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記者 > |
一六六 |
|
2006年8月下旬粗改于陝西榆林紅石峽生態公園 後記:「記者」,一個敏感的文學題材 時常看網路上的熱門職業排行榜,總見記者這一職業榜上有名且越來越排在前面,像東升的太陽。 再看時事新聞,不時見到有記者倒在中東的戰場上、恐怖分子的綁架中。當然,倒下去的都是外國記者,這也可以理解,因為外國的一些社會制度必然要求他們的記者必須這樣去做,在所不辭地哪怕是犧牲性命。比起他們,生活在我們這個可愛國度的記者們的生活顯然很有滋有味了,對於我們的大多數記者而言,那便是徹頭徹尾的無冕之王了。無須諱言,也有少數存在過危險的記者,他們也遭遇過恐嚇甚至受過點皮肉傷,例如像我這個處在記者行業邊緣的人也受到過來自腐敗分子的恐嚇,家裡的玻璃窗上也曾出現過小口徑槍無力射擊的彈孔。但無論如何,各方面資訊表明,真正為輿論監督而倒下去的我國記者依然是鳳毛麟角,因為在社會主義的國度裡畢竟邪不壓正啊! 記者既是無冕之王,便可頤指氣使,享受不是官僚卻勝過官僚、不是富人卻比富人更優越的待遇。所以,「無冕之王」是記者行當成為熱門職業的最好詮釋了。 作為一個長期處在新聞故事和行業的邊緣人,我透過新聞媒體張揚起的絢麗彩虹,輿論監督掀起的驚濤駭浪,無數次地看到裡面的「黑咕隆咚」。但越是在找不到北的「黑」中,我越能找到在沉甸甸的責任裡湧出的創作衝動。比如,前年我發現一個從小嚮往的某新聞單位的分支機搆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搞違規操作,為了不使心目中的「聖女」受到玷污,衝動的我給該機構在北京的總社署名舉報了一連串問題,比如他們利用在新聞界裡的赫赫大名,每年搞一次所在省的年度新聞人物評選,而當選的條件竟然是9000元的價碼(眾所周知,新聞人物是指有新聞故事的人物,有新聞故事的人物不一定是好人,外國曾有恐怖大亨拉登當選)。就在這年裡,這個機構在收取了二百多萬元後竟然在省裡一次評選出238位新聞人物。當然,在對該媒體的失望中,我最後看到的希望是,在我的署名舉報材料傳真發到北京總社的短短十幾分鐘後便得到回復,之後,看到了該機構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整頓和變革…… 在關注輿論監督報導的同時,我又失望地看到一個個批評物件依然我行我素,致使我產生這樣悲觀的想法:面對曾出的腐敗事件,輿論監督只不過是承載了民眾的願望,在短時裡起到安撫百姓心理的作用。其實,媒體也不過是「蚍蜉撼大樹」,自身的力量微不足道,在多數時候只是揚揚當事人的惡名,而從根本上並不能撼動腐敗的「基業」。更令人感到可悲的是,記者隊伍本身的腐敗也是相當嚴重的,因為體制的弊端給記者發生腐敗提供了溫床,如一些媒體本身不給記者(記者站)發工資卻只給「政策」,有時候不明給政策在私下也默許他們為非作歹,這無疑於別人殺人放火,媒體也搶著掄刀。這樣做,怎能不使作為先進文化傳播者的前進方向不偏離正確的軌道呢? 困惑的結果就是撥弄起電腦的鍵盤,來反映真實的記者生活。我給許多的朋友們談起以記者為原型的揭露新聞腐敗的小說,記者圈內的朋友多是搖頭,直說這個題材太敏感,會讓一些正在以此為生的記者們感到難堪;而圈外的朋友,包括一些政府官員對我的選題大聲喝彩,連說肯定比我去年出版的長篇反腐敗小說《旱碼頭》更有看點。在我的左右彷徨裡,看到《南方週末》又緊鑼密鼓地開始年度人物評選,在第一周的初步徵集中,帶著「勇氣可嘉」、「敢說真話」的評價而光榮退休的前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赫然排在前列,於是,張先生成為我鼓起勇氣寫作此書的一面鏡子。 於是,還是按照以前的習慣,把這篇感悟當作馬上準備寫作的長篇小說《記者》的後記了。 2005年11月28日夜補記:《記者》一書在今年1月和3月我兩次封閉寫作後順利地完稿,這要感謝提供方便的朋友們,也要感謝華夏出版社為此書的儘快出版付出的辛勤努力,更要感謝全國各地媒體的朋友們,因為在此書寫作的前後,許多媒體的朋友寄託于我殷殷期望和要求:真實寫出時下魚龍混雜的新聞隊伍現狀,寫出絕大多數有良知的記者為了新聞事業付出的努力和心血,也正是這些記者朋友們的理解和支持,才激勵和鞭策我在最短的時間裡一氣呵成完成此書的寫作。我永遠懂得:無論是媒體的朋友還是廣大讀者朋友,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善良願望,那就是:期盼我們的生活真美好,整個世界真美好。為此,我將繼續持之以恆地努力著…… 2006年9月3日晚於家中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