼偵察衛星和紅外夜視器,黑夜確實是個把所有秘密都一古腦裝起來的保 險箱。 8月22日午夜和23日淩晨,我們幾百門大炮和幾千噸彈藥從待機位 置進入發射陣地,車輛全部閉燈行駛,當時急造軍用公路都修好了,很快, 各就各位,馬上搞偽裝,太陽出來後你看吧,我們陣地上的影像和昨天沒 啥兩樣,一切如故,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 麻痹敵人的神經。一個月內,我們適度地在福州那邊製造一點情況。 福州龍田機場的飛機時不時起飛一下,偶爾,向馬祖打一點炮,戲不能太 過,要恰到火候。敵人果然錯覺上鉤,8月22日蔣介石還派了一個陸戰g幣 去加強馬祖,我們的「聲於北而擊于南」的策略大體奏效。 保證首次炮擊的突然性,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炮擊的時機。 這可是毛主席直接掌握的,開炮命令,必須由他親自下達。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