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老爺子 >
十四


  他娘個麻雀的貴族氣質!心癢癢的牛枝花暗自罵了一句。

  見女孩總是一副矜持的模樣,牛枝花故伎重施,給人家講笑話:「我們村裡有個小學老師說話結巴。一天,鄉里的領導來聽課,這天正好教《王二小》這一課,這個老師領學生讀課文,他念道:日……日……日本鬼子進了村。學生們也跟著讀:日……日……日本鬼子進了村。旁邊聽課的領導就笑了。這口吃的老師覺得難為情,有些急了,就叮囑學生們說:不管我日幾次,你們只准日一次。」

  泡茶的女孩還是淺笑。優雅地煮水、沖茶或抹茶。

  牛枝花懷疑這女孩缺根筋,怎麼就沒有一點反應呢?他又突然覺得自己的笑話太粗俗,心裡有些後悔,罵自己狗改不了吃屎的習慣。李北嶽就因此經常批評他,提醒他注意形象。想到這裡,牛枝花又懷念起以前做豬販子的那段日子,經常在夾雜著汽油味和豬屎味的車上,講這種黃段子打發時光,真是快樂得像神仙,想什麼就可以說什麼,無須掖著藏著裝斯文。

  人在江湖,人不由己啊。在這種五星級酒店的茶館裡講這種粗俗的段子,真是有些對不起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錦江賓館的茶館不但裝修豪華,而且非常人性化。在每個茶客的座位前,都有一台小螢幕的液晶電視,客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收看節目。李北嶽久等不來,牛枝花覺得無聊,就將頻道按到東海電視臺,裡面正在重播新聞。

  畫面上一個小女孩的哭聲吸引了牛枝花的視線。原來在東海的一個偏僻山區,因為暴雨引發泥石流,這裡的一個小山村被狂瀉而下的泥石流摧毀,十幾戶人家被掩埋,所幸此時孩子們正在學校上課,才倖免於難。如此一來,十多個孩子就成了孤兒。

  看了這條新聞,牛枝花突然變得沉默。他立即給公司的辦公室主任打電話,讓他落實一下這些孤兒的名單和情況,如果屬實,立即將這些孤兒接到他的陽光愛心學校。

  陽光愛心學校是牛枝花幾年前掏錢辦的一個慈善學校。這所學校,政府不掏一分錢,所有的開支全部由牛枝花提供。在這裡就讀的,大多是農村困難家庭讀不起書的孩子,或是不能自立的孤兒,或是流浪兒童。學校目前有十多個老師,兩百多個孩子,根據年齡和學習情況被分成很多班級,班級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都有。只要進了這個學校,孩子們的衣食住行全部由牛枝花負責。孩子們從這裡學習到初中,然後再轉去附近的高中就讀,高中的一切費用也由牛枝花負擔,直至大學畢業。孩子們都叫牛枝花「牛爸爸」。一有時間,牛枝花就會抽空去看孩子們,這個時候,是孩子們也是牛枝花最開心的時刻,可以彼此感受到溫暖和真情。

  牛枝花辦這所學校,與自己的苦難經歷有關。他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為了給父親治病,家裡債臺高築,母親為了將他們幾個孩子拉扯大,含辛茹苦。有一年,到了開學的時候,牛枝花的學費還沒有著落,母親帶著他四處借錢,走了幾戶人家都遭到拒絕,最後,母親居然給人家下跪,方才湊齊幾塊錢的學費。母親的這一跪,讓牛枝花刻骨銘心,永世難忘。牛枝花最後還是在初中輟學了。後來賺錢了,牛枝花一見到有苦難的人,他就情不自禁想幫助人家。

  牛枝花獻愛心也好,做慈善也好,有一個大的原則:捐助物件只限於農村,捐錢捐物從不留名,而且只捐給個人,每次捐款從不經過中間機構。因為很多人打著愛心的幌子四處招搖撞騙,有的正規慈善機構也對捐款予以層層克扣,讓牛枝花很不放心。

  媒體聽說了牛枝花自辦慈善學校的故事,都很感動,紛紛跑來要報導。牛枝花一概謝絕。關於這一點,牛枝花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他認為一個真正獻愛心的人,是不需要回報的。現在很多人捐點錢物就大張旗鼓,在牛枝花看來,這種愛心動機值得懷疑,獻愛心是假,出名是真。二是牛枝花對媒體很警惕,甚至反感。他認為媒體可以成就一個人,也可以毀掉一個人。被媒體吹捧得越高的人,摔下來就死越快。多年來的商海沉浮,使牛枝花在社交場上養成了低調謹慎的性格。「不露財,不貪名,不出頭」這是牛枝花的人生三不原則。

  那個穿著日本和服表演茶藝且始終矜持的女孩,在一旁聽了牛枝花的電話,突然對牛枝花說:「大哥,你是個好人。」

  牛枝花瞥見女孩子眼眶濕潤。他猜想這女孩一定是農村來的,一定和自己一樣有過一些刻骨銘心的經歷。每當這個時候,牛枝花就提醒自己不要過於感動。

  牛枝花有時覺得自己是個怪物,自己的靈魂總是不停地在農村與城市這兩個完全不同的鏡像下跳躍,在真誠與虛偽之間變幻。有時,他不斷地問自己,到底是城市迷失了自己,還是自己迷失了農村。

  他假裝沒有看見女孩的異常,便轉移話題,問女孩子叫什麼名字。

  女孩回答說川島芳子。牛枝花看了一下她的工作牌,上面居然還真寫著川島芳子。川島芳子這個名字,使牛枝花想到了自己公司的售樓小姐——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