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時尚閱讀 > 高官 >
六十一


  那兩個男人非常兇狠。他們惡狠狠地用刀卡住靈芝姑娘的脖子,威脅要殺死她。還說他們花一千多元錢買的她,要把她轉手賣出去。如果姑娘想逃跑,就一刀殺死她。

  兩個人販子把嚇傻了的靈芝姑娘拖進屋裡,讓她看床上的斑斑血跡。他們說,這些血跡,都是他們糟蹋過的姑娘留下的。姑娘跪了下來,哭著求他們放過自己。可是,那兩個畜生還是下了死手,輪奸了她。

  緊接著,靈芝姑娘就被人販子賣來賣去,經受著這些惡魔的非人折磨……

  到了楓橋村,和胡老悶度過"洞房花燭夜"後,靈芝姑娘的生活總算安穩了下來。

  在以後的日子裡,靈芝姑娘也想到過逃跑,回自己的故鄉去。可是,一想到自己的遭遇,真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和家鄉的人們。再想想老公公,不管怎麼說,老人家也算救了自己一命,不忍心就這樣一走了之。於是,她認命了,在楓橋村生活了下來……

  可是,有誰能夠想到,當年為山裡孩子們能讀書學習,主動挑起山洞小學老師重擔的她,女兒卻因為不能繼續學業,在絕望中跳崖自盡。

  穀川陷入沉思之中……

  3

  滿臉愁雲,雙眉緊蹙。拖著灌了鉛似的腿,邁著沉重的步伐。穀川在山路上走著,心裡極不平靜。

  一路所見所聞,故鄉變化不大的面貌,都讓穀川的心像拴著塊石頭,直往下墜。他甚至覺得,如果說停止副省長職務的現實可以接受,曾經養育自己的這片山村的景況,實在讓他無法理解。

  穀川開始懷疑起自己。自己多年內心裡的堅持,義無反顧的追求,為什麼與現實產生了這麼大的反差?

  自己一路上刻意留下的足跡,頃刻間,便被殘酷的現實抹去了,就像從沒有過一樣。穀川感到有一種不被人理解的痛苦。

  穀川沿著"之"字形的山路,開始向山頂爬去。在他的記憶中,山那面是條河,過了河,就是紅楓湖水庫大堤。在那個角度,可以一觀紅楓湖水庫全貌。他要去看看這座水庫,儘管圍繞這座水庫的建設,褒貶之爭多年來始終沒有間斷,功過是非至今尚未定論,並且,直接影響到對穀川的評價和政治前程。特別是在兩年前大壩轟然決堤,塵霧般在他的輝煌經歷上蒙上了一層陰影。也是禍不單行,不久前,正在施工中的龍鳳水庫又發生塌方事故。一連串的不幸事件發生,不可避免地危及他本來看好的仕途前景。

  不管人們對穀川功過是非如何評判,他還是覺得自己是問心無愧的。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穀川始終堅持一條底線:拒絕貪腐。不管在哪個崗位上,也不管執掌的權力多大,谷川的清廉是人所公認的。

  從中央黨校畢業,即將奔赴新的重要崗位時,中央組織部的一位領導找谷川談話。領導同志語重心長,對谷川寄予厚望。"就是要不粘鍋,潔身自愛,和貪腐不沾邊!"領導同志千叮嚀萬囑咐,還舉例說,人出生的時候,雙手緊握拳頭;而人死的時候,兩隻手則是攤開的。這說明什麼?說明人是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又赤條條撒手而去,什麼也帶不走。這一現象給我們從政為官的人啟示是:人的一生帶不走的是財富,留下來的卻是名聲……

  因此,不論面對多少非議,不論遭遇多少誤解,穀川心裡始終是坦蕩蕩的。他聊以自慰的是,自己即使有再多失誤,起碼不是一個貪官。谷川心裡清楚,老百姓深惡痛絕、千夫所指的是貪官!出身社會底層的穀川,對貪官有著本能的厭惡。身居高位後的穀川,更以自己的兩袖清風而引以為自豪和驕傲。

  在清廉為官上,穀川始終以清朝的一個人物為楷模。

  清代著名的書畫家鄭板橋,在淮縣擔任縣令多年,兩袖清風,施政有方,為群眾辦了不少實事。"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就是他的真實寫照。他沒有什麼家當,辭官離任時僅用三頭毛驢,一頭自己當坐騎,一頭馱著兩大夾板書籍和一件樂器,一頭則由引路的傭人騎著。離任時無數百姓紳士傾城相送,鄭板橋感動得熱淚盈眶,畫竹題詩贈士民:"烏紗擲去不為官,囊囊蕭蕭兩袖寒。寫取一枝清瘦竹,秋風江山作漁竿。"

  此刻,穀川要過到河的對面,去看看紅楓湖水庫大壩。紅楓湖水庫,是谷川從政為官後為老百姓幹的頭一件大事,也是他留在故鄉土地上的一道痕跡。在他的心裡,多少年來,把紅楓湖水庫始終看作他仕途的一個起點……

  這條河水量並不算大,但因為河水湍急,又流淌在深深的峽谷穀底,便多了幾分險峻。多少年來,這條名為"川溪"的河流,如一道天塹阻斷了兩岸人的生活。過去人們過河,只能在水量小,流水平穩些時,採用渡船擺渡的方式。但是,水量略一增大,交通便中斷了。特別是到了雨季,山洪暴發,河水猛漲,洶湧澎湃的巨浪拍擊著山崖石壁,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在這一季節,要過河簡直比登天還難。

  穀川在帶領十裡八村的老百姓修建紅楓湖水庫以後,腦海裡曾經繪就了一幅五彩繽紛的藍圖。他想把紅楓湖打造成一張名片,一張靚麗的讓天下人賞心悅目的名片。讓遊人們在湖面泛舟,聽動聽的山歌,觀滿山紅葉,流連在山川河谷,陶醉在夢幻般的世外桃源之中。而要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就必須在川溪上架一座橋,把兩岸連接起來,解決人們的通行問題。有了橋,山裡人出行就方便了,遊客也可以來去自如,不受限制地漫步在崇山峻嶺之中。

  可是,在峽谷間架一座橋樑,可遠比用泥土修一道紅楓湖大壩複雜得多,困難得多。以當時當地的經濟條件和技術水準,是根本沒有可能的。苦思冥想後,聰明的穀川決定,作為權宜之計,先在川溪上架一座藤橋。

  幾個月後,藤橋在川溪上架了起來。

  藤橋的主體,是並排的兩根鋼繩。鋼繩的兩端,加固在兩岸的岩石上。整個橋身,用藤條枝條編織綁紮在粗鋼繩上,形狀呈"U"字形。橋面是藤條枝條編織成的"橋板","橋板"塊與塊之間有半尺左右的空隙,呈"井"字形排列。橋身之中有十九個粗藤圈均勻分佈,用以支撐橋身。整座藤橋兩頭高,中間低,呈下抛物線狀,如同一條架在峽谷間的隧道。

  藤橋是穀川設計的,傾注了他的全部心血。

  建橋用的藤條好解決,滿山遍野的藤條取之不盡。可是,要買鋼繩需要一大筆錢。時任遠山縣委書記的谷川跑斷了腿,磨破了嘴,從市里要了一部分資金。又以個人的名義東湊西挪,從同事、朋友那裡借了一部分。可是,資金仍有缺口。萬般無奈的穀川,竟然到市醫院去賣血,籌集建橋資金……

  二十多年後站在藤橋邊的穀川,心情舒暢了起來。他的腦海裡,又出現了當年建橋時的情景:山民們肩挑手抬,在兩岸搬石運水。夜裡,松樹火把照得整個工地一片通明。大家心甘情願不分彼此,一心一意地為大橋的建成流汗出力。穀川有好幾次累昏倒在工地上,叔叔大爺們心疼地直流淚。為了給他增加營養,村子裡幾位剛生完孩子的大嫂,端來了自己的乳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