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鉅賈沈萬山 | 上頁 下頁 |
一三八 |
|
朱元璋回到寢宮,情緒倒是平靜了下來。他坐在燈下,卻一直在思索著沈萬三說的話。立國之初,面臨重建國家經濟的這位皇上,此時倒也學會了博採眾長。他從被他囚禁的沈萬三那裡,也受了啟發。作為出身于農家的皇帝,他對中國的國情並不生疏。一道道上諭、聖旨、詔書從宮中飛了出來: 上諭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初飛之鳥,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生息而已。」 聖上曰:「兵革之餘,郡縣版籍多亡,今欲經理以清其源,元使過制以病吾民。夫善政在於養民,養民在於寬賦。」 上曰:「不施實惠,而概言寬仁,亦無益耳。以朕觀之,寬民必當阜民之財,息民之力。」 上謂侍臣曰:「朕本農家,祖父皆長者。積善余慶,以及於朕。今圖此者,後世子孫富貴易驕,使觀之,知王業艱難也。」 上諭戶部:「農桑衣食之本,足食在於禁末作,足衣在於禁華靡。」 上諭戶部:「國家賦稅已有定制,撙節用度,自有餘饒。輕徭抑末,使得盡力農桑,自然家給人足,毋事聚斂傷國體。」 …… 勤政殿中,朱元璋正在批閱著奏章,馬皇后走了進來:「皇上,你歇著些吧!」馬皇后關切地說。 朱元璋放下了手中的筆。 馬皇后也坐在了朱元璋的對面:「這些日子,皇上為何如此煩惱?」 朱元璋看著他的老伴,心中一陣溫暖。到底是老夫老妻了,還是皇后她想得著自己呀。可自己,面臨一國的政務,哪裡敢怠懈?因此他緩緩地說:「唉,這些天,朕一直在想沈萬三他說的那些話。他說的有些朕已採納,並已曉諭各大臣。」說著,他拿出一份文稿:「你看,他說的發展農桑的話,朕這裡也準備下一道政令,農民凡有田五畝到十畝的,必須栽種桑麻棉各半畝;有地十畝以上的,種植面積要按比例遞增。官府對此徵稅,每畝麻收八兩,棉花征四兩,桑樹四年後才起征。只是他說的那個取消海禁、貿易立國,朕再三思之,不能採納之,亦不敢採納之!」 馬皇后:「為什麼?」 朱元璋站起踱著步子說:「一取消海禁,只怕張士誠、陳友諒的余部,會以海上為據點,與我又要爭奪這江山了。」 「你諭旨說要寬民,可沈萬三說的蘇州那些地方的重賦……」馬皇后又換了個話題。 「初,王師圍姑蘇,久不下,朕怒其民附寇,乃加諸重賦,蓋以懲一時也。」朱元璋笑笑,又坐到座上,「朕本無意一直這麼懲罰下去,今已命戶部減蘇松嘉湖四府重稅糧額了。」 馬皇后看著朱元璋:「既是如此,那個沈萬三,皇上也應放了他了。再說你和他還是故舊!」 「不!」朱元璋堅決地說。 皇上是因為沈萬三太富,生怕他以財而坐大。再說,萬一他和海外那幫餘黨聯手起來,那,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馬皇后哪裡知道這些,此時見皇上堅拒,不由得問道:「那,皇上到底要如何處置他呀?」 朱元璋看著馬皇后,笑了笑:「皇后又要為他說情了?」說著他歎了一口氣:「念他和我十幾年前的一段緣,也念他為朕築了應天城牆,犒軍也並無惡意,哦,更看在我們老夫妻的份上,我不殺他了,只是讓他全家流放于雲南……」他見皇后又要說什麼,忙阻止地:「皇后,我已給了面子,請皇后也別再干預了!」 出了獄的欽犯沈萬三和他在獄中時陸續被官府收捕的家屬沈佑、王氏、沈貴、陸麗娘、沈茂、沈旺等一干人披著枷鎖離開了大明的京城,向著城外的十裡長亭緩緩走了過來。 長亭中,一張石桌上,已擺上了酒菜。坐在長亭中的大姑、海上龍、坐地虎、王信和素琴看著遠遠過來的沈萬三一行,都站了起來,迎候了上去。 大姑上前,給差役們遞上一個包袱,說要送送沈萬三一行遠行,求他們給個方便。差役們打開,見包袱內裝著十來個金元寶,都會意地笑笑,拿了包袱遠遠地避開了。 大姑等請沈萬三一行人入席,接著端起酒杯。 沈萬三等也端起酒杯。可酒未入口,王氏先哭了起來:「我這六七十歲的人,充軍萬里倒沒什麼,大不了一死。可這兩個孫子,一個十七、一個十五,都還沒成年哪,也跟著我們……」 王氏這裡是將兩個孫子,只說了他們的周歲,而不是按通常說的虛歲。其目的是說得小點而已。在給人犯造冊時,他們就報了這個年齡,否則,過了十八,那可說算是成年了。 王氏一哭,陸麗娘也嗚咽起來,她哪裡捨得她的旺兒和茂兒也去那裡啊。 王信見狀,對沈萬三說:「老爺如果要想把兩個孩兒留下,那我去給差役們通關節。」 沈萬三吃驚地:「我們這行人,可都是皇上的欽犯,這少了人,會行麼?」 王信點點頭:「這差役中,有一人我已問過他,他說孩子未成年並未造冊,再說即使上面發覺了,他們日後也可給推託說,未成年的孩子病夭于途中。當然,這些差役,要想和他們通好關節,少不得要多使點錢!」 聞說可以想辦法將孩子留下,沈萬三又擔起心來:「唉,這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留在這兒,我哪裡會放心啊!」 素琴站了起來:「沈老爺,如放心我的話,這兩個孩子讓我來照看他們吧!」 沈萬三感動地看著素琴,可他身旁的陸麗娘卻摟著沈旺,哭了下來。孩子即便是留了下來,這也是生離死別了。 看著陸麗娘悲慟的情景,素琴走到沈萬三面前:「沈老爺,讓麗娘姐留下吧!」 沈萬三意外地:「這可怎麼行?她可是造了冊的,這欽犯人冊中少了一個人,日後到了雲南,這讓差役們又怎麼交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