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苦婚 | 上頁 下頁 |
七 |
|
夜讀筆記(三) 妾的名稱最早見於《禮記·曲禮》:「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這裡的妾是狹義的妾,以妾與妻並稱則是到了後來的事。《禮記·內則》上說:「聘則為妻,奔(凡男女結合不經正式聘娶婚姻儀式者,都稱為奔)則為妾。」這就是說,關於妻妾的區分,妻必須明媒正娶,納妾可以不拘禮數。清律在「妻妾失序」的條文注解裡說:「妻者齊也,與夫並體之人也;妾者接也,僅得與夫接見而已。貴賤有分,不可紊也。」這說明妾只能侍奉左右,是正妻的侍女奴婢,身份、地位等都很卑賤。對妾的稱謂歷朝歷代都有種種卑賤的名稱:如夫人、小夫人、小妻、下妻、次妻、庶妻、旁妻、小婦、嬬、媻、側室、偏房、小星、簉室、屬婦、逮婦、副室、副房、二相公娘、小家眷、小老婆、姨太太、小蜜、二奶等等。 §第四章 阿燦「甘願」讓男人包養 (一) 阿燦是我「企街」時認識的小妹。 「企街」原本是粵語中閒逛的意思。對於一個入住海灣村考察「二奶」現象的人來說,「企街」是工作中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曾利用年前節後的幾天時間,整天「企街」,目 光在一個又一個年輕女子的身影上逡巡,至少可以說,已經大體掌握了村中「二奶」們的穿戴習慣。 她們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這一點,從她們那白裡透紅的皮膚上就可以看出。她們的打扮一般分為兩類,因而也構成兩個極端:時髦與隨意。 所謂時髦,的確是需要身體本錢的,當日深圳的氣溫為10攝氏度,我穿一件皮衣,兩件羊毛衫。而她們有的僅穿一件內衣,外罩一件黑色風褸;有的大膽袒露前胸,突出胸前乳溝,外披一件橘紅太空服,欲蓋彌彰;更有的乾脆將兩隻漂亮的白胳膊露在寒風外,僅在手臂上戴了一段小半截的黑手套。說她們「招搖過市」並不過分。 另一類型就是隨意,簡直就是不修邊幅。她們往往將各類睡衣睡褲穿到街上,睡衣外僅加一件薄薄的太空棉背心,拖著夏日才能見到的涼拖鞋,讓人不得不佩服她們把公共場所當作自家內宅的本領。 因為年輕,所以無畏寒冷?或者說,為了某些目的? (二) 1月17日,星期三,也就是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下午2點左右,我去美容。外地女子絕大部分山一程水一程地趕回內地老家過年去了,村裡人煙稀少,偌大的美容廳內只有我一人在洗臉。美容師長得嫵媚動人。我在村裡住久了,竟疑神疑鬼起來,覺得她也是一位被港人包養的「二奶」。 她並不避諱有關「二奶」的話題。她說,由於過春節,大部分「二奶」都回去了,香港男人過年過節註定要跟大婆一起過,「二奶」們別無選擇。一般情況下,「二奶」們會在這個時間,也就是中午至傍晚六七點間來美容美髮,7點過後,香港老公要回到村裡,她們一般是不大出門的。美容師說,當「二奶」的特別熱衷於美容,與其說她們是為了留住匆匆而逝的青春容顏,還不如說是為了留住身邊男人的心。有一次,一個女仔淩晨兩點趕來美容。她剛從牌桌上下來,這才想起老公第二天開車路過會回家看望她,她不得不換一副容光煥發的面孔去討男人的歡心。美容師邊做美容邊陪她聊了許久,直到4點半鐘那女仔才回家睡覺。 做手部按摩的時候,我更清晰地看到美容師的臉,那是一張單純的漂亮的臉。我問她,我們都是女人,你就說實話,假如有可能,你會不會讓人包起來?為了引出她的話,我裝作直率的樣子說,我是會的。 她想也沒想就說:「沒有人包我,即使有人包,我也不會。我一個月可以拿1500元,在這裡還包吃包住,可以養活自己,給人一包,什麼都要靠別人,多不保險呀!」 她說,她也同情她們,她們大多來自農村,無一技之長,湧進城來淘金,其中一部分人要養活一大家子人,被逼無奈,才做人家的「小老婆」。 臨走時,美容師給了我一個手機號碼,讓我去找一位叫阿燦的女子聊天。阿燦滿臉是痘,常來美容,和美容師是好朋友。 (三) 見到阿燦,我剛說是某某介紹來的,兩人相互一望,禁不住嘻嘻笑了起來。我們在「企街」時迎面相遇過多次,互相點點頭,好像也搭訕過幾句,只是沒有交談過。 阿燦果真滿臉粉刺,剪了個娃娃頭,眉眼還算可以。她並不袒胸露懷,穿了件米黃色的太空衫,上衣衣領還在脖子上繞了一圈,像個裝在套子裡的人。下身著花格呢大擺裙,裙幅度幾乎有360度,足蹬仿皮米色靴子,整個人距離時尚起碼落伍5年。當她每次向我走來時,我幾乎都將她認成一個小保姆。 傍晚,在村裡那家最好的西餐廳裡,我請阿燦吃晚飯。我要了兩份煲仔飯,阿燦選了香菇雞塊,我要了鹹魚肉餅。就在有意無意的交談中,阿燦說出了自己的往事。 回到住處,我根據暗藏在手提包裡的索尼採訪機的錄音,在日記本上記錄整理出阿燦的故事—— 你問我是哪裡人?我來自貴州一個貧窮的小鎮,今年26歲。爸媽都是農民。下有一弟二妹。大妹也到深圳打工來了,在布吉某廠當物料工,每月能掙幾百元。弟弟還在家鄉上高中,小妹在念初中。 我上高一時,我家窮得再也不能支付我上學的費用了,不得已我就退了學。聽人說深圳是個花花世界,好賺錢,我就跟著村裡一個男孩,拎著一床被子,南下打工。進關時,我是扒鐵絲網進來的。聽老鄉說沙頭角一家工廠招工,我就去見工。 那天,見工的年輕人真多啊!裡三層外三層,我好不容易擠進去,看見招聘欄上一行行新興的行當,我心中好奇得很,有「車工、焊工等等」,我什麼也不懂,就在「大燙」一欄上簽了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