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記者 >
四十六


  第十章 楊陽當總編

  如果說《勞動者之家報》是座金字塔的話,楊陽的這類記者站只是離塔頂很遙遠、屬於省站下面的一塊小基石,似乎只有奉獻的義務而永遠是無出頭之日的。也正是因為此,為了能接近和攀上塔頂,楊陽做夢也想一腳踢開省站獨自去「鬧革命」。好在報社對於記者站的管理也是「金字塔」式的,僅從記者部的考核圖表上就可以看出,記者部下面管轄著二三十個駐地記者站,記者站下面又有百餘個自己的子站和工作站,記者站和它的子站只是業務管理關係,經濟收入是彼此獨立的,據說是因為省站出具發票時要收百分之二十的管理費,這樣盤剝子站直接影響到了報社的收入,所以在海山記者站成立半年後,報社就回收了管理權力,把所有的記者站和子站、工作站放在一起進行考核,惟一的區別是代表他們業績的數字顏色不同,在這份圖表上,以五萬元劃分一個臺階,每邁上去一個,就可以得到呈幾何級數般上升的獎賞,當年收入達到一百萬元時,記者站和子站的顏色全部成為紅色,標誌著子站的獨立。這個表是金字塔式的,就像那些搞傳銷的人一樣,要想做到上面變了顏色,就意味著必須採取不擇手段的辦法,比如傳銷就要拉周邊的親戚朋友下水,否則要升上去是難上加難。

  海山記者站在楊陽的領導下在經濟欠發達的海山地區活動,東奔西走,四面出擊,整了兩年多時間終於在報社的圖表上把代表自己的圓柱染成和省站一樣鮮豔的紅色,作為百餘個子站、工作站的冠軍第一個榮升報社的一級記者站之列。翅膀硬起來的楊陽根本不用去踢,何站長便自動放棄了管轄權力,這也是報社的規矩和市場規律決定的。為了把首個地市級記者站這面旗幟樹立起來,報社決定把海山站作為改革試點,從多方面採取了傾斜政策,比如加大廣告和專版組版的提成比例,把統一的25%提成破例增加到30%,還配備了十多萬元的辦公用品,把海山站武裝到了「牙齒」上,成為了報社的御林軍。

  這些獎勵舉措對於已經宏圖大展的楊陽來說不很重要,因為有了不少錢的他此時不光需要錢,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一塊屬於自己獨立的說話陣地,只要有了這樣的陣地何愁賺不來更多的大錢。目前已經完成原始積累的他,手頭的工作相當的順當,手下的這些記者們經過兩年來在一線的實際錘煉,個個成為「生猛海鮮」,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於是他放心地呆在報社,今天請記者部主任、副主任甚至編輯們吃飯、喝茶,或是泡歌廳、洗桑拿,明天請副老總、副社長們游泳、打網球、玩高爾夫球、吃海鮮,後天說不定他親自陪同社長、總編的家屬飛赴祖國的名山大川,遊得不亦樂乎了。等到領導們都不好意思了,主動地開始詢問他有何事需要幫忙時,他便從基層站的角度,提出了面對報刊整頓力度加大、新刊號難以批復的具體實際,應該抓緊利用目前報業管理中的可乘之機因勢利導地進行改革,而從地方站來說,那便是利用報紙的刊號不定時地增加當地專頁,變相擴大報紙規模,以提高報紙的影響力和增加經濟收入。他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重視,要求他拿出具體的方案,當他拿出設立「海山專頁」和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時,在報社中、高層的一片叫好聲中得以通過,大家紛紛認為楊陽站長是報業改革的先鋒。社委會決定為了促進報業的改革,抓好海山這個試點,將免費增加十個海山專頁,即所有的費用由報社負擔,而其廣告收入全部歸海山記者站所有。事實上,既然是海山專頁,那也只送給海山當地的訂報用戶,這樣每期固定的訂戶也只是四五千份,算起來不過區區幾百元印刷費用,比起楊陽給報社的那些貢獻,真可謂是九牛一毛。

  《勞動者之家報:海山專頁》的稿子由海山記者站提供,報社在八個版面以外不定期地增加四版的《海山專頁》,而印數隨著海山當地的廣告情況而變化,然後隨著正報一起發出。《勞動者之家報》雖是外省辦的報紙,但比較貼近群眾的生活而受到包括海山老百姓在內的讀者喜歡,現在報價不變,憑空裡多出四個海山專版,且內容主要是以社會新聞為主,說的是這條街道的路燈不明,那條街道長年污水橫流,公車上小偷多,街頭搶包案件頻發,這些報導都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對於長期以來看慣當地媒體好話連篇的報導的海山人來說,現在冷不丁地看到專頁上刊登的盡是本地老百姓的事情,特別是對政府機關也敢進行輿論監督報導,所以該專刊很快深入到百姓的心坎,影響力自然越來越大。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