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記者 >
九十二


  兩年前,左韻被仇總欽點要去採訪崔袖展時很是激動,當時是懷著寫出一篇驚天動地之作的心情上路的。為了不打無準備之仗,走前她收集了好多資料,包括一些著名作家記者撰寫的文章,她還把年幼的孩子安頓在父母家中,給從來都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老公買了一箱速食麵、冷凍餃子和點心一類的速食食品,準備進行一次空前絕後的採訪。

  按照事先的設想,他們跟任何人沒打招呼,在路經石寨縣城時,進了一家看似乾淨的小飯館,每人吃了一盤雞蛋炒麵,便立即出發悄悄地開進石洞村,大家都想看看這個一年在村裡住三百多天的崔袖展此時在幹啥,說不定現場就能捕捉到一個個閃光的瞬間。

  沿著高低不平的山路走了兩個多小時,見到公路邊立著的一塊石頭牌匾上寫著三個鮮紅的大字「石洞村」,仇平穩叫人把車停在這裡,然後下車打量起來。石洞村是一個依著黃土高坡建起來的小山村,遠遠望去,那一孔孔土窯洞鱗次櫛比並且都被塗成了統一的米黃色。更為顯眼的是,在臨近大路的地方,幾個大院落裡是清一色的樓板房,這些樓板房高低不平,前後凹進凸出不在一條線上。房子的頂部是清一色的鮮紅色尖頂,像青島街頭的那些歐式建築。在高高的房尖頂部都探出一根長長的電線,連接到在不遠處的山頭上放置的用來接收衛星電視的一口連一口的「大鍋」上,真是別具特色。這些歐式建築四周沒有樹木,但那些米黃色的院落前都栽著桃樹、杏樹、蘋果樹、紅棗樹等。偌大的村子聽不到雞鳴也聞不到狗叫的聲音,村裡死一般的靜悄悄,和想像中火熱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不太相同。令他們感到不舒服的是,雖然有三三兩兩的農民從他們身旁不時地經過,可人家對他們的存在好像壓根看不見似的熟視無睹,這種現象的確少見,在一般的村子裡只要出現陌生人,村民們像是自己家裡來了客人那樣,必定會熱情地迎上去問這問那,還會熱情地把你領到要去的人家。見此情形,仇總有些尷尬地自我解嘲說,人家不理咱,說明這個村裡外來的人太多了,已經司空見慣了。彼此安慰著,左韻主動上前問過路的老鄉,是否知道崔袖展住在哪裡,連續問了五位,有三位回答不知道,另外兩位反問他們崔袖展是誰,一個常年駐在村裡的優秀扶貧幹部,竟然無人知曉,裡面肯定有情況。仇總說我們隨便找幾戶群眾瞭解一下,摸摸情況後再說。

  挨著公路旁邊有一個長著大槐樹的院落,他們發現在大樹的陰涼下坐著一對大約年近七旬的老人,老頭「咳咳」不停地咳嗽,喉嚨一停手中的水煙鍋就「咕嚕嚕」地響了起來,老太太手裡拿著一件已看不出什麼顏色的舊褂子正聚精會神地在上面尋找著什麼。見院子裡進來人,他們無所謂的樣子顯得很是麻木,只是探了探身子算是打了招呼。仇總拉過旁邊的一個小凳子坐下,像是套近乎地問:「兩位老人高夀?」老頭說自己七十二啦,老婆子比他大一歲。「你們的身體不錯啊!娃娃們都在哪裡?」

  「兩個兒子都搬進城裡了,他們一個倒販羊皮,另一個在窯上掏炭。還有個女子嫁到寧夏吃大米多年啦!」老頭說著,大概是看城裡來的這位幹部跟自己拉家長里短的很隨和,就把手裡寶貝似的水煙槍遞了過來。「你們的院落倒是一塵不染的真乾淨啊,怎麼連個雞呀、豬呀的牲畜都不養?」仇總一邊用兩個手指搓起一撮煙絲往煙鍋裡塞著,一邊問。

  「誰不想養啊,可那幫龜孫王八蛋不叫養,誰家要養就不給誰家蓋新房。」老太太憤憤地開了腔,好像解恨似的,她瘦骨嶙峋的手使勁地動彈著,兩個手指甲狠狠地一碰,隨著「啪嘰」的聲響,飛濺起一點血跡,算是消滅了一個蝨子。直看得左韻肚裡開始翻江倒海地噁心起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