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記者 >
十九


  在周望采寫和攝製的數百條(篇)輿論監督報導中,影響最大、最具轟動效應的無疑是那篇令尚進記憶猶新、對寶寨縣國家糧食儲備倉庫腐敗事件進行揭露的報導。

  那時,海山市連續三年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乾旱,除個別灘區和川水地區外,占總面積百分之八十的山區是黃灘灘的一片赤野,連流淌了百年的山溝岔道也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完全斷流。至於全市在農業學大寨時修起的百十來座水庫全部成為死庫容,多數徹底地乾枯。純屬山區的寶寨縣土地面積很廣闊,人均耕地都有二十多畝,但全縣很難找到十畝以上的一塊水地,三年的持續乾旱使得依靠廣種薄收、靠天吃飯的農民苦不堪言,幸好這裡的群眾有存餘糧的習慣,加上國家的救濟糧勉強對付了三年。一直到來年開春,大多數家庭的存糧基本吃完,缺糧問題再一次凸現,部分貧困戶開始上山靠挖難覓的野菜來度糧荒。

  為了度過糧荒,在過去的三年裡,寶寨縣委、縣政府領導絞盡腦汁,把能想到的辦法差不多想盡了,現在已到了無計可施的地步。面對大量的饑民,如果再沒有好的救助辦法,今春肯定會餓死人的,要真在新時代裡餓死人,那可是驚天動地的事情呀。縣領導想來想去的,便把目標瞄到了窺視已久的那座建在本縣境內的國家儲備糧庫上。當然,他們知道真正要「開倉放糧」,後果應該很嚴重,據他們掌握,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所謂的開倉放糧還前所未有。面對不容等待的災民,縣裡領導只好破釜沉舟,甘冒這個巨大的風險,他們按照程式逐級打報告上去,要求國家批准開倉放糧。很快,此事驚動了中央高層領導,同時也被神通廣大的央視記者得知。於是,領導的批示還沒有下來,一個暗訪小組卻悄悄地來到了海山。記者老浦一行兩人一下飛機便找到同行周望請他配合。周望自然二話不說,開上自己那部早說不清出廠年代但仍滿世界裡跑的桑塔納轎車,拉兩位元記者悄悄地深入到了災區,他們走家串戶、親眼目睹現狀之後,感覺看到的問題遠比材料上寫的更加嚴重,看來縣裡要求開倉放糧真是迫在眉睫了。糧倉裡究竟有多少糧,能夠使當地群眾安全度過春荒嗎?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又悄然來到寶寨的國家糧庫進行暗訪。說實在話,本來這樣的採訪是沒有暗訪的必要的,因為有當地老鄉反映,近來糧庫雇傭一些外地來的民工在翻騰倉庫,同時糧庫好像還從外地往回收購糧食,每天總有些汽車駛出駛進的,給人神神秘秘的感覺,記者們便才想知道個究竟。兩央視記者分頭在眼鏡邊、衣服紐扣上暗藏了攝像頭,以外地賣糧老闆的身份進到糧庫,果然發現了裡面的重大問題。

  寶寨糧庫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年代修建的,糧庫前面是一條名為河東川的川道,這是寶寨縣最大的川道,不過,說它是川道顯然很勉強,要放在條件好的地方這可連條好溝都算不上,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這要算溝的話就該算是女人神秘的乳溝了,除過行洪斷面外只剩餘幾十米到一百來米寬,留去公路占地,糧庫的院子其實只有三十多米寬,所以糧庫依著後面的山勢修建,儲存糧食的庫房便是鑿出的石窯洞,冬暖夏涼的窯洞倒更適合儲存糧食。像後來電視畫面中播出的那樣,記者進入糧庫後發現前面的院落空空如也,連敲幾個門後,他們走進一個裝修豪華的辦公室裡,看到幾個男女圍在一起十分忙碌地做著報表,不停地在電腦上修改著資料。當聽說來了賣糧的,一個領導模樣的人站起來自我介紹說,自己是管糧食收購的負責人,說著把他們三人領到另外一個大套間裡。記者老浦用眼色暗示一個人進去和負責人談價格。從模糊的畫面中可以看到,負責人說:「我們只要最便宜的玉米和高粱。」看不到影像只聽到聲音的老浦發問:「那便宜的糧食人能吃嗎?據我所知,糧食儲存到黴變的程度就應該銷毀的。」負責人的臉上立馬浮出不高興的神情,說:「這不是你一個賣糧的關心的事情,就說你有沒有這樣的糧食?」老浦堆出笑臉,用忘乎所以的口氣說:「可找對了,我就要找你們這樣的買主。」接著,他說自己開辦了一個酒廠,過去幾年裡收購了近千噸上好的高粱、玉米和豌豆,誰知現在的酒廠明面上到處打廣告要大量收購糧食,實際上都是為了追求純糧釀造的廣告宣傳效應,當糧食真正送到他們門上時,酒廠都會狠勁壓價,直到賣糧人因為保不住本而主動放棄。酒廠之所以掛羊頭賣狗肉,是因為產品全部用從天南海北購來的酒精加水進行勾兌。所以,等自己明白過來時,酒廠由於生產成本高又沒有廣告效益和知名度早失去了市場的競爭力。如今,他們酒廠也幡然醒悟,和同行們一樣開始到四川收購薯乾酒精,生產涼水勾兌酒。可之前剩餘的幾百噸糧食仍放在倉庫裡,早黴變得一塌糊塗。聽說你們糧庫收購黴變糧食,才專程前來洽談。聞此言,負責人的態度和緩了許多,兩人幾經談判,由於價格距離太大,負責人有些為難地說:「最後價格還要我們的黃主任定,看在這批貨數量大的份上,我告訴你們黃主任的地址,是海山市最高檔的天豐大酒店,你們還是當面談好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